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680|回复: 0
收起左侧

52集电视连续剧《大耕耘》创作始末

[复制链接]

1818

作品

2247

互动

3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17222
威望
43616
精华
3
粉丝
11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2-7
最后登录
2024-3-23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0-9-12 16: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朱海明 于 2020-9-12 16:12 编辑

                                          52集电视连续剧《大耕耘》创作始末
                                                              朱海明
      人相食,析骨而焚,易子而食。             ——《旧五代史》薛居正 等
      饥饿可以使人疯狂,可以使人死亡,可以使人恢复兽性。——《度春荒》孙犁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曲折坎坷的发展史中,我们曾经经历了多少巨大的苦难,而其中以战乱和饥饿为最。
翻开沉甸甸的中国史册:多少次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人们啃树皮,吃草根,竟至吞食不能消化、致人死地的观音土,最后还出现了“菜人”(出卖肉身供人食用的人)。人,终于要吃人了——据说,吃了人的人两眼通红,性情凶残,恢复了兽性。
      饥饿,引起了战乱。人,又开始大规模的杀人了,而战乱又往往把饥饿推向了极致。唐朝安史之乱中,“睢阳被困日久,城中食尽,罗雀掘鼠;鼠雀又尽,张巡杀爱妾,许远杀家奴,以为士兵之食。”后来,许多人群起效尤,献肉身而供军中食用。现代战争,我们困长春、战淮海时,也让国民党军尝尽了挨饿的痛苦滋味。
      饥饿、战乱伴随中国历史之始终,它击破了多少帝王家天下江山永固,国祚绵长的梦想和企望。直至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孔千疮的国土和日渐凋敝的经济,我们党首先进行了全国性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从而基本解决了全中国的人吃饭问题,帝国主义和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用粮食危机颠覆新中国的美梦成了泡影。从此,东方巨人一步一个脚印的丈量出新的悲壮历史,铸造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辉煌!
      当今世界,直到今天,2009年底,全球仍存在粮食危机,粮食安全仍是阻碍构建和谐世界的突出问题。还有报道说,如果我们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那么谁也救不了我们,因为我们可是十三亿张嘴啊!万幸的是,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粮食是什么,早就提出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啊。历史上曾有多少帝王率先垂范躬耕垄亩以昭示天下种地打粮乃人间正道。而我们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又有哪一天忘记过农业呢?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特别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今天。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不能割裂的,尤其是新中国的三农史。正是这悲壮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我们这部大背景、大主题、高品位、国内空白、十年磨一剑的 ——大型三农史诗电视连续剧《大耕耘》。
       1998年初,河北省公安厅驻秦皇岛办事处陈、魏二位主任策划(当年王光美化名河北省公安厅干部董璞,到桃园搞四清,主创著名的‘桃园经验’)把王光美的经历和关景东的事迹写成电视剧,找到了戴玉成(在中央台和秦皇岛文联工作过)践行此事。六七月份,我刚买了BP机就接到秦皇岛文联张辉利老师的电话,说写一部电视剧,他太忙分不开身就推荐了我,让我到开发区找戴玉成。我遵嘱找到戴玉成,他告诉我写关景东,哦,关景东,30年前就知道,他不是原抚宁县芦王庄公社桃园大队书记吗?他不是1958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吗?他不是四清时桃园经验的主角吗?他不是受刘少奇和王光美牵连“文革”中曾被整得九死一生吗?
      几天后,戴玉成请来了当年大名鼎鼎的关景东。这是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结实,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稍稍带着那么点傲气,足见昔日的风采。我谈起了曾经发表的几篇农村题材小说,谈起了我曾经创作的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梨花峪轶事》,谈起了我记忆中的高级社、大跃进和“四清”,特别是我唱起了“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这首歌,关叔说我的记性太好了,当即表态:“就让这小子写。”(当时不少人想写此剧, 还有外地作家)关叔一锤定音,就是我这小子了。
      正式领受任务后,关叔把他的厚厚一本回忆录交给我(手写的,字体刚劲有力,简繁交错,好在我有很深的繁体字功底),经过同关叔的几次交谈,又查阅了不少资料,走访了几位老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戴玉成又从北京叫来了导演张孟星,我们讨论了剧本的结构和内容,然后由我执笔进行创作。三个月即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剧本《桃园故事》共16集,剧本写完后大家很满意,决定制片人为戴玉成,编剧为朱海明,导演为张孟星,其他人为策划。他们一边筹集资金一边商定,并进京到刘少奇家汇报此事,刘源的秘书接待的,王光美老再次强调要写群众,她和少奇一带而过,并答应届时亲笔题写片名。(此剧创作伊始,关叔已报告王光美。王老同意并指示多写群众,少奇和她一带而过。)
      这时,戴玉成,陈主任和魏主任到了柳江煤矿表示感谢(我是柳江煤矿在职职工),党委副书记邓洪林接待的。中午宴请他们,请水泥厂厂长陈启森坐陪(当时我因为写作遭人嫉妒打小报告,矿长姚万义把我发配到水泥厂当工人)事后,陈厂长马上把我调到企管办,说了许多抱歉对不起的话。
      转眼到了1999年国庆节前,我收到戴玉成的来信:马上到沈阳研究剧本。我于1999年10月2号夜11点多踏上列车,次日清晨到了沈阳。戴玉成说这部戏16集不行,太短了,要写到改革开放。这样一来我的创作内容更丰富了,于是我重新构思剧本,打开思路,几十年来的亲身经历和所闻所见一桩桩一幕幕闪现在眼前,我们台头营,我们台头营二村,我们家,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相继进入了我的脑海,激发了激情四射的灵感,两个多月后剧本写完了,24集,剧名改为《这方水土这方人》。(实事求是的讲,这部戏特别是后来就是以桃园为历史背景,写的则是我的家乡抬头营,写的就是台头营二村,写的就是我的家,某种意义上写的就是我本人)可是我正准备到沈阳交卷,戴玉成来信说由于身体及各方面原因不想操持此事了。他一定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为他绝非轻易半途而废的人。我呢,也遭遇了不幸:领导说我不务正业,把我从总矿机关发配到水泥厂后,我也光荣的加入了光棍行列。可是,对这部倾注了汗水和心血的剧作,不抛弃,不放弃,决不放弃!
      转眼间20世纪被我和全体地球人抛在了背后,2001年春,关景东来电话告诉我立即把剧本给他送去。我乘班车到了桃园,关婶儿给我预备的农家饭,其中有我最爱吃的黏豆饽饽(黏高粱面做成饼蒸熟,粘上蒸熟的白豆豉)。关叔说王(光美)老要看剧本,让他亲自送到北京刘少奇家。剧本在刘家放了两个多月,关叔说王光美秘书王小苏看了说写的不错,一定要拍。不久,张辉利来电话,让我拿着剧本去找高瑞华,路上注意安全。我立马坐车赶到文联。到了文联一看,年轻很漂亮身材高挑的高瑞华副主席,早就认识,只是没说过话。她说,市委副书记杨玉忠听说有人写了以关景东和桃园为题材的电视剧很重视,指示文联抓一抓这部作品。我当时把这部作品的创作及筹拍过程一说,她颇有感慨,并说这下问题不大了,这么好的主旋律电视剧现在紧缺啊。我也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关叔,他也给北京打了电话。于是我开始等待,耐心等待。一个炎热的上午,关景东把电话打到水泥厂让我到市里去接他。见面后他告诉我,近日不要外出,王(光美)要来秦皇岛,准备接见扬玉忠和我,然后去洋河水库看看(洋河水库大坝的加固工程是武警水电部队干的,刘源时任这个部队的政委。同时王光美对洋河水库也是很熟悉的。)关叔带来的消息让人振奋,我当即请他到柳江煤矿家属区2号楼401(我的居所),由于心情激动,汽车过站了。我一抬头过大石河桥了,到上庄坨了。我和关叔赶紧下车, 步行到了我家。到家后,我让李静弄了酒菜招待老人,并请来好友水泥厂安全科长齐作明和企管办主任赵铁良坐陪。席间,齐赵二人说,关叔,我们就像你的儿子一样。关叔高兴,破例喝了好几杯酒。关叔走后,我静待金鸡消息。
      关叔终于来电话了,说王老(光美)已到海滨她家(刘少奇在海滨有房子)准备接见杨玉忠和我,然后再去洋河水库看看(当时刘源任武警水电部队政委,他的部下正在洋河水库施工,加固大坝。因为1976年唐山地震时十里大坝受了伤)让我不要外出,听消息。这可乐坏了我了,谁知不久传来一个坏消息,扬玉忠副书记不抓这个作品了(事后我从知情人那里了解到,文联李宗璞,外号有文化的农民,电视剧《寻常百姓家》的编剧。他到扬副书记那里打小报告说,刘少奇、王光美的事写不得。一是“四清”是政治敏感问题写出来拍出来也得枪毙。二是王光美的事如果能写,上边大作家早就写了,还用的着秦皇岛人来写?)后来据说李宗璞家“四清”时挨过整,他对王光美和关景东有成见。由于这个意外,关叔说王光美只是接见了抚宁县委书记田永生等人,然后连洋河水库也没去就直接回京了,关叔说王老回京不久就摔伤了腿(老人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啊)。
      这次筹拍又泡了汤,遗憾啊。此时又赶上国企改制,我和数千名工友一道光荣的失业下岗了。包文徐又来帮忙了(他是老干部子弟,父亲是三八式),我和包文徐到桃园去看望关景东,关叔告诉我们到秦皇岛检察院去找贲庆儒,他也在关注这部电视剧。我们很快找到了贲庆儒,他时任市检察院研究室的主任,对文艺很内行还搞过电视剧,哥哥又是上海文联的干部。他说一定把这部作品搬上屏幕,让我放心。然而令人痛惜的是,事后不久他突然病故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啊!我痛失一位知心的兄长和有力的臂助,奈若何!也是这一年,关景东病了,在唐山住的院。事后我去看他,他说他只差一点点就回不来了,心脏的一根血管堵了,幸亏抢救及时啊。关叔说住院期间田永生给了一万元(田永生大概时任秦皇岛开发区书记)关叔还说王光美派秘书王小苏也去医院看他,他坐起身说死不瞑目。王小苏说我知道,电视剧还没拍呢。
      当时我想,关景东可是新中国三农发展史的有力见证人啊,他要是走了,带走的东西太多啦。真希望哪位有识之士能把他那段历史不加阉割不加篡改更不容抹杀的记录下来、传播开去,警醒世人及后人记住这样一句话——他克林顿也好,叶利钦也罢,三天不吃饭,照样饿得狼叫唤。(这是《这方水土这方人》里高大明父亲高仲徳的一句台词。)
      2003年底,工友介绍我认识了制片人李哲伟。我们在唐山煤研所家属楼我姑母家晤面。他一看剧本就定了位:这是一      部新中国的三农史啊!他当即拿出两个方案:一是买故事,给我八万块钱。一是充实剧本,最少四十集,起码写到十六大。我当即采取了后者,真是不虚此行啊,我满载收获踏上归程,不料火车进入秦皇岛地界刚打开手机,四弟打来电话母亲去了——我不知道怎么下的火车怎么到的抚宁县殡仪馆,见到了母亲的遗容。她面色如生宁静安详,一点没走样。我深深的亲了亲她的脸颊,泪如雨下。当母亲的骨灰请回家时,我似乎刚刚省悟,从此生我养我的慈母将永无再见之日了,我伏在棺前竟夜嚎啕,心也滴出血来。
      回柳江居所后,我用了五个月时间完成了45集《这方水土这方人》(这时我的创作状态达到了似疯如狂的程度,思路打开越写越顺,故事也展开了,大大扩展和丰富了剧情。并参考了《长征》的创作手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客观表达,不可虚构。我还受《天下第一楼》的影响,台词力求精练。往往为了一句台词的锤炼,我不仅“为求一字稳,捻断几根须”甚至“鬼挡墙”几个钟头下不了笔。至于创作中进入角色和状态,让我时哭时笑大呼大叫走火入魔神魂颠倒,把水杯当烟缸把烟缸当水杯则是经常的事。其中不少剧情让我心情难以平静,有时甚至一个人跑到大石河边一坐坐了大半夜。好在我的思路已打开,思绪如潮水般一泻千里,写作速度一路加快,从七天一集到五天一集到三天一集。期间,我写一集由李丽送给我儿子儿媳一集,进行电脑打印。李哲伟开始运作筹拍了,并及时和我联系,他说曾找到中央文献办和宣传部有关人员,准备申请五个一工程奖,还说电视剧投拍后马上改编成长篇小说。一晃一年半过去了,到2005年底,联系到了投资商并准备广告立项,看来快大功告成啦。谁料天有难测风云,据说是某投资商搅了局,气得李哲伟大病一场,事情再次搁浅。李哲伟早有宏愿,一生拍三部作品,一部农业题材,一部工业题材,一部文艺题材。我帮他选择了文艺题材的唐山皮影,因为那年我在广播里听到一则消息,秦皇岛青龙县的民间皮影艺人赴韩国演出。足见这文化艺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写皮影艺术及皮影艺人的影视作品还不曾见。李哲伟完全赞同并把剧本创作任务交给我。嘿嘿,还是崇公道那句话,没有儿子把这孙子也就耽误了。我为李哲伟这位年轻有为的影视人而惋惜,他也是出师未捷啊。尽管他未能成功,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悲壮!
      2006年,昌黎老干部刘成三哥联系了外交部干部任天柏筹拍此剧,我和任老师保持联系很久,他的进展很顺利,可是他接受了出国公干的任务,事情就此耽误下来,遗憾啊。不久,尚德静(曾应聘到现代写作学校,已嫁到韩国)给我联系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吕海力、魏玲夫妇,并通过他们请长影的两位专家审看剧本。其后,两位专家来信对剧本充分肯定,认为是一部很好的剧作,尤其上部分很真实很棒,可是对投拍未能提供任何帮助。
      时间在期盼和等待中慢慢流逝,2008年5月,故友刘连和(业余画家)打来电话说,有个剧组在画家村拍电影,他把我的情况跟导演说了,导演想见我一面。我和幼子红波即赶到画家村,见了导演张一鸣。我带去几个剧本,一鸣一下选中了《这方水土这方人》。随后我参与了电影《长城脚下是我家》的拍摄,在片中扮演了长城学会某专家。一鸣回京后即做了《41集大型连续剧‘这方水土这方人’的拍摄策划书》,并开始多方筹集资金,计划10月份开机。可惜爆发了金融危机,筹资受阻,计划又成了纸上谈兵。
      2008年底,故友毕春福给我介绍了张朝银老师,我当即把剧本U盘交给他,他看后又推荐给央视著名导演朱一民老师。朱导看了本子表示题材不错,愿执导此剧,只是本子还需修改充实。我们又约来田景文(原秦皇岛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关党支部书记)老师,大家互通情报,慷慨激昂,组成了三人小组,开始正式运作投拍事宜。朝银主要到内蒙筹集资金。景文继续同省里联系并通报市委宣传部和广电局。我也把情况通报了张辉利老师及文化局温爱君局长。不久朝银通知我,朱导给我三个月时间修改剧本。我首先加了四五十场戏,觉得还是没完全展开。于是朝银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情节安排,我打开思路马上动笔,写一场朝银往电脑上打一场,之后我们再商量一遍,再次修改,剧本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我们俩通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剧本从45集到50集到52集,基本定型了。我们又去了桃园村,参观了村史馆,到唐山拜会了在女儿家养病的关叔。关叔很高兴也很激动,又讲了一些难忘的往事,增加了足可反映的故事内容。回来后,我经过提炼加工,把有关重要情节全加在了剧本里。
      田景文继续谋划筹拍事宜,带着朝银去抚宁县委和北京华夏风能公司联系合作,均有成效。景文又到省里会见了省电影制片厂领导,汇报电影《养母》和电视剧《这方水土这方人》的筹拍情况,取得了支持。回来后给市委宣传部写了份函,时晓峰部长写了批示,朝银又去贵州请来了朱导。于是,2009年7月16日,由田景文策划组织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举行了电影《养母》及电视剧《这方水土这方人》筹拍预备会议,期间陪同朱导会见了抚宁县委、市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的领导,交换了具体意见。各位领导均表示支持投拍这部电视剧,并谈了投资意向,此剧由市委宣传部正式立项报到了省里,可是到省里后石沉大海。
      朝银继续不遗余力,锲而不舍的到内蒙、北京等地奔走呼号,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促成了“绿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大耕耘》及今后多部影视作品的投拍成功奠基。
      2011年6月开始到汇中承天影视公司(朝银新成立的公司,在老年大学7楼)把我接去再次修改《这方水土这方人》。朱导说:“现在时兴三个字的剧名,‘走西口’、‘闯关东’,咱也改改吧。”
      我就想啊想,先是想到了“盛世耕耘”,接着脑子一闪,“大决战”(这部片子看了多少遍,脑子里印象太深啦)——“大耕耘”!于是脱口而出《大耕耘》,朝银朱导一听,好!这个剧名就定了下来。那天晚上,朱导找到我说,能不能把朝银的名字搁到前边,方便他拉资金,等开拍了再挪过来。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行啊。过天,朝银也说,他是公司经理,运作着资金,方便。让我放心,开拍了就和挪过来。我说行。这事张辉利也知道,他说没关系,到时候改过来就行了。
      后来上报纸,打本子,我的名字都在后边。结果有不少人打电话了,问这是咋回事,我说为了运作,拍了就改过来了。再后来,王宗军来了,他不干了,要去老年大学找朝银,我把他压住了。还有文超,我好一顿解释,他才作罢。
经过积极运作,市委宣传部批准了此剧筹拍,《秦皇岛日报》记者孙雪梅,《秦皇岛玩报》记者郭娜,《视听之友》记者采访了朱一民、张朝银和我,写了推介《大耕耘》的文字上了报纸,之后秦皇岛电视台又采访了张朝银和我,在《今日报道》节目播出了。一时间闹得沸沸腾腾,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拍摄资金不到位,戏一直没拍成。
      此剧从策划、创编,形成剧本,整整十五年过去,期间剧本进行了六次重大修改。戴玉成、杨玉忠、贲庆儒、李哲伟、张一鸣等五次筹拍(朝银是第六次了,呵呵)。还有李丽、张辉利、包文徐、陆佐来、吕海力、魏玲、刘连和、尚德静、任天柏、罗立国、刘成、方大革、冯春雨、毕春福、李新华、徐立、储智博、候旭光、董志英、祖德胜等数十名同志及我的长子朱红光、儿媳王丹、次子朱红波、儿媳许丽丽、姑表妹张小兵等均付出努力,做出贡献,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

                                                              2013年9月13日于秦皇岛市纤维里清韵别居寓所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关于大耕耘
下一篇:李春利、姚万一、高桂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21:44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