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769|回复: 0
收起左侧

十一之旅

[复制链接]

77

作品

166

互动

3411

积分

版主

成绩
3017
威望
710
精华
8
粉丝
5
好友
3
注册时间
2018-2-27
最后登录
2022-7-24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3-11 1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自驾出行,有自驾的烦恼,也有自驾的快乐。首先是要选好目的地,即是心仪已久,又要考虑体力的问题;其次是规划路线,不走弯路,规避拥堵。当然,这一切均以心情为主,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能够阻挡像秋阳一样明媚的心情呢。
今年十一,我们一家三口人意见出奇的一致,去山西看壶口瀑布,以壶口为点,在方圆300公里的周边活动。于是就有了这次山西、陕西之行。
山西晋祠
如果说文化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遗嘱,那么古老的建筑就是它的符号。一踏进晋祠我们便被庄重肃穆的氛围所笼罩,这里的一切,花木,屋脊,山石,溪流,井栏,于部分中呈现整体,于统一中释放个性。青的不被绿的遮蔽,静的不被动的遮挡,到处弥漫着一种气息,那是只有在秋天里才能散发出来的叹息和激越。与游客无关,与心情无关,因为历史已尘封在这里。1500年前的一个春日傍晚,一个帝王沐浴洁身,脱去王服冕旒,青衣免襟,白底紫靴,驻足在晋水源头。浩瀚的星空下,阳气正在萌发,他听到了泥土的声音,辽远而扩大;他闻到了春草的气息,馨香而氤氲;他感到了水的滋润,宁静而安详。月亮升起来了,有如琼浆浸满胸怀,面对着晋水长流长新的涌动,他感叹日月磨砺的艰辛,祖先繁衍的伟大。他俯下身来,叩拜春天,叩拜大地,叩拜河流,叩拜先人,叩拜延续生命的奇迹。然后静静地把身体平躺在松软的土地上,仰望无限的星空,按照神谕把蓝图通过眼睛画在心里,在最温暖的角落里种下崇高的信念。晋祠由此诞生,它不是很秀美,但却庄严肃穆;它不是很大,但却足以装得下思念。
这就是晋祠,一个不可复制的痕迹。即便是穿着现代的服饰,怀揣着骄傲的心,我们也不可能走出它的叹息,它的嘱托,它的庇护。晋祠是中国的,也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平遥古城

大多来平遥的人,都是奔着热闹去,奔着宏大的气势去。而我死心眼,专拣小巷走。特别是黄昏,夕阳把小巷照的金黄,更显出明代的华丽和清代的辉煌。这里的民居应该是明清年代的建筑,细窄的巷子,石铺的路面,圆形的拱门,伸出的瓦檐,偶尔出墙的枝条,沟渠相连的水槽,再加上点点的青白颜色,在夕阳变幻的光线里,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宁静的让人心痒,让人沉醉。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在繁华中寻找宁静,在焦灼中寻找慰藉,在感伤中寻找优雅,在无望中寻找希望。

壶口瀑布

人文景观不如自然景色,这话确实有道理。且不说现在的人文景观为了挣钱,胡编乱造,就拿四季来讲,变化无几,黯然少色,缺乏灵动。这是我来壶口、看壶口的主要动机。
秋天应该是看壶口的不错时机,但还没到壶口之前就听人说,今年雨水少,黄河水量不大,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再加之沿路河水平静,更觉不安。直到闻到水声,看到冲天的水雾,才感到释然和兴奋。壶口的水真黄,如果拍成照片,你不仔细看,就像一条条用黄泥拧成的绳子挂在陡峭的岩石上,绳子的末端闪着亮点,有如滴露。但这样的背景也有好处,它能使皮肤较黑的显得白皙,过分白皙的显得柔和。壶口的水真猛,翻江倒海,怒涛汹涌,均不嫌过分。特别是在壶嘴处,更要注意下半身,一不留神冲天的水浪出槽而来,让人在污泥浊水中体会上秋下冬的差别。壶口的石头真大,大的有点过分,大的不可想象,不可理喻,但它却无法阻挡奔腾的水流。高峻之处水好像是泼下来的,低洼之处水仿佛是旋下去的,岩壁的缝隙里射出的水就像荞麦做的面条,是挤出来的。
宽阔又狭窄,放荡又收敛,咆哮又多情,这就是壶口瀑布,这就是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华清池

这是个有点特别味道的地方,因一个女人和很多洗澡的大池子而惊艳,也因一段现代史而闻名。
杨贵妃,一个肥美的女人,用多汁的脂肪浸染了僵硬的石头,腻住了一个朝代的心脏,使这个朝代因梗塞而亡,这是史话更是笑话。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洗澡、跳舞、睡觉的女人,怎么会让一个国家睡着了。我不是外科医生,无法肢解那段历史的碎片,但我更愿意相信,美与丑的无常,生与死的轮回,爱与恨的交织。
华清池的五间厅,一个不大的处所,却曾经住过一个天大的人物,他就是蒋介石。幽静的五间厅里承载着一段南辕北辙的历史,承载着一段凝重的反思。本来在这里指挥剿共的蒋介石,却在这里被迫发表了共同抗日的宣言。也许这里太不适合他了,背靠的骊山是七国兼并后的骊山,华清池是唐王朝没落的华清池,就连剥落的墙皮里都有凄凉的阴影。大概这里只适合女人居住,但不要太胖太美,要不会香消玉殒的。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山西、陕西之旅
下一篇:张鸥:《少年阿圆》(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0 18:29 , Processed in 0.531250 second(s), 29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