《怀邑传》

纪实文学 | 查永利

序 四十五年倏然而逝。日月如驰,庐墓之情颇浓烈。吾邑县志,每展览是编, ...

默认分卷 卷一 十劫轻拭辛酸泪 竹林倩影多婆娑 卷二 峭壁寒梅月普照 杯罄星疏三春柳 卷三 聚景赏花日移影 绮罗珠翠心纯真 卷四 乱酒梨花墨数点 醉书红锦字三行 卷五 雨稠凄凄滴圆荷 波寒烟翠雨早晴 卷六 弦静瑟瑟伤残景 星河悬影浴华京 卷七 日明涵影愁空山 清溪鲜碧蒻盈盈 卷八 春倩夏爽缕缕情 秋雅冬艳年华换 卷九 景慕四方风飘逸 楚水万里满目新 卷十 紫烟胜景傍天柱 落日斜晖盈皖江 卷十一 音凝惠风洒满山 千嶂万壑青如黛 卷十二 桃芬荷清桂馥沁 野萍棘蓼樟香翠 卷十三 谨信亲仁月浮华 琳琅缤纷浩若海 卷十四 晴空朗月西山暮 行云流水香满路 卷十五 朗月草衰树斑驳 清风花落水踟蹰 卷十六 化蛹成蝶多禅意 小埠低冈白鹭飞 卷十七 墨淡琴疏春怨秋 残妆新红倦为劳 卷十八 熹微晨光花放蕊 紫云浓影乐融融 卷十九 繁花绽放露娇艳 漫犹可信史变迁 卷二十 徳善酸辛遍山川 日月星晨换新颜 卷二十一 石门秋泛兴未阑 千年古刹隔寒烟 卷二十二 白豚传奇亘古今 黄梅仙曲天下扬 卷二十三 石镜涵空悬古月 观音踏水泛莲花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五 丽光诗魂犹催句 岁月山秀伴红尘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卷二十七 潜岳绵亘落平冈 独秀山川如卓笔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卷二十九 堤沙画桥娇莺啼 白云丛林白鹭飞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卷三十一 瀼溪环曲静偃秋 竹簟绵软赠京城 卷三十二 泛杯香遂桃花运 拂钓浓看碧树齐 卷三十三 讲筵启沃状元郎 大雄晴雪群峰翠 卷三十四 江汉辨时连雨阔,星晨立处不风摇 卷三十五 皖乡梨园佳子弟 天下无石不成班 卷三十六 石牌糕尊为贡品 皖河水一波万年 卷三十七 天工开凿鸦鹊湖 造福众生耀史册 卷三十八 清白流风繁华尽 学足三余犹伴亭 卷三十九 月夜水光上篱落 万桥露华湛榛莽 卷四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卷四十一 安庆府米襟江淮 石桥万年控鄂赣 卷四十二 彩泽梦幻千禧桥 红色圣地独秀园 卷四十三 金巩结义造石塔 八角亭上云如血 卷四十四 水光淡渺人形河 塔岭山影明涵晖 卷四十五 浴儿城中降天子 古遗之最孙家城 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 卷四十七 柳编笆斗称一绝 黎山蚩尤成枫香 卷四十八 敝屣富贵养鹿蚕 安庆留学第一人 卷四十九 瓦窰虽破避风雨 绩麻沤泞苦也甜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卷五十一 小吏孔雀东南飞 灵昭皖水广王庙 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 卷五十三 龙池古庵巧合璧 忠愍武科始状元 卷五十四 龙池香尖如新蚕 丹青容隐梵象森 卷五十五 远看大寨山村变 近学龙泉战水山 卷五十六 金山寺禅之正宗 古泉冲太子被冤 卷五十七 鸽子杀妻无历目 主人杀牛信流言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卷五十九 安庆粮仓多硕果 女贞子入肾补精 卷六十 负霜葱翠贞女慕 振柯凌风为人赏 卷六十一 物阜民丰雷公埠 钟灵毓秀郝漱玉 卷六十二 雷公电母收妖孽 金鸡豹峰望麻塘 卷六十三 古皖文化汇清流 同马大堤四季歌 卷六十四 豪迈壮观古航道 霸王别姬珠联璧 卷六十五 传奇杂剧张阳山 身踞石坐阮大铖 卷六十六 晚清例赠修织郎 皖北行署认英烈 卷六十七 冶峰青霭汉遗址 仙学巨子释道藏 卷六十八 神仙难找龙难寻 金鸡玉犬道教名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卷七十 升仙故迹源浦寺 唐代楼阁圆觉塔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卷七十二 赤岗君山花芳艳 护国都督老龙王 卷七十三 百子晴岚吼天狮 海门夕照控全楚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卷七十五 渔棉之乡海口洲 雁汊鱼灯大渡口 卷七十六 千年古刹永宁寺 诣今嗜古承太学 卷七十七 水道交错似巨网 披红挂彩西江舟 卷七十八 开斋圣纪古尔邦 江水光耀如泄银 卷七十九 渌水后营陈独秀 查氏仙胎女丈夫 卷八十 苍古秀润雕板画 四姐思凡张四墩 卷八十一 曾国藩驻军杨套 毛泽东畅游长江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卷八十四 七街三村载千秋 村酒村花两共幽 卷八十五 余阙元帅驻安庆 建设兵团围垦荒 卷八十六 英雄称号伊斯兰 曹操墩头大练兵 卷八十七 皇帝恩赐御苑红 顺安酥糖名远扬 卷八十八 商周冶铜丰收门 泡桐之乡著《桐谱》 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卷九十 桐城八景水墨画 中国对数第一人 卷九十一 皖国奇峰山奇云 古都秀木含秀气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卷九十三 南李一门五进士 仙山十里两状元 卷九十四 仙山万古犹长春 佛殿千年固永镇 卷九十五 水乡泽国览江流 隋文帝旌为义乡 卷九十六 香茗丛生蓓蕾芽 不敢越雷池一步 卷九十七 东西南北皆水汇 山浮水面水浮山 卷九十八 涧水雾霭石屋寺 母贤子孝惜阴亭 卷九十九 松兹侯国盆养鲤 海门天柱小孤山 卷一百 通天神女林默娘 南国古寨小长城 卷一百零一 岳西翠兰结仙缘 二祖道场司空山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卷一百零三 曲水青山绕宜城 草树云烟映晴晖 卷一百零四 宜城九头十三坡 安庆为安徽之源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怀邑传》 by 查永利

2018-4-21 21:28

江南的天真烂漫,在蝉薄的清风里,在萦绕着清馨飘香的沙洲上。阳光下若梦甜蜜的笑容,风中偏爱弥漫的情愫,静谧灵灵的,优雅朦胧的,不经意地调弄着,并且定格成了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我在静置已久的灿烂浪漫中,觉得时光神色慌张,却敏捷而不久远。我再也不能错过,这很浅很浅的清澈历史。我要记下千里征程,三川烟草浪里行,和被风烟消解,充淡着的岁月。我认为即使月光生于暗淡,消逝于明媚,但是总是会柔情而醉意绵绵。我想用月下清茶,清明而平郁闷,默默记下踏访的路旁风景。

从安庆对江的大渡口镇向西,沿江堤,经章湾、红庙、雁落,到杨家套。雁汊就是杨家套。汊指分支的小河。从旧时文人骚客对雁汊渔灯的描述看,雁汊之地当有一处通江的河或湖汊。远岸芦苇丛生,四时水天一色,寒秋雁鸣霜月,夜晚,渔舟商船泊于水上,灯火闪烁,诗意顿生。雁汊镇名的由来当肯定和这地形有关。一个紧邻河湖苇地的小镇,其优美景致可想而知。雁汊镇是早就消失了,现在仅存的是杨家套以及相距十里开外的小镇大渡口。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写道:“过雁翅夹,有税场,居民二百许家,岸下泊船甚”。陆游是在公元一一七零年经过此地的,此后数百年间,雁翅夹演绎成了万雁汊镇。地名的变迁和长江的变迁有着莫大的关系。在陆游的时代,雁翅夹也许就是长江的一道夹江及其相邻地带的指称。而到清代,夹江已逐渐退化成河汊。从雁翅夹变成雁汊,只有雁群仍在时间中起落。而到更后来,连河汊也消失,于是就只剩下杨家套了。落的雁汊和新生的大渡口还曾在历史中并行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只能观察和回忆杨家套了。但是,杨家套早已有了厚厚的历史的积淀。    

清洁洲、斈文洲与怀宁县。清洁洲在东至县西北部,长江主航道南侧,属于怀宁县。民国二十六年,属保婴乡。清洁洲成洲约三百左右年,多为回族。。相传明朝末年有一贞妇迁居与此,得名清节洲,俗称江心洲。水运通大渡口,安庆等地。它位于怀宁长江对面的西南,距离安庆只有十二公里, 距离安庆机飞机场三十公里左右。其中,江心村、幸福村为民族村,是回族集中居住地。东邻升金湖,南依东流镇,西滨长江,北接怀宁。农业以水稻、棉花为主,油料、水产、柑桔、蜂蜜等;

水产品丰盛。由于江流主泓道的不稳定,汊道与江心洲的消长还具有交替演变的特点,表现为旧的江心洲消失以后,又会淤长出另一个新的江心洲。这种交替演变有时还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安庆西南黄石矶附近的官洲,当清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江流主泓道在北汊时,向东、南淤长,洲长达七千八百米,一九三四年以前主泓道转向南汊,官洲东南岸不断侵蚀后退,仅剩下原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它的北面却淤涨出新的培文洲。以后对官洲采取了保坍护岸措施,江岸才稳定下来,并逐渐与培文洲相连,形成鹅头状的江心洲。在它南面也新淤出斈文洲,并逐渐发展并入广阔的清洁洲,从而形成复式鹅颈式分汊河段。因为清洁洲属于怀宁县,所以南面的新淤出斈文洲,也属于怀宁县。这在民国三十年二月,怀宁抗建日报社印刷的怀宁行政区划图上标得很明显。但是相比较民国二十六年六月,怀宁行政区划图,则明显向南扩大了行政区划。

  长江中下游除去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以外,由于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动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在疏松的江岸,随着主泓道的改变,在江流的冲刷下,历史上还不乏崩岸的记载,这种崩岸大多发生于九江以下的江岸,如安徽铜陵的胥坝在明正德(一五零六至一五二一年)以后坍入江中,扬州的江都古城在三国时期坍入江中,瓜洲城在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全部坍入江中等,大规模的坍岸,吞没了大量的农田和城镇。江岸边滩的淤积,使原有的码头废弃,渡口迁移;沙洲的消长,则影响着航道的通行。关于长江河道历史变迁及其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全面整治长江的规划也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远古传说,禹治洪水,“凿江而通九路”。据说禹是四川汶川县人,曾在汶川县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又“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还传说禹到过安徽的涂山,浙江的会稽,治理过长江中下游的水系,终于使长江“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另据传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初期,“荆有一人名鳌灵,其尸亡,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鳌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鳌灵决玉山,民安定处,乃委国授之而去。鳌灵即位,号曰开明帝”。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则是:“时巫山峡(狭)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鳌灵)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禅,号曰开明”。这些大禹治江、开明帝开玉垒山和巫峡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群众在与洪水进行长期斗争中的强烈愿望。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开凿或鬼神之功,而是自然演变的结果。

长江怀宁段。怀宁长江河段上起吉阳矶,下至前江咀,全长五十七公里,以皖河河口为界分为上、下段两段,为一类重点治理河段。河段内洲滩发育,上段主要有复生洲、清节洲、新长洲、余棚洲、保婴洲、培文洲及广成圩,下段有鹅眉洲、江心洲和潜洲、夹厢圩等。目前受上游东流河段河势变化的影响,吉阳矶对河势的控制作用时强时弱,官洲汊道北岸主流顶冲部位上提下移,范围达十余公里,导致北岸频发崩岸险情,同时也影响河势稳定;官洲尾至广成圩江岸继续维持冲刷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广成圩段滩岸将由目前的向南微凸转变为向北凹进,小闸口以下主流将大幅左移,安庆港区将脱流,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鹅眉洲头及左右缘持续崩退,新中汊发展,影响下游太子矶河段的河势稳定。后,长江重要堤防怀宁河段广成圩右缘、新长洲左缘、复生洲幸福圩、广阜圩江堤窑窝段、江心洲左缘进口、江心洲右缘中部等处均发生较明显的崩岸,潜洲头部、潜洲右缘、鹅眉洲头部、江心洲头部有所冲刷后退,北岸六合圩至三益圩、三益圩至双河口上、培文洲右缘至跃进圩、回龙庵至马窝、安庆西门至振风塔,南岸杨家套至小闸口、老河口至黄湓闸等处深槽近岸冲刷,近岸岸坡变陡,局部段已危及已有的护岸工程稳定,需及时护岸加固。另注:以上涉及江岸、洲地变化,和旧地名多变迁不用,故基本采信现在地名。

  寒雾露珠,波诡云谲,大江洒脱而乖戾,狂热而愚昧。它时而在劲风中呜咽荒野;时而似愤怒燃烧天空;时而舞动青春,震古烁今。它可以巧妙地周旋,却有着奔腾中的淡薄的骄傲。它不会知性风雅,更不懂脂粉素琴扬残红。但是,它有清新犀利,惊世骇浪,桀骜不驯,闪烁着野性;没有心绪不宁的初衷,却有志满意得的狂气。这里的人们饶有兴致的不倦探索。他们有生动的韵致,相符的矜持,和飘逸着汗溲。他们的神情,不屑一顾,坦荡里含着几分得意。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但是这儿的人们,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与辛酸。实实在在,不议人短,不搬弄是非,不稍浮滥。并且,时常能开罪于人,救人于水深火热。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品味细节,在酸辛中乐趣着。人们在暮云余晖下,在红霞过景中,长江落日里,领略着娇媚撒狂的一往情深。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