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邑传》

纪实文学 | 查永利

序 四十五年倏然而逝。日月如驰,庐墓之情颇浓烈。吾邑县志,每展览是编, ...

默认分卷 卷一 十劫轻拭辛酸泪 竹林倩影多婆娑 卷二 峭壁寒梅月普照 杯罄星疏三春柳 卷三 聚景赏花日移影 绮罗珠翠心纯真 卷四 乱酒梨花墨数点 醉书红锦字三行 卷五 雨稠凄凄滴圆荷 波寒烟翠雨早晴 卷六 弦静瑟瑟伤残景 星河悬影浴华京 卷七 日明涵影愁空山 清溪鲜碧蒻盈盈 卷八 春倩夏爽缕缕情 秋雅冬艳年华换 卷九 景慕四方风飘逸 楚水万里满目新 卷十 紫烟胜景傍天柱 落日斜晖盈皖江 卷十一 音凝惠风洒满山 千嶂万壑青如黛 卷十二 桃芬荷清桂馥沁 野萍棘蓼樟香翠 卷十三 谨信亲仁月浮华 琳琅缤纷浩若海 卷十四 晴空朗月西山暮 行云流水香满路 卷十五 朗月草衰树斑驳 清风花落水踟蹰 卷十六 化蛹成蝶多禅意 小埠低冈白鹭飞 卷十七 墨淡琴疏春怨秋 残妆新红倦为劳 卷十八 熹微晨光花放蕊 紫云浓影乐融融 卷十九 繁花绽放露娇艳 漫犹可信史变迁 卷二十 徳善酸辛遍山川 日月星晨换新颜 卷二十一 石门秋泛兴未阑 千年古刹隔寒烟 卷二十二 白豚传奇亘古今 黄梅仙曲天下扬 卷二十三 石镜涵空悬古月 观音踏水泛莲花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五 丽光诗魂犹催句 岁月山秀伴红尘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卷二十七 潜岳绵亘落平冈 独秀山川如卓笔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卷二十九 堤沙画桥娇莺啼 白云丛林白鹭飞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卷三十一 瀼溪环曲静偃秋 竹簟绵软赠京城 卷三十二 泛杯香遂桃花运 拂钓浓看碧树齐 卷三十三 讲筵启沃状元郎 大雄晴雪群峰翠 卷三十四 江汉辨时连雨阔,星晨立处不风摇 卷三十五 皖乡梨园佳子弟 天下无石不成班 卷三十六 石牌糕尊为贡品 皖河水一波万年 卷三十七 天工开凿鸦鹊湖 造福众生耀史册 卷三十八 清白流风繁华尽 学足三余犹伴亭 卷三十九 月夜水光上篱落 万桥露华湛榛莽 卷四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卷四十一 安庆府米襟江淮 石桥万年控鄂赣 卷四十二 彩泽梦幻千禧桥 红色圣地独秀园 卷四十三 金巩结义造石塔 八角亭上云如血 卷四十四 水光淡渺人形河 塔岭山影明涵晖 卷四十五 浴儿城中降天子 古遗之最孙家城 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 卷四十七 柳编笆斗称一绝 黎山蚩尤成枫香 卷四十八 敝屣富贵养鹿蚕 安庆留学第一人 卷四十九 瓦窰虽破避风雨 绩麻沤泞苦也甜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卷五十一 小吏孔雀东南飞 灵昭皖水广王庙 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 卷五十三 龙池古庵巧合璧 忠愍武科始状元 卷五十四 龙池香尖如新蚕 丹青容隐梵象森 卷五十五 远看大寨山村变 近学龙泉战水山 卷五十六 金山寺禅之正宗 古泉冲太子被冤 卷五十七 鸽子杀妻无历目 主人杀牛信流言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卷五十九 安庆粮仓多硕果 女贞子入肾补精 卷六十 负霜葱翠贞女慕 振柯凌风为人赏 卷六十一 物阜民丰雷公埠 钟灵毓秀郝漱玉 卷六十二 雷公电母收妖孽 金鸡豹峰望麻塘 卷六十三 古皖文化汇清流 同马大堤四季歌 卷六十四 豪迈壮观古航道 霸王别姬珠联璧 卷六十五 传奇杂剧张阳山 身踞石坐阮大铖 卷六十六 晚清例赠修织郎 皖北行署认英烈 卷六十七 冶峰青霭汉遗址 仙学巨子释道藏 卷六十八 神仙难找龙难寻 金鸡玉犬道教名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卷七十 升仙故迹源浦寺 唐代楼阁圆觉塔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卷七十二 赤岗君山花芳艳 护国都督老龙王 卷七十三 百子晴岚吼天狮 海门夕照控全楚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卷七十五 渔棉之乡海口洲 雁汊鱼灯大渡口 卷七十六 千年古刹永宁寺 诣今嗜古承太学 卷七十七 水道交错似巨网 披红挂彩西江舟 卷七十八 开斋圣纪古尔邦 江水光耀如泄银 卷七十九 渌水后营陈独秀 查氏仙胎女丈夫 卷八十 苍古秀润雕板画 四姐思凡张四墩 卷八十一 曾国藩驻军杨套 毛泽东畅游长江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卷八十四 七街三村载千秋 村酒村花两共幽 卷八十五 余阙元帅驻安庆 建设兵团围垦荒 卷八十六 英雄称号伊斯兰 曹操墩头大练兵 卷八十七 皇帝恩赐御苑红 顺安酥糖名远扬 卷八十八 商周冶铜丰收门 泡桐之乡著《桐谱》 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卷九十 桐城八景水墨画 中国对数第一人 卷九十一 皖国奇峰山奇云 古都秀木含秀气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卷九十三 南李一门五进士 仙山十里两状元 卷九十四 仙山万古犹长春 佛殿千年固永镇 卷九十五 水乡泽国览江流 隋文帝旌为义乡 卷九十六 香茗丛生蓓蕾芽 不敢越雷池一步 卷九十七 东西南北皆水汇 山浮水面水浮山 卷九十八 涧水雾霭石屋寺 母贤子孝惜阴亭 卷九十九 松兹侯国盆养鲤 海门天柱小孤山 卷一百 通天神女林默娘 南国古寨小长城 卷一百零一 岳西翠兰结仙缘 二祖道场司空山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卷一百零三 曲水青山绕宜城 草树云烟映晴晖 卷一百零四 宜城九头十三坡 安庆为安徽之源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怀邑传》 by 查永利

2018-4-21 22:27

   在田地里耕耘,我眷恋故乡之情益深。故乡,给了我诱人的谆谆教导之情。云鹤翱翔再远,也无法消磨,湿地出生时的岁月记忆。我在酒酣兴至,高谈阔论之时,更多谈到的依然是怀宁。我知道怀宁时时都有拥抱游子的欲望,盼望着游子早日归来。

简陋的脚印里,往往有不平凡的细节。曾经的浪漫奇迹,君子思之,味醇而耐久,何陋之有?从此卷开始,至卷八十八,每二卷只载历史上曾属于怀宁,而现在不属于怀宁的一处乡镇剪影轮廓,一些地方的风景和用手可以触摸的历史与情感。

      月山东北,近桐城边境,曰:五横。这里风云月露,薰染甘洌。这里有翠山五重,多草蔓花枝。它西毗邻凉亭乡,南旋结总铺乡。我在山中有夜行或露宿,而都是跋涉而不以为劳。五横山中花瓣缤纷,有残有整;花雨霏霏,繁缛而多光彩。在夜色迷蒙中,我喜欢看流映的波影。这里也有少许残毁的光景,它们在粗糙中荣枯,令人伤感。

      五横乡,位于大龙山北麓。东与桐城县罗岭,安庆市郊杨桥乡结壤,南隔大龙山与总铺乡毗连,西邻月山镇,西北界凉亭乡。乡以驻地五横桥而得名。地属浅山丘陵地区。大龙山横亘于东南,四周山岭丘岗绵延起伏,山场大于耕地面积一倍以上。五横乡交通区位优越,十五公里内可连接合安高速进出口,二零六国道,机场、港口、车站,乡内总()()公路,总()()公路二条主干线纵贯全境。二零零五年以前,五横都是属于怀宁县管辖,后与大龙山、总铺、罗岭一道划入宜秀区。现属安庆市宜秀区。 

旅行在陌生的窄路上,我就不会倦怠。我在山川流露的美中,树木岩石中,渴望着永恒。这里道路多崎岖,而且坑洼不平,但是群山由西到东,错落有致。我远看乌兔岭上,微风日烟;横山树远,天幕青翠;上狮山中,日光闪耀,而且孕育着低沉温润的雾霭。梅、李、枣、桃,杂糅着薰香而繁茂。胡家老屋,有楼台水榭,赏心悦目;杨家亭子,有海棠、玉簪、虞美人等,奇花异草;鸡冠尖顶,枫、杉、麻栎遍布。紫苏、佩兰,苦楝、凤尾草等,在绿阴,或松下,显得古黯而斑驳。毛山湾里,有竹鸡、翠鸟鸣叫;白麟尖头,黄鹂、杜鹃并飞;窑岭的苍鹭却停在了枝头。这里还有幽岩菁林,寒满空石;或轻风蕉叶,山翠渐退。回岭、羁岭、长安岭,这里高坡上呈现黛绿而情浓。我看见新翠舞衾,光风转蕙;繁花如簇,如火如荼。我在黄土岭上,望洞艇游湖;杨墩虎山,看浪涌风潮。我想这里峻拔波旋,若冬日覆以积雪,便会使人耸悚而寒噤了。

  五横西北无河,而东南颇多,皆流入桐城。大阴冲,操冲,方家冲,三处河面似有情灵摇荡,床宽而水清。春来,夹岸粉红翠绿,娇艳欲滴;秋至,澄澈寒湍起落,凉露吹飘。我在浪花粼粼边,被薰香缭绕。我散步望月,时而静数星星。我看溪水青竹,桑麻之野;森森古柏,古井残碑。五横地偏而寂寞,但是壮丽而华美。这里常年在浪漫和忧郁中沐浴,经历着冷雨剪痕。我锻冶于这些无聊的光景,心头便会涌起虚玄诡异的乡愁。因为我讨厌羸瘠的山川,或萎顿的河流。我觉得它们回环着忧愤,或是流泻着哀伤。这里人群熙熙攘攘,房屋街道,都在痛苦中渴望发展。这里有孤单的生长,却远离着沃土。我看着荒野簇花,炊烟柳芽,愁满怀。

  我失败无悔,怕的是在追求中憔悴。我会为不堪回味的冬夜焰火,或荒芜的花季干涸而执着的追求着。我也会在不愉快的误会里,寻找再次重逢的笑脸,或是脆弱美丽的花朵。我在摇曳的暮幔中,有深情深意的欢喜,也有抑扬顿挫的寂寞。我抬头渴慕云霄,膜拜远古,而不畏风吹浪打。我要像坚强的人们那样,跋山涉水,去追求憧憬的生活。

  童年需要大自然,而生命蓬勃。我希望蕊瓣整洁,盆花满亭。如果没有大自然,就不会有童年。五横人以前没有童年,因为亲近自然,需要条件。自然也有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这里的树木,曾经被肆意的砍伐。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应当认识到在亵渎行为中的愚昧。这里曾经秃山寡水,人烟荒芜,而机缘踌躇。这里是改革的浪漫行径,抛弃了憎恨的心思,呼唤出了青山绿水。

  这里有曲折缠绵的山路,影摇而光闪。五横乡的发展似是在慌乱恍惚中,屛吸蹑步。这里怯懦而纯谨的人们,在森厉迫人的寒辉中,眩惑着而且情调生疏。他们心里悠漾拖曳的太多,犹如绵属回卷的朵云,时而低徊盼顾,时而迅疾流迁。他们中的多数,视现实如破船,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这些无强烈性情的人,无奈地生活在严肃与浅薄之间。他们只能清静无为,而不能返璞归真,痛快淋漓。我觉得悲剧深刻,领悟悲剧,更需要深刻的心灵。这尤其是在信仰崩溃,悲剧频发的时代。我看到这里的现状,不能佯癫装疯,更不能自嘲与宽容,便不自觉的把它说了出来。

  五横花木年轻而煽情,山川苍老而恃重。这里商贾散落,五横多出书吏。这里野蔓缠绕,唯叶萋萋。这里也有亭前柳上,鸟空啼。这里还有满庭芳草,声声谩诉其凄凄。平庸是幸福的最好结局。五横在成败得失中沐浴,欲让快乐与智慧无限。五横携手微小平庸,展现着亮丽风景,令人心往而神迷。

邓石如(1743-1805), 原名琰,字石如,自号顽伯、完白山人等,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他的篆书参以隶意、熔篆隶于一炉;他的隶书,集各家精髓;他的楷书,真气弥漫,楷则俱备;他的篆刻艺术更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印坛。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产生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且形成书法理论上的独见:“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终成雄琚中国书坛数百年而不衰的一代宗师,誉为 “千年一人”。

       铁砚山房。清代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的故居,坐落在五横乡白麟畈。铁砚山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主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共四进。第一进为三开间的门厅,有邓石如之子邓传密题写的“铁砚山房”隶书门额;木刻门联为“绿蒲水暖鱼儿戏,红杏花明燕子归”。二、三进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二间。第二进正厅三开间,名“守艺堂”;第三进名“燕誉居”;第四进为仓房。主体建筑两侧为斋馆庭院,旧有“求声馆”、“挹翠楼”。外围为花园。整座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铁砚山房面向东南,南望风景秀丽的大龙山,北以凤凰山为屏,西有虎形、白麟两山,合称“四灵山水”。邓石如曾篆有“家住四灵山水”、“家在龙山凤水”、“凤桥麟坂归茅庐”等闲印,以纪念家乡山水之胜。两弹元勋邓稼先就出生于“守艺堂”西住房内。

      邓以蛰(1892-1973), 字叔存,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是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教育家邓艺孙的第三子,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家、教育家。一九一七年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特重学习美学,是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一九二三年回国,补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七年到厦门大学任教,一九二八年转至清华大学。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出游西欧意、比、西、英、德、法等国,访问很多艺术博物馆,归国后写成《西班牙游记》一书。自欧洲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同时潜心从事中国书画及其美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写成《画理探微》、《六法通铨》、《病余录》(未写完)、《书法欣赏》。解放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北大哲学系任教。一九六二年他把家中珍藏的邓石如大量书法篆刻作品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

  邓稼先(1924-1986), 白麟畈(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称为“两弹元勋”。一九四一年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被聘为北大物理系助教。一九四八年,考入美国印弟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一九五八年起担任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 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又担任氢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一九六七年六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一九八六年,他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水流山石间,潺潺不息。我羡慕名人在成熟的年代里,燃烧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芳香而丰满的智慧,不断蜕变或沉淀着历史。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只在缤纷枝叶下安慰着自己而不思进取。他们花枝招展地颤摆青春,熠耀忿忿,仿佛有了不起的天赋灵魂。我只盼他们早日,由沉浊走向锐敏。我希望名人成功的韵味,能不断地激励着攀登者。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