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邑传》

纪实文学 | 查永利

序 四十五年倏然而逝。日月如驰,庐墓之情颇浓烈。吾邑县志,每展览是编, ...

默认分卷 卷一 十劫轻拭辛酸泪 竹林倩影多婆娑 卷二 峭壁寒梅月普照 杯罄星疏三春柳 卷三 聚景赏花日移影 绮罗珠翠心纯真 卷四 乱酒梨花墨数点 醉书红锦字三行 卷五 雨稠凄凄滴圆荷 波寒烟翠雨早晴 卷六 弦静瑟瑟伤残景 星河悬影浴华京 卷七 日明涵影愁空山 清溪鲜碧蒻盈盈 卷八 春倩夏爽缕缕情 秋雅冬艳年华换 卷九 景慕四方风飘逸 楚水万里满目新 卷十 紫烟胜景傍天柱 落日斜晖盈皖江 卷十一 音凝惠风洒满山 千嶂万壑青如黛 卷十二 桃芬荷清桂馥沁 野萍棘蓼樟香翠 卷十三 谨信亲仁月浮华 琳琅缤纷浩若海 卷十四 晴空朗月西山暮 行云流水香满路 卷十五 朗月草衰树斑驳 清风花落水踟蹰 卷十六 化蛹成蝶多禅意 小埠低冈白鹭飞 卷十七 墨淡琴疏春怨秋 残妆新红倦为劳 卷十八 熹微晨光花放蕊 紫云浓影乐融融 卷十九 繁花绽放露娇艳 漫犹可信史变迁 卷二十 徳善酸辛遍山川 日月星晨换新颜 卷二十一 石门秋泛兴未阑 千年古刹隔寒烟 卷二十二 白豚传奇亘古今 黄梅仙曲天下扬 卷二十三 石镜涵空悬古月 观音踏水泛莲花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五 丽光诗魂犹催句 岁月山秀伴红尘 卷二十六 艇子平明蹴浪迟 武陵峰壑望迷离 卷二十七 潜岳绵亘落平冈 独秀山川如卓笔 卷二十八 霍岳迢峣秋荡空 蜿蜒会见蟠苍龙 卷二十九 堤沙画桥娇莺啼 白云丛林白鹭飞 卷三十 千寻岸迴村烟聚 万顷樯帆镜里游 卷三十一 瀼溪环曲静偃秋 竹簟绵软赠京城 卷三十二 泛杯香遂桃花运 拂钓浓看碧树齐 卷三十三 讲筵启沃状元郎 大雄晴雪群峰翠 卷三十四 江汉辨时连雨阔,星晨立处不风摇 卷三十五 皖乡梨园佳子弟 天下无石不成班 卷三十六 石牌糕尊为贡品 皖河水一波万年 卷三十七 天工开凿鸦鹊湖 造福众生耀史册 卷三十八 清白流风繁华尽 学足三余犹伴亭 卷三十九 月夜水光上篱落 万桥露华湛榛莽 卷四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卷四十一 安庆府米襟江淮 石桥万年控鄂赣 卷四十二 彩泽梦幻千禧桥 红色圣地独秀园 卷四十三 金巩结义造石塔 八角亭上云如血 卷四十四 水光淡渺人形河 塔岭山影明涵晖 卷四十五 浴儿城中降天子 古遗之最孙家城 卷四十六 马王庙前显灵耀 奇趣异俗银项圈 卷四十七 柳编笆斗称一绝 黎山蚩尤成枫香 卷四十八 敝屣富贵养鹿蚕 安庆留学第一人 卷四十九 瓦窰虽破避风雨 绩麻沤泞苦也甜 卷五十 三祝九如五世昌 北华佗与南新安 卷五十一 小吏孔雀东南飞 灵昭皖水广王庙 卷五十二 乾隆牡丹誉百里 巴魂米粑遍天下 卷五十三 龙池古庵巧合璧 忠愍武科始状元 卷五十四 龙池香尖如新蚕 丹青容隐梵象森 卷五十五 远看大寨山村变 近学龙泉战水山 卷五十六 金山寺禅之正宗 古泉冲太子被冤 卷五十七 鸽子杀妻无历目 主人杀牛信流言 卷五十八 水禽之乡多栝蒌 端阳重渡乃遗俗 卷五十九 安庆粮仓多硕果 女贞子入肾补精 卷六十 负霜葱翠贞女慕 振柯凌风为人赏 卷六十一 物阜民丰雷公埠 钟灵毓秀郝漱玉 卷六十二 雷公电母收妖孽 金鸡豹峰望麻塘 卷六十三 古皖文化汇清流 同马大堤四季歌 卷六十四 豪迈壮观古航道 霸王别姬珠联璧 卷六十五 传奇杂剧张阳山 身踞石坐阮大铖 卷六十六 晚清例赠修织郎 皖北行署认英烈 卷六十七 冶峰青霭汉遗址 仙学巨子释道藏 卷六十八 神仙难找龙难寻 金鸡玉犬道教名 卷六十九 四灵山水邓石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卷七十 升仙故迹源浦寺 唐代楼阁圆觉塔 卷七十一 龙山晓黛翡翠园 杏村春色车津溪 卷七十二 赤岗君山花芳艳 护国都督老龙王 卷七十三 百子晴岚吼天狮 海门夕照控全楚 卷七十四 镇西塔岭古战壕 文化重镇古皖口 卷七十五 渔棉之乡海口洲 雁汊鱼灯大渡口 卷七十六 千年古刹永宁寺 诣今嗜古承太学 卷七十七 水道交错似巨网 披红挂彩西江舟 卷七十八 开斋圣纪古尔邦 江水光耀如泄银 卷七十九 渌水后营陈独秀 查氏仙胎女丈夫 卷八十 苍古秀润雕板画 四姐思凡张四墩 卷八十一 曾国藩驻军杨套 毛泽东畅游长江 卷八十二 陆游入蜀过雁汊 贞妇迁居清节洲 卷八十三 池州千载诗人地 九华东南第一山 卷八十四 七街三村载千秋 村酒村花两共幽 卷八十五 余阙元帅驻安庆 建设兵团围垦荒 卷八十六 英雄称号伊斯兰 曹操墩头大练兵 卷八十七 皇帝恩赐御苑红 顺安酥糖名远扬 卷八十八 商周冶铜丰收门 泡桐之乡著《桐谱》 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卷九十 桐城八景水墨画 中国对数第一人 卷九十一 皖国奇峰山奇云 古都秀木含秀气 卷九十二 万涧明珠古戏楼 舒席南洋获头奖 卷九十三 南李一门五进士 仙山十里两状元 卷九十四 仙山万古犹长春 佛殿千年固永镇 卷九十五 水乡泽国览江流 隋文帝旌为义乡 卷九十六 香茗丛生蓓蕾芽 不敢越雷池一步 卷九十七 东西南北皆水汇 山浮水面水浮山 卷九十八 涧水雾霭石屋寺 母贤子孝惜阴亭 卷九十九 松兹侯国盆养鲤 海门天柱小孤山 卷一百 通天神女林默娘 南国古寨小长城 卷一百零一 岳西翠兰结仙缘 二祖道场司空山 卷一百零二 自在于云泉之岭 逍遥乎山水之间 卷一百零三 曲水青山绕宜城 草树云烟映晴晖 卷一百零四 宜城九头十三坡 安庆为安徽之源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怀邑传》 by 查永利

2018-4-22 20:22

   黑山洞的传说。黑山洞坐落分龙村正南,黑山冲。黑山底,有一洞,名黑山洞。其深不可测,传说与长江相通。洞口处,存无量寺。“无量禅寺”,坐落在分龙村,始建于明嘉庆十三年(一五三四年)。主要殿堂面积一百四十平方米,附属房屋面积一千余平方米,供奉佛像近二十尊,信徒颇众。晨起便有小和尚敲磬,叮当悦耳;老和尚闭目诵经,幽渺之音,恍若远古传来的天籁,禅意隐隐而生。据传,县文物管理所曾在附近村庄,发掘了北宋晚期墓葬群三座,其中两座为石室墓,一座为砖室石板墓。除一座在明代被盗外,余下两座十分完整,砖室石板墓里有人骨,瓷器和古钱币等。

  海螺望春,为旧志怀宁十二景之一。海螺山坐落在邓林村正南。西毗红星水库,东结龙凤桥水库,南倚高山头,与其东北石镜山,隔营岭而望。因产望春花,而闻名遐迩。望春花。即辛夷花,又名玉兰花、木笔等,花苞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上通于鼻,以散风寒,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因它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因治鼻渊头痛要药。适当配伍,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内服外用,疗效显著。望春花是天然香料,药用价值极高。其花蕾常为村民采摘,以期入药,或家庭食用。树种珍贵,野生较少。望春花花开端庄潇洒、郁香秀丽。望春花,是怀宁县县花。史书记载:“海螺山盛产名贵药材辛夷(又名望春花)”。怀宁老县志中描述:“惟海螺山辛夷,初春称望,其用较他产为良,价亦较他产为高”。村民们认为望春花树就是“摇钱树”,望春花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每年清明,他们焚香祷告,祈求这片望春花家园不被山火毁灭,野生望春花树不被移植他乡。

  从谢家槽,我心无挂碍,一路往西北。这里有百年古枫,深绿逼人。经蛇形,看见香樟成荫,浅青碧翠。我入黄泥巷,又见清风拂柳,摇曳生姿。穿过横塘,见银杏翩翩,抽芽含蕊。便又见到甘露庵,白杨玉立,古木森森。我再转坎途,一路往西南,道路蜿蜒,林木低矮而佝偻。我顺张新屋,下张大屋,只见红绿簇簇,招蜂引蝶。翻火把山,见泉水涔涔,机声隆隆。我到查湾子,见藤萝梨杏,风姿绰约。随后一路往西,多见枯树生华,郁郁葱葱。由曹油坊,过程五房,见房屋疏落,槐树参天。等到我登踏水桥时,观音洞天在望,则美不胜收。若绕过陈坡,爬过蛇脊岭,匍匍匐匐,辗辗转转,就到黄墩镇了。

行走的风景,总要在行走中领略。或从张新屋往北,见柿树参差,板栗浅笑。或经周屯树,翻石岭,见古槐竹林,桂花飘香。或到李大屋,看见松树苍翠,杜仲遍山。或从秀山车站一路往北,可以看见松竹相间,涛声阵阵。在胡大屋,若攀枝折条,更有婉润风姿。过高朱屋,看日出昔落,花开花谢。到香冲,山石濯濯,村树稀落。或再由黄高屋,一路往南,则娇红颜华,有若水翠情。越过分龙岭,至吴家老屋。这里群山起伏,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林木蓊郁。此三途,于石镜交通之重要,仅次于三一八国道。此外,别无异途而出,除非荆棘羊肠小道。 

琵琶形到苏家楼,一路往南。这里桃园村庄,又有古朴小庙。这里绿水青山,晒晾着倩丽。再经胡高屋,到查家竹园。可以看见梧桐落叶,瑟瑟声阵阵。其间有深邃蜿蜒的小道,在石镜,那是一种胸怀,是生活的取证。石镜的情结,因小路而挪移不开,即使一路风雨,也仍然情灵光艳。

石镜的传说,其一。传说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石镜山脚下住了一对夫妇,他们没有耕田,所以只好给地主做事。那地主很歹毒,经常鞭打他们。但是为了生活,他们只好忍辱负重。后来,他的丈夫死了,老妇人很悲哀,经常一个人跑的石镜山上,在石头镜子面前哭泣,以此来化解心中的悲痛。有一天下午,老妇人又来到石镜面前哭诉,突然发现石镜异常光亮起来。于是老妇人停止了哭诉,静静地观看着石镜里发生的一切。 这时石头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个世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还有人,一切与现实生活一摸一样。对此异常现象,老妇人是又惊、又喜、又好奇、又害怕。对于这突然起来的奇怪现象,老妇人还是鼓起了勇气,静静坐在镜前观看。就在看着出神的一刹那,她看到了她死去的丈夫。 在一座大山脚下,她的丈夫正在一块农田里耕田,丈夫正在吃力的拖着犁,步步艰难的行走在农田里。在丈夫的身后,还有一个人,一手扶着犁,一手高扬着鞭子。鞭起手落,一条条鲜红的血印印到了丈夫赤裸的背间,老妇人看得心惊肉跳,更加悲痛无奈。直到太阳西下,天全黑了。在石头镜子里面,丈夫把田耕完了,拖着满是伤痕的身子,背着犁一步一步向大山里走去,消失了。在石头镜子外面,老妇人满脸泪痕,伤心欲绝。在无奈的悲痛中,老妇人对着石镜恋恋不舍,一步一晃走下山去。第二天,老妇人又来到了石镜面前,又看到了丈夫在石头镜子的世界里,被人鞭打的一幕。第三天、第四天依旧。就在第五天的下午,老妇人又看到了石头镜子里面悲惨的一幕,就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了。于是她对天大喊:“苍天啊!你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啊。他(丈夫)生前为人做牛做马,受人糟践、鞭打,为什么死后也得不到安宁啊?还要为鬼做牛做马,受鬼糟践、鞭打啊?天理何在啊?”说完,老妇人就一头撞向石头镜子!血把石头镜子染红了,老妇人带着无比的悲痛离开了人间。就在老妇人死去的第二天,村民们发现了老妇人紧紧抱着石镜的尸体,轻轻扒开老妇人的尸体,在血色模糊的石头镜子里面,村民们隐约看见老妇人在为其丈夫擦洗身上的伤痕!一个村民发现了这个奇异的现象,就大叫了一声,引来了很多村民来围看。也就在这时,朗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了下来。天变的很快,一瞬间,乌云就压到了山顶,接着就狂风大作。看着这突如其来天势,村民们都害怕了,抬着老妇人的尸体,迅速离开了山顶。人们把老妇人的尸体,放在了山脚下。就在村民们离开后,雷声大作起来,接着就是一阵暴雨。暴雨过后,天又迅速明朗起来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山间的哗哗流水声大了。村民们去看老妇人的尸体,却已经“天葬”了。隔了几天,打柴的村民路过石头镜子,却发现石镜被雷炸开了,镜面也变的浑浊了,什么都看不到了。后来村民们都说,炸了好,什么都看不到好,省得看了让人伤心。神奇的石头镜子不知如何而来,但就这样消失了,变成了一堆没有光彩的浑浊的石头。就在浑浊的石头的正前方,有一座孤立的坟包,其状如一座小山,这就是老妇人的“天葬”之处。此坟冢,至今犹存,稍被石煤渣填没而已。这是一块神奇的石头,即便它失去了往日神奇的色彩,但它依然美丽可贵。因为它(石头镜子)曾经确实存在过,是否有那么神奇姑且不论,但如今却因为它曾经的存在,才有了今日的石镜山、石镜村、石镜乡。

石镜的传说,其二。相传石镜乃巨石天成。其面光滑如镜,通阴阳两界。昔有夫妇,世隶耕。常负鞭笞而作,至夫亡。妇悲,哭泣于后山镜石,以舒悲怀。至日暮,妇亦镜前。石镜突发异彩,妇止泣,静观其变。 镜忽现山、水、田、夫。妇大惊。妇见亡夫,辍耕畎亩,亦受鞭笞而作。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妇大泣,伤心欲绝。旋七日,妇观,皆如是。心剧痛而大悲曰:天理何在?天理何容?三遍言讫,触镜而亡。顿时,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暴洪山野。顷刻,镜浊而石裂,不复再现异景矣。其妇,亦受天葬之。神奇石,异彩纷呈,因之而分手尘缘。

石镜的其它传说。石镜山坐落横塘村东南。山脉来自独秀山。石镜山多系大理石、石灰石结构。南有巨大石壁,其大如房,光明若镜,数十里龙山景色,尽收镜中,由此而得名。石镜,历尽沧桑,风蚀雨袭,斑剥不平,混浊不清。偶有小块得存,亦不盈尺,但仍可光照人影。天生石镜下,泉水终年不涸。镜前一方草坪,古时候曾建有一座庵堂。天生石镜,庵堂相衬,本为自然岩石,却染上神话色彩,谓之可鉴阴阳。不管是谁,入庵先敬三炷香,然后到庵后去照照镜子,就可观来生来世之面目。另有传说,世上的人可以通过石镜,看到死去的亲人在阴间的生活。后来此面石镜被地主霸占,要别人交了钱才可以看。有一位老太太想看看去世的儿子,可是身上没有钱,她悲愤不过,一头撞到石镜上。上界神仙被感动,于是发动雷电将石镜劈碎。有关石镜山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石镜能照出人们心灵的善恶,善良的人在镜子里不仅能看出自己的美貌,还能看到头顶上有彩云飘过;狠毒的人在镜子里却变成了牛头马面,头顶上雷鸣电闪。还传说:此镜有一种神奇的功能,能照出远方亲人的生活境况。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在孙子的搀扶下,她来到了石镜旁,对着石镜连喊了三声小儿子的乳名,镜子里很快就现出了小儿子修皇陵的形象来,她亲眼看见小儿子又累又饿,晕厥了过去,却无人救治,这位母亲好不心酸,哭得死去活来,感动了上苍,霎时晴天霹雳,一道电光击裂了石镜。自那以后,石头镜子变得模糊起来,不再为魔镜了。

悔来如水,石镜乡曾阅无数北风吹。人们在翻落挣脱的寂寞中,喘息渐宁。石镜人热爱揣骨看相,或细批流年。风俗习惯如是,无伤大雅。非此行,而不成事,

莫有不从者。婚丧嫁娶,诹吉问卜,更是必不可少。这俚俗似桂馥兰薰,引人入胜,绵延千年。只是近几年来,风骚稍敛。这些我不宜多说,以免浪费纸墨书香。

  遍览俏丽风景,香山灯花,或笼樟街道。这里有萧飒晚风,琼英香尘。南疏北拥的村群人们,在行云流水中生活着。或在林塘冲岸中,寄目留月。或在铁形湾畔,碧湖泛舟。或在杨洼草庵前,看温润而飘荡。或在大鞍山脚,看古树栖憩而莽然。或在轭塘岭,小林嘴,看嬉游白鹭聚而飞。石镜乡龙眠庵茶溢香远,红星鱼肥千万家。石镜乡竹林横塘声声漫,龙凤甘露阵阵香。三湖尖上望石镜,我欲问:古月人间几万年?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