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邑传》

纪实文学 | 查永利

序 四十五年倏然而逝。日月如驰,庐墓之情颇浓烈。吾邑县志,每展览是编, ...

默认分卷 卷一 十劫轻拭辛酸泪 竹林倩影多婆娑 卷二 峭壁寒梅月普照 杯罄星疏三春柳 卷三 聚景赏花日移影 绮罗珠翠心纯真 卷四 乱酒梨花墨数点 醉书红锦字三行 卷五 雨稠凄凄滴圆荷 波寒烟翠雨早晴 卷六 弦静瑟瑟伤残景 星河悬影浴华京 卷七 日明涵影愁空山 清溪鲜碧蒻盈盈 卷八 春倩夏爽缕缕情 秋雅冬艳年华换 卷九 景慕四方风飘逸 楚水万里满目新 卷十 紫烟胜景傍天柱 落日斜晖盈皖江 卷十一 音凝惠风洒满山 千嶂万壑青如黛 卷十二 桃芬荷清桂馥沁 野萍棘蓼樟香翠 卷十三 谨信亲仁月浮华 琳琅缤纷浩若海 卷十四 晴空朗月西山暮 行云流水香满路 卷十五 朗月草衰树斑驳 清风花落水踟蹰 卷十六 化蛹成蝶多禅意 小埠低冈白鹭飞 卷十七 墨淡琴疏春怨秋 残妆新红倦为劳 卷十八 熹微晨光花放蕊 紫云浓影乐融融 卷十九 繁花绽放露娇艳 漫犹可信史变迁 卷二十 徳善酸辛遍山川 日月星晨换新颜 卷二十一 石门秋泛兴未阑 千年古刹隔寒烟 卷二十二 白豚传奇亘古今 黄梅仙曲天下扬 卷二十三 石镜涵空悬古月 观音踏水泛莲花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五 丽光诗魂犹催句 岁月山秀伴红尘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卷二十七 潜岳绵亘落平冈 独秀山川如卓笔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卷二十九 堤沙画桥娇莺啼 白云丛林白鹭飞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卷三十一 瀼溪环曲静偃秋 竹簟绵软赠京城 卷三十二 泛杯香遂桃花运 拂钓浓看碧树齐 卷三十三 讲筵启沃状元郎 大雄晴雪群峰翠 卷三十四 江汉辨时连雨阔,星晨立处不风摇 卷三十五 皖乡梨园佳子弟 天下无石不成班 卷三十六 石牌糕尊为贡品 皖河水一波万年 卷三十七 天工开凿鸦鹊湖 造福众生耀史册 卷三十八 清白流风繁华尽 学足三余犹伴亭 卷三十九 月夜水光上篱落 万桥露华湛榛莽 卷四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卷四十一 安庆府米襟江淮 石桥万年控鄂赣 卷四十二 彩泽梦幻千禧桥 红色圣地独秀园 卷四十三 金巩结义造石塔 八角亭上云如血 卷四十四 水光淡渺人形河 塔岭山影明涵晖 卷四十五 浴儿城中降天子 古遗之最孙家城 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 卷四十七 柳编笆斗称一绝 黎山蚩尤成枫香 卷四十八 敝屣富贵养鹿蚕 安庆留学第一人 卷四十九 瓦窰虽破避风雨 绩麻沤泞苦也甜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卷五十一 小吏孔雀东南飞 灵昭皖水广王庙 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 卷五十三 龙池古庵巧合璧 忠愍武科始状元 卷五十四 龙池香尖如新蚕 丹青容隐梵象森 卷五十五 远看大寨山村变 近学龙泉战水山 卷五十六 金山寺禅之正宗 古泉冲太子被冤 卷五十七 鸽子杀妻无历目 主人杀牛信流言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卷五十九 安庆粮仓多硕果 女贞子入肾补精 卷六十 负霜葱翠贞女慕 振柯凌风为人赏 卷六十一 物阜民丰雷公埠 钟灵毓秀郝漱玉 卷六十二 雷公电母收妖孽 金鸡豹峰望麻塘 卷六十三 古皖文化汇清流 同马大堤四季歌 卷六十四 豪迈壮观古航道 霸王别姬珠联璧 卷六十五 传奇杂剧张阳山 身踞石坐阮大铖 卷六十六 晚清例赠修织郎 皖北行署认英烈 卷六十七 冶峰青霭汉遗址 仙学巨子释道藏 卷六十八 神仙难找龙难寻 金鸡玉犬道教名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卷七十 升仙故迹源浦寺 唐代楼阁圆觉塔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卷七十二 赤岗君山花芳艳 护国都督老龙王 卷七十三 百子晴岚吼天狮 海门夕照控全楚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卷七十五 渔棉之乡海口洲 雁汊鱼灯大渡口 卷七十六 千年古刹永宁寺 诣今嗜古承太学 卷七十七 水道交错似巨网 披红挂彩西江舟 卷七十八 开斋圣纪古尔邦 江水光耀如泄银 卷七十九 渌水后营陈独秀 查氏仙胎女丈夫 卷八十 苍古秀润雕板画 四姐思凡张四墩 卷八十一 曾国藩驻军杨套 毛泽东畅游长江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卷八十四 七街三村载千秋 村酒村花两共幽 卷八十五 余阙元帅驻安庆 建设兵团围垦荒 卷八十六 英雄称号伊斯兰 曹操墩头大练兵 卷八十七 皇帝恩赐御苑红 顺安酥糖名远扬 卷八十八 商周冶铜丰收门 泡桐之乡著《桐谱》 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卷九十 桐城八景水墨画 中国对数第一人 卷九十一 皖国奇峰山奇云 古都秀木含秀气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卷九十三 南李一门五进士 仙山十里两状元 卷九十四 仙山万古犹长春 佛殿千年固永镇 卷九十五 水乡泽国览江流 隋文帝旌为义乡 卷九十六 香茗丛生蓓蕾芽 不敢越雷池一步 卷九十七 东西南北皆水汇 山浮水面水浮山 卷九十八 涧水雾霭石屋寺 母贤子孝惜阴亭 卷九十九 松兹侯国盆养鲤 海门天柱小孤山 卷一百 通天神女林默娘 南国古寨小长城 卷一百零一 岳西翠兰结仙缘 二祖道场司空山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卷一百零三 曲水青山绕宜城 草树云烟映晴晖 卷一百零四 宜城九头十三坡 安庆为安徽之源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怀邑传》 by 查永利

2018-4-21 21:03

   金紫山景区与潜山县。该景区位于潜山县北部的官庄镇,与岳西县枯井园自然保护区和舒城县万佛山森林公园毗连。公园是以潜山县国有驼岭 林场为依托,分为香山、双峰、平阳河三个游览区和疗养度假区,生产经营区、管理服务区,总面积四十一平方公里。金紫山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以及秀丽的季 相风景线,春天,花的海洋;夏天,绿茵如毯;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天设地造的山林美景,体现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神韵,清新 的空气,甘甜的泉水,怡人的气候,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理想场所。金紫山属大别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山地,峰峦叠嶂,群山苍莽 。主要胜景有十二处,即一线岗,双虹岩、气楼瓶、天鼓墩、金鸡门、凤冠石、延寿关 、渡山桥、摩星石、筛月潭、仙女崖,还有自然天成的金紫初雪、登峰拜佛、双龟追日、二仙朝佛、神龙石、狮王石、海狮石、老君座、以及 与植被恋情的松涛岭、石树缘、栎树坡、蝶恋八仙等,主景区香山景区有白鹤洞、狮子眼、白龙井、王河沟,这里四周森林茂密,只见三峰并立,中天一柱直接云霄,顶峰有数尺高的石香炉,雨后登顶,可俯视长江日出,夕阳映照,云海漂缈,紫气氤氲。公园植被属常绿阔叶混交林 类型,原生植被种类多,主峰一带分布有茅栗、化香、白栎、枫香、山槐、胡枝子等次生落叶阔叶林,还有人工营造的黄山松、杉木和少量的 马尾松、毛竹、茶叶、杜仲、板栗等。 

万涧古戏楼与潜山县。天柱山西北面的龙潭乡万涧村,群山环绕,苍松翠竹,溪流飞瀑,相映成趣,环境幽雅。该村杨氏宗祠内,有座古朴典雅的古戏楼,人们称之为“万涧古戏楼”。它好似镶嵌在天柱山峰岭幽谷间的璀灿明珠。古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两次重修。今台上除部分木雕及画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外,整个戏台尚好。是潜山县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现仍以常接待文艺团体演出。戏楼系杨氏宗祠的一部分。杨氏宗祠为三厅两厢,总面积为六千余平方米。古戏楼位于前厅,离地面二点八米。中为正台,左右为副台。正台宽五点五米,台深六米,空间高约为三米,台口有雕花栏杆,面积三十三平方米。正台侧正中有两扇雕花木门,木门两侧各有一圆形洞门,分别供出场和下场用。两边的副台各四十平方米,可供乐队伴奏、演员化妆、更衣等用。楼下正中为大门通道,两边有厢房,可供艺人住宿。戏楼面朝大厅,台前为天井,两侧建有看楼可容纳观众八百余人。戏楼属亭阁式全木结构,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台顶木制藻井,绘以花纹。台前楹柱、横梁、枋板、栏杆、天花、后台木门上均有彩绘雕该。图案有鲤鱼、龙凤、花鸟、禽兽等,栩栩如生。戏楼是该地唯一的娱乐场所,自始建竣工起,曾接待过徽调、高腔、弹腔、京剧、黄梅戏等班社和文艺表演团体演出。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重修杨氏宗谱时以及每年民间重大节日,曾请安庆等地名班唱大戏,据传程长庚家班“四箴堂”班在程祥桂的带领下曾到此演出过。现戏楼枋板上墨迹犹存。一些班社演出的剧目及演员姓名依稀可辨。该楼是众所周知的徽班故里、黄梅戏之乡的历史文化的见证。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与潜山县。相传一千多年前,在潜山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孔雀东南飞》里的故事。从潜山县城东门出发,沿梅河西岸向东南行四点五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乡焦家畈。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丽的民女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凶狠的焦母不容兰芝,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焦、刘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于是,兰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中树上。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通用,花山即华山。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墓旁种有松柏、梧桐。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位于皖水中游,距安庆市五十公里,抵天柱山风景区八公里,与潜山县隔河相望。旧时分上街、中街、下街。今称旧时的三街为老街,新建的区域为新街。古时,小吏港为水运港口,又是官道驿站。设有各种商行、货栈、店堂、饭铺、旅馆、赌场、澡堂、作坊五百余家,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常年人声鼎沸,喧嚣热闹。最具盛名的是竹簟行,上达三江,下抵苏杭,客商云集,把外埠的货物带到小吏港,把小市的特产斑竹簟销往全国各地,日成交额高峰达数万条。小吏港遗有大量《孔雀东南飞》遗迹,镇东一华里有一个村庄名刘家山 ,是《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娘家所在地。刘家山有一口古井曰“苦水井”,相传刘兰芝作姑娘时,在此井汲水,井水清澈甘甜,兰芝死后,井水变苦,无法饮用,故称苦水井,后百姓将其填平。汉时,小吏港、刘家山焦家园同是庐江郡辖地。今小吏港、刘家山属怀宁县,焦家园属潜山县。遗憾的是“孔雀台”及周围古建筑毁于“文革”期间。后,有重建。《孔雀东南飞》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皖西南亮丽的旅游景点。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与潜山县。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七点五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三至七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此外,在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亦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潜山己有另外一个氏族,也在潜山定居了。从已经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在这些陶器中,还有数十个球,小的中空有丸,摇之叮哨作响,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潜山特产。“舒席”即舒州之席。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白居易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罩清凉八月天”。舒州竹席在明代已斐声海内外,宣统二年(一九一零年)在南洋赛会上获头奖,民国十九年(一九三零年)巴拿马博览会又夺名牌。现中国革命博物馆里,珍藏有编龙凤呈祥、天安门图案的珍品舒席。“天柱剑毫茶”。天柱山茶,在唐代就很出名。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爱饮此茶,“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即日,天柱茶可想数斛”。天柱剑毫最为天柱山之极品,开汤春绿明亮,旗抢挺直,深身白毫,甘香馨馥。“瓜蒌”,葫芦科,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它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并含十七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另外还有雪湖贡藕、鲜笋、茶树菇等特产。

  我常想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不畏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既然选择了生活,就要潇潇洒洒的活出一段自己的历程。生活是嫩芽在寒土中,昂扬向上的智慧;生活是苍鹰在空中,奋飞时忍尽的那份孤独;生活是落叶积蓄光阴的勇气和蓄势待发的力量。我在荣辱成败的生活中,生命会悄悄地流逝着。或策马扬鞭,有登高临远的豪迈;或有立青云之志,熟视浮云万千;或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雪地苍松等等。我只想在岁月的往复里,消逝的仅仅是生命的容颜,却能留下些许生活的真谛。

蓦然回首仍相伴,羽翼在天空里孕育,相视无言,我但愿与它再执手万年。我愿踏遍千山,也只为取悦它的容颜。我愿时光安好,身影微见,走过这一片沧海桑田,到达它的面前。秋风声声紧,落叶慢慢归,我守着西沉的太阳,感慨生命的萧瑟,体味着岁月的苍凉。我欲穿越亲眼目睹,暂时成为真实的繁华与沧桑,用灵魂的余温点一堆烈火,来驱赶生命中的寒凉。生命是奔腾不息的,又如一座沉寂了的火山,美得让我震撼,我看着天空的阴晴,看着人生的起落,只想别过昨天,让黎明睁开眼,再走一段漫长的风景。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