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邑传》

纪实文学 | 查永利

序 四十五年倏然而逝。日月如驰,庐墓之情颇浓烈。吾邑县志,每展览是编, ...

默认分卷 卷一 十劫轻拭辛酸泪 竹林倩影多婆娑 卷二 峭壁寒梅月普照 杯罄星疏三春柳 卷三 聚景赏花日移影 绮罗珠翠心纯真 卷四 乱酒梨花墨数点 醉书红锦字三行 卷五 雨稠凄凄滴圆荷 波寒烟翠雨早晴 卷六 弦静瑟瑟伤残景 星河悬影浴华京 卷七 日明涵影愁空山 清溪鲜碧蒻盈盈 卷八 春倩夏爽缕缕情 秋雅冬艳年华换 卷九 景慕四方风飘逸 楚水万里满目新 卷十 紫烟胜景傍天柱 落日斜晖盈皖江 卷十一 音凝惠风洒满山 千嶂万壑青如黛 卷十二 桃芬荷清桂馥沁 野萍棘蓼樟香翠 卷十三 谨信亲仁月浮华 琳琅缤纷浩若海 卷十四 晴空朗月西山暮 行云流水香满路 卷十五 朗月草衰树斑驳 清风花落水踟蹰 卷十六 化蛹成蝶多禅意 小埠低冈白鹭飞 卷十七 墨淡琴疏春怨秋 残妆新红倦为劳 卷十八 熹微晨光花放蕊 紫云浓影乐融融 卷十九 繁花绽放露娇艳 漫犹可信史变迁 卷二十 徳善酸辛遍山川 日月星晨换新颜 卷二十一 石门秋泛兴未阑 千年古刹隔寒烟 卷二十二 白豚传奇亘古今 黄梅仙曲天下扬 卷二十三 石镜涵空悬古月 观音踏水泛莲花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五 丽光诗魂犹催句 岁月山秀伴红尘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卷二十七 潜岳绵亘落平冈 独秀山川如卓笔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卷二十九 堤沙画桥娇莺啼 白云丛林白鹭飞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卷三十一 瀼溪环曲静偃秋 竹簟绵软赠京城 卷三十二 泛杯香遂桃花运 拂钓浓看碧树齐 卷三十三 讲筵启沃状元郎 大雄晴雪群峰翠 卷三十四 江汉辨时连雨阔,星晨立处不风摇 卷三十五 皖乡梨园佳子弟 天下无石不成班 卷三十六 石牌糕尊为贡品 皖河水一波万年 卷三十七 天工开凿鸦鹊湖 造福众生耀史册 卷三十八 清白流风繁华尽 学足三余犹伴亭 卷三十九 月夜水光上篱落 万桥露华湛榛莽 卷四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卷四十一 安庆府米襟江淮 石桥万年控鄂赣 卷四十二 彩泽梦幻千禧桥 红色圣地独秀园 卷四十三 金巩结义造石塔 八角亭上云如血 卷四十四 水光淡渺人形河 塔岭山影明涵晖 卷四十五 浴儿城中降天子 古遗之最孙家城 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 卷四十七 柳编笆斗称一绝 黎山蚩尤成枫香 卷四十八 敝屣富贵养鹿蚕 安庆留学第一人 卷四十九 瓦窰虽破避风雨 绩麻沤泞苦也甜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卷五十一 小吏孔雀东南飞 灵昭皖水广王庙 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 卷五十三 龙池古庵巧合璧 忠愍武科始状元 卷五十四 龙池香尖如新蚕 丹青容隐梵象森 卷五十五 远看大寨山村变 近学龙泉战水山 卷五十六 金山寺禅之正宗 古泉冲太子被冤 卷五十七 鸽子杀妻无历目 主人杀牛信流言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卷五十九 安庆粮仓多硕果 女贞子入肾补精 卷六十 负霜葱翠贞女慕 振柯凌风为人赏 卷六十一 物阜民丰雷公埠 钟灵毓秀郝漱玉 卷六十二 雷公电母收妖孽 金鸡豹峰望麻塘 卷六十三 古皖文化汇清流 同马大堤四季歌 卷六十四 豪迈壮观古航道 霸王别姬珠联璧 卷六十五 传奇杂剧张阳山 身踞石坐阮大铖 卷六十六 晚清例赠修织郎 皖北行署认英烈 卷六十七 冶峰青霭汉遗址 仙学巨子释道藏 卷六十八 神仙难找龙难寻 金鸡玉犬道教名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卷七十 升仙故迹源浦寺 唐代楼阁圆觉塔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卷七十二 赤岗君山花芳艳 护国都督老龙王 卷七十三 百子晴岚吼天狮 海门夕照控全楚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卷七十五 渔棉之乡海口洲 雁汊鱼灯大渡口 卷七十六 千年古刹永宁寺 诣今嗜古承太学 卷七十七 水道交错似巨网 披红挂彩西江舟 卷七十八 开斋圣纪古尔邦 江水光耀如泄银 卷七十九 渌水后营陈独秀 查氏仙胎女丈夫 卷八十 苍古秀润雕板画 四姐思凡张四墩 卷八十一 曾国藩驻军杨套 毛泽东畅游长江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卷八十四 七街三村载千秋 村酒村花两共幽 卷八十五 余阙元帅驻安庆 建设兵团围垦荒 卷八十六 英雄称号伊斯兰 曹操墩头大练兵 卷八十七 皇帝恩赐御苑红 顺安酥糖名远扬 卷八十八 商周冶铜丰收门 泡桐之乡著《桐谱》 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卷九十 桐城八景水墨画 中国对数第一人 卷九十一 皖国奇峰山奇云 古都秀木含秀气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卷九十三 南李一门五进士 仙山十里两状元 卷九十四 仙山万古犹长春 佛殿千年固永镇 卷九十五 水乡泽国览江流 隋文帝旌为义乡 卷九十六 香茗丛生蓓蕾芽 不敢越雷池一步 卷九十七 东西南北皆水汇 山浮水面水浮山 卷九十八 涧水雾霭石屋寺 母贤子孝惜阴亭 卷九十九 松兹侯国盆养鲤 海门天柱小孤山 卷一百 通天神女林默娘 南国古寨小长城 卷一百零一 岳西翠兰结仙缘 二祖道场司空山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卷一百零三 曲水青山绕宜城 草树云烟映晴晖 卷一百零四 宜城九头十三坡 安庆为安徽之源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怀邑传》 by 查永利

2018-4-22 20:18

观音洞河以西,叶(坦)公(共岭)公路以北,有二条曲途。由北往西南,澄澄稻香,葱绿丛林。从楚楚杨塘,穿古朴枫庄。古槐苍劲而朴茂,杨柳清丽而柔细,风和煦而意浓郁。过蜿蜒陷塘,翻白石岭,看晚霞晴天,枫林乡便跃然眼底。骄阳崎岖路,婉丽幽泉。蹊径白鹭,妩媚超逸而惊飞。再由西往东,修竹清风,瑟瑟梧桐。由宁静樟林的蒲嘴,到遍地橘林的胡高楼;从文静端雅的方庄,至宛若游龙的殷湾。小山山,浅水水。再往东,便临观音洞河泮了。因已经越境石镜乡,观音洞天的盛景,在这里就不再赘叙。

观音洞河西南,叶(坦)公(共岭)公路南面,有三通道。公路以东(秀山至独秀段),观音洞河以南。由北往南,花草绿荫,点缀而错落。经夏家栏坝,竹篱樟松。大河庄,葡萄紫薇。丁新桥,黄菊点点,观铺,松涛阵阵。至观音洞时,暮霭静穆,亭榭散漫。再往东,薰风吹拂处,即到石镜乡。在公路以南,再由北往南寻。逶迤群山,苍茏翠郁。从鸡鸣溪绿的西涧,到繁花似锦的大程宕。穿过绿桥槐柳的大龙畈,绕过炊烟薰绕的董家塘。就可到黄墩乡。公路西南,再由南往西走。楼房栉比鳞次,山尖犹凝神沉思。宣家大屋,院花繁星,空乘凉风。苗竹嘴,老牛冲,荒凉荒地,光线微弱而寒意。再往西,微途曲径,就到三祝乡了。

秀山乡是产稻大乡。人们都以稻米为主食。另外,据《怀宁县志》记载:秀山乡自古就栽种芝麻(原称胡麻)。芝麻出油率极高。我国芝麻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十分广泛。芝麻在我国的栽培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公元前二世纪(前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现今的中亚细亚)引进来的。这种说法,始自十一世纪(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他说:张骞自大苑(宛)得油麻之种,亦谓之麻,故以胡麻别之。但这一说法,在我国其他史籍资料里,并没有确切的论证。即使在《前汉书》里也没有张骞引进芝麻的记述。芝麻在我国的栽培起源,一直是一种传说。但现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我国云贵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

芝麻全株长着茸毛。茎直立,高约一米,下圆上方。总状花序顶生,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叶腋。圆筒状,唇形,淡红、紫、白色。因品种不同,长筒形蒴果的棱数有四、六、八不等 。种子扁圆,有白、黄、棕红或黑色,以白色的种子含油量

较高,黑色的种子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肝益肾、润燥通便之功。芝麻的茎、叶、花都可以提取芳香油。小磨制成的芝麻油,香气扑鼻,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另外,与之齐名的芝麻酱也供不应求。芝麻花中有蜜腺,它与油菜、荞麦并称为我国三大蜜源作物,品质以芝麻蜜为上乘。

金水梨是从韩国引进砂梨系统的新品种,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大,果肉雪白而口味甘甜,有香气,细嫩多汁,品质优良。另外,橘子,梨子,柿子等,秀山乡栽种也较早。

茅竹嘴墓群、观铺墓群与秀山乡。据《怀宁县志》记载:茅竹嘴墓群,位于秀山乡西涧村独秀山北麓的茅竹嘴屋,面积约十五亩岗地,遍布古墓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田建设中部分被掘。出土花纹砖万余块,并有铁刀、铜镜和各种陶器。观铺墓群,位于秀山乡独秀山北麓观铺村。近来发现西汉土坑墓数座,出土连弧纹铜镜、铜灶、壶、罐等遗物。与此相距二百米,有封土堆墓二座,群众称大、小廓墩。由此向东二百米,有一片东汉砖石墓。

秀山乡的晓风乱萍,收拾着昨夜的劳顿。人们在兴奋之余的惊悔中,相伴游戏人生。人们或是在幽情盛意中,朦胧地而翻来覆去。这里繁星已远,剩下了树叶瑟瑟,清溪垂柳。这里还有热闹的嚣喧,弥漫着庭院墙隅。秀山人世故而深沉。这里民情土俗,久惯而老成。他们看似迂腐腾腾,实则饱谙世故。人们表面上不通人情,故纸堆,背后却八面见光,炎凉世态,成竹在胸。他们会侃侃而谈,言笑自若,不夷不惠。他们会引而不发,而处之泰然,好整以暇。他们不会偏听偏信,或是面子上也不会,厚此薄彼。但是他们腹有鳞甲,能巧言偏辞。他们也有罗雀掘鼠,磨杵成针的耐心,能够脚踏实地,未雨绸缪。人们甚至能运筹帷幄,让鹏程万里入梦来。        

在土巷荒地,崎岖的山路边。柔和的日光,照着山冈的孤女坟,抑或是孤女坟深情地,望着日光。她曾身材丰韵娉婷,绰约而曼妙,柔弱轻盈而冶丽;她曾容貌千娇百媚,沉鱼而落雁,香色闭月而羞花。她慧质兰心,或秀丽端庄,如琬似花。她柔枝嫩叶,但是命途多舛,终至香消玉损。她用愤世嫉俗的秀丽,在愤怒中毁灭着。在秋柏幽径,我仿佛看见那早已疏远的灵魂。

  淡色淡雾里,有栏杆曲桥。秀山乡冷静而幽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疲惫。这里的人们喝酒、抽烟、玩纸牌、打麻将,这些稍微的调情中,还有许多的风流韵事。有时他们也会拉二胡,记下曲子,或是唱上一、二段黄梅戏。他们有不可触摸的情意,文静优雅的本性。这些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或在一笑一颦中。他们也卖弄风情,不可言喻,却也遮掩隐藏着,无数壮美的幽怨。秀山人经历过荣与衰,懂得真情。他们在患难时,读懂人情冷暖;在平淡中,体会缘分善变。他们会随时间而沉淀;随风雨,历练情缘。沿江江北,风景绮丽,他们早已悟得一片心得,唤起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他们赋美景以人文,深刻的领悟着,还自然以生命。秀山乡在一花一世界里,用万花装扮着春天。

秀山不缺游伴。无论是看菩提花开,或是泛舟归来。人们会花枝招展而笑语盈盈,或顾盼撩人,眉目传情而含情脉脉。这里不缺男人,尽管有若干黯淡。但是男人能锣鼓喧天地,干一些该干而实在事。娟媚入骨的女人,偶尔也流动着烂漫的影子,练达着红潮人情。这里有斜阳、秀山、暮色,山坳凄黯而消沉。

吃斋念经,造桥修路,在这里稀松平常。人们中馈之暇,即拜佛烧香、捐款架梁。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人们于莲华中,由闻佛名,起信心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能认清自己,磨砺心态。秀山人拥有恬淡平和的心情,简单细致的生活态度。他们轻轻的呼吸,浅浅的微笑, 平平淡淡,随随意意。尽管多数时,他们又吃鱼又吃肉,入不了真正佛门,清静佛场。但是在静悄悄的疑惑中,充满着他们无限的信诚。即使有的人慧心被欲念蒙蔽,但不会消失。因为那是智慧的种子,像泥中的白莲,最终会出污泥而不染。这里还有紫薇浪漫,茉莉清凉,因为秋高而气爽。

江浚源、陈独秀、海子与秀山乡。江浚源(1735-1808),谱名猷式,字懋茞,一字岷雨、介亭,秀山乡观音铺人,清代官员。一七七八年,中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升员外郎,又升稽勋司郎中,仍兼考功司事。一七八九年,充陕西乡试正考官。一七九三年,出任云南临安知府。一七九九年,代理迤南兵备道。一八零三年,仍回临安。一八零五年,因病休回籍,后卒。著作有:《介亭文内外集》十二卷;《笔记》十卷;《居暇迩言》、《于役迤南记》、《独秀山房四书文》、《诗》各二卷;《北上偶录》三卷。他在临安曾修《府志》,著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临安府志》各条目的序言,都出自他的手笔,收录在《介亭文集 外集》中。江尔维,是其季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陈独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传说都与此地关系密切。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一九一三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一九一四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一九四二年五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传说当时独秀山和现在秀山乡位置,在行政区划上有重叠。独秀山,据《怀宁县志》记载:“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它同陈独秀“如斯名也”,即以此山为笔名相契,显示其喻意“卓笔”可以“独秀于世”,而这的确让历史给印证了。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秀山人民公社查湾人。一九七九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一九八三年,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一九八九年,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后出版的诗集有《土地》(一九九零)、《海子、骆一禾作品集》(一九九一)、《海子的诗》(一九九五)、《海子诗全编》(一九九七)等。他出生地查湾,时属秀山人民公社。基本位于,现在秀山乡位置。

风云激荡过后,波澜壮阔而沧桑巨变,气象万千。这里的睿智,不断启发着人们,书写着华彩乐章。他们甚至带着整个社会,推敲与斟酌,淘洗灵魂,追求科学民主。秀山人不在谎言与欲望中迷失,酒精与名声中沉醉,物质与爱情中束缚。他们在时间与苦难中改变,真理与苦痛中觉醒,智慧与心态中释怀。他们用母爱的深沉与纯真,滴润清灵摧残而飘散的心。这里愤怒的烟波,总是摇曳着怒放的花朵。他们潇洒的风姿,若幽谷而精深。他们让所有的攀缘枯落,而晨曦青波,浪花朵朵,情思飞扬而开阔。

  静月优美,香樟肉桂无声。女人脸上的微笑,似月波纹;身上的香气,似桂樟而久恒。浓浓男女之间,都有难以消磨的痛苦旅程。缠绵的岁月,在分散着人们质朴的真情。曾经娇娆多媚的朱顶红,秀舞婆娑的美人蕉;现在都弱不禁风犹自怜。竹篱农舍,在雾霭烟尘中,跌落着几缕忧伤,纵横而淡漠着生命。秀山人胸怀开朗而野性。他们开朗活泼,如怒放花朵;野性放纵又似浪漫天真。这里柔思无限,若缥缈梦境,如幻似真。他们的柔思如柔荑花序,媚嫩温柔,似林籁泉韵,清爽宜人。他们会静静的想你,如舒展的轻纱,幽幽的泉流。这些静静清清而无关风月的思念,也含有几分悱恻缠绵或茫然的孤独。她们会用超凡而脱俗的美,渲染着这烂漫的季节,祈盼着相依相惜。我看着熟悉的街景,想着舒适的短途行程。我想着槐花飘飘,杜仲灼华,匆匆又是春夏。

  秀山人温甜的眼睛,清朗的笑语中,略显几分踌躇与疲缓。这里山河凄惨啼风清,多少繁华终归无。我无数次,在周旋后的归来中,总想用笔记下这光洁的旅程。我觉得取舍总是难免的,无非健谈与生涩而已。但是,秀山乡不会坠泪,无论多么滞艰与酸深。我犹然看见清新滴沥的夏雨,在适时温存着,零碎而繁琐的往事风情。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