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903|回复: 0
收起左侧

气候冷暖与中国梅文化

[复制链接]

176

作品

205

互动

4437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3942
威望
1239
精华
8
粉丝
12
好友
7
注册时间
2018-2-16
最后登录
2020-5-14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4-7 0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候冷暖与中国梅文化
秋雨

  千百年来,中华文人总结出梅花的铁骨铮铮、傲寒怒放、坚贞高洁、清雅俊逸、冰肌玉骨、雪中留香,从而把梅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民族精神的写照。梅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梅花为中国文化增辉,中国文化因梅文化添彩。
  甲骨文字中就有“梅”字的身影,“梅”在甲骨文中写为“槑”,像是树上结的果实,也像倒着的“杏”。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中国气候处于第一次温暖时期,大部分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0C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0C~50C,其间上下波动。可见黄河流域那个时期比现在要温暖,适宜古梅的生长。西周末年,维持了两千年的中国第一次温暖期走到了尽头,中国气候出现第一次寒冷期的小冰河期。梅树只能耐寒到-140C,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梅树发生了第一次被冻死的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气候进入第二个温暖期。春秋到秦汉初年,气候温暖使梅树又能在黄河流域生长,梅核的遗物曾在战国墓和秦墓中发现,梅树等亚热带植物在《诗经》里被多处提及。由《诗经》可知,秦地“有条有梅”,陈地“墓门有梅”,曹地鳲鸠“其子在梅”,南国“侯栗侯梅”,召南“摽有梅”,黄河流域梅树繁盛,而且中国梅文化在诗经时代已现雏形。除了《诗经》,《楚辞》里也有梅的身影,但远不及《诗经》里的内容多。
  梅花作为观赏花卉,大致起于汉代。汉代开拓了辞赋、史传、乐府诗等新的文学领域,但名家汉赋只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出现了“梬枣杨梅”,而汉乐府中却出现了以梅命名的乐曲《梅花落》,此曲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数代流传至今,成为古代笛子曲的代表。古乐府中的诗词与音乐不可分割,什么曲牌就配以相应内容的诗词,《梅花落》自然也就成为乐府诗题,诗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于是,汉梅作为音乐、诗词题材,进入艺术的殿堂,成为华夏文明、文化、文学的组成部分。
  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气候进入第二次寒冷期,淮河历史上第一次结冰,公元4世纪上半叶冷到极点,气温比现在至少要低30C以上,黄河流域的梅树第二次被冻死。永嘉之乱后,代表当时华夏文化的文人几乎都跑到了南朝,整整一个半世纪,南朝成了当时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梅花栽培非常普遍,南朝诗人咏赞梅花的诗赋出现。北魏人陆凯自湖北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晔,并附一首诗《赠范晔》。自陆凯而始,梅花成为友谊的象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梅花图案也始自南朝,南朝宋、陈年间均有梅花诗文。
  隋唐时期,中国气候进入第三次温暖期,梅树又能在黄河流域生长,梅花栽培渐盛,品种也开始增多,引起了文人雅士对梅花更多的关注,隋代杨广就有不少写梅的诗篇。唐代较之隋代气候变得更加温暖,7世纪中后期的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国都长安冬季无雪无冰,梅花在关中广泛种植。8世纪初,皇宫中长有梅树。唐玄宗时的宰相宋璟,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杂乱丛生的草木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宋璟之后,咏梅、赞梅者多了起来。杜甫有《江梅》诗,白居易有《新栽梅》,柳宗元有《早梅》,张九龄有《庭梅咏》,李白、韩愈、杜牧等名家都有咏梅诗。唐代梅谱的出现,标志着梅花栽培更加兴旺,同时也标志着写梅的诗文化理论和技法达到一定的完善程度。
  自唐天宝至五代的300年间,黄河流域气候已日趋寒冷,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200年的南宋时期,中国气候进入第三次寒冷期。12世纪的寒冷从北向南延伸,直到华南与西南地区。南宋时期进入小冰河期后,多次出现太湖冰冻数尺、苏州运河冰封、杭州四月飞雪、福州荔枝冻死的现象。北宋以后,梅树已经不能在黄河流域露天生长,而江南对梅树的加意培植却应运而生,咏梅、画梅纷纷脱颖而出。
  北宋苏轼、秦观、王安石等,南宋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有很多著名梅花诗词流传至今。南方各地当年多有梅花,故南宋时期写梅的诗词更多。宋代梅花诗参与创作的诗人多,数量众,且名篇佳作应有尽有。宋代梅花诗不仅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且还以其数量之众多,质量之上乘,成为这一时期咏物诗的娇子。宋代是梅花诗创作的高潮期,其600多位作者的近5000首梅花诗,可谓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林逋、苏轼、陆游的梅花诗代表着这一时期梅花诗的三座高峰。松竹梅岁寒三友作为绘画题材在宋代出现,宋代有梅花的书至少有五部以上,范成大《梅谱》、周叙《洛阳花木记》、张滋《梅品》和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仲仁《华光梅谱》等各有侧重。
  虽然元代中国气候进入第四次温暖期,但梅树自从宋代退出黄河流域至今再也没有回来。随着近些年气候的转暖,黄河流域似有零星的梅树出现,但远不成气候,还算不上黄河流域梅的回归。自梅退往江南之后,北国文人的咏梅多以“艺梅”为主,是生长于文学与脑海里经过艺术加工的梅花。梅花凌霜傲雪的精神受到金代诗人们喜爱,以致那时候梅花诗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元代比金代成就更大,元代约200首梅花诗,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多为大型连章体组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冯子振与释明本的唱和之作《梅花百咏》,而王冕总题为《白梅》的58首咏梅之作,则代表着元代梅花诗的最高成就。元曲中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梅”字的曲牌。元代在中国绘画发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吴镇王冕爱梅、咏梅、画梅、种梅,故宫博物院藏有王冕的《墨梅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王冕的《南枝早春图》轴等。除了绘画,元代有不少青花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到宋元时已大量流行。
  明代出版有“三言二拍”,书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都提及了明代高启的《梅花诗》,高启著名的咏梅诗名作共9首,每首皆飘逸超群,力写梅之高韵。除了梅诗,明代还有梅画,明代画家王谦与人合作的《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明代出现了中国著名古曲《梅花三弄》,由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而来,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三次提到此曲。全曲共十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四、青鸟啼魂;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六、玉箫声。第二部分: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清代的咏梅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但清代小说《红楼梦》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水平,其中与梅有关的文化相当丰富,体现在咏梅、赏梅、赠梅、用梅、梦梅诸多方面。在咏梅和赏梅中,表现了大观园群芳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身的感怀;在赠梅中,表达了友谊与情爱,梅也象征着人物高尚的精神和节操。清代的绘画水准也很高,清代画家金农、李方膺、吴昌硕均擅长画梅。
  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大致上经历了四暖四寒,四次寒冷期正好与四次温暖期相反,大的趋势是商、周、汉、唐时代温度高于现代,唐代以后温度低于现代,寒冷期的时间长度越来越长,寒冷的程度越来越强烈。气候的冷暖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社会,也影响着植物界,梅树的分布因气候而变化,自黄河流域几经进退,生生死死,因而黄河流域没能留下一株古梅。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中国几株古梅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晋梅在湖北黄梅县蔡山,隋梅位于四川省成都与雅安交界处的天台山国清寺内,唐梅在云南昆明黑龙潭公园,但存有争议,宋梅在广东梅州潮塘岗顶上。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梅,其中晋梅最珍贵,被称为稀世国宝、千古奇葩。
  我国是梅的起源地,西汉时被引进朝鲜,唐朝传入日本,到了清代又从我国或日本引进欧洲并传到美国。如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但梅文化只有中国独树一帜。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气候冷暖与华夏历史
下一篇:福兮祸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05:34 , Processed in 0.500000 second(s), 31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