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314|回复: 2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大哥

[复制链接]

46

作品

86

互动

2586

积分

驻站作家(银牌)

成绩
1790
威望
463
精华
2
粉丝
9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19-12-15
最后登录
2024-6-15
在线时间
1661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5-20 18:0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维明 于 2024-6-10 06:24 编辑

                                   大    哥

                                      王维明
    1716547824725_edit_370514714111692.jpg    
        大哥,不是大家在社会交往中对年长男子的尊称,他是一奶同胞的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的大哥。妹妹比他小两岁,三个弟弟分别比他小五岁、十岁和十四岁。他与共和国同龄,身高一米六五,体重七十五公斤。如今,岁月苍老了容颜,从那依然挺拔的身姿上可以看出他年轻时候的壮实,从那牙齿脱落后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对亲人持久的眷顾。
        大哥十六岁就到第二生产队放牛,挣工分养家。那时,生产队里饲养的有牛、马、驴、骡,经管的农具有牛或马拉的大车、犁杖、石头磙子等,社员家中的农具有锹、镐、锄、镰等。他揣摩农活技巧,熟悉生产队的每一块地的土壤特性,适合种植农作物种类,逐渐成长为耕种锄耪、侍弄庄稼的行家里手。社员推选他当了第二生产队副队长,他就当先锋作表率,走在前干在前,按照种植计划和土壤特性,认真安排地块,合理配备劳动力,劳日值逐年提升。秋收打场时,他总是让把上场头单独灌口袋里,准备晒干后交公粮,支援国家建设。从春种到秋收,所有农活,他样样精通。冬天,他带领社员进行低产田改造,起早贪晚地修大寨田,还动员八十多岁的爷爷去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一直到按照国家政策解散了生产队。他常说:那时,县委书记的吉普车经常去农村,村里的小孩子都知道县委书记叫什么名字。常年有公社的两三个人组成的工作队住在村里,与社员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去社员家里吃派饭,与社员聊家常,及时了解反馈社情民意。大队书记、大队长手拿肩扛着锹、镐、锄、镰等应时农具,轮流去全大队的三个生产队的田间地头,社员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时不时地号召大家开展劳动竞赛,干群关系非常融洽。
        大哥多次出工修水库,记忆最深刻的是海河会战。1971年春,大队通知第二生产队抽调三名青壮劳力去海河工地 ,大哥自告奋勇,毅然参加了海河会战。他很快掌握了挖泥专用的桶子锹的使用技巧,一半泥块在锹里,一半泥块在锹把上的泥块,每锹四十斤重,泥块如雪片般地飞到车上,二十锹就装满一车。挖出的河泥要用双轮车要运送到四五里外,运输途中还要爬坡,双轮车在铺在泥塘上几十公分宽的木制链轨上行走,劳动强度之大难以想像。大哥说:海河工地,吃住得最差,干劲也最大。那时带领民工挖泥的是共产党员,助力运泥车爬坡的是大队干部担任的排长、副排长们,在途中捡拾石块的是公社干部担任的连长们,县里领导担任的团长和区里干部担任的营长们,时常出现在式地上,党员干部的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施工现场群情振奋、士气高涨。打饭时,他要求炊事员从里边盛粥,既馑饿又驱寒,吃过热粥的习惯保持到现在。他说,以后别的工地施工环境、劳动强度和生活条件比海河要好得很多。
        不管日子多么艰辛,干活多么劳累,大哥对弟弟妹妹始终和颜悦色,从来没有情绪化地训斥过弟弟妹妹们,弟弟妹妹们也视长兄如父,从来没有人跟大哥无理取闹。大哥帮助父母供弟弟妹妹们上学,送妹妹出嫁,操办弟弟们的婚事,弟弟妹妹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他守候在父母身边,让弟弟妹妹们无忧无虑地忙乎各自的事业和家庭,替弟弟妹妹们尽孝。
        三弟意外离世,弟媳改嫁,年迈的父母留下了五岁的孙子。名义上是爷爷、奶奶抚养孙子,实际上是大哥在抚养侄儿。大哥早出晚归,精心伺弄责任田和承包地,满足一家四口人吃穿用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父母相继离世,为侄儿洗衣、做饭的任务就全落在了大哥一个人的身上,他既当爹又当妈,直至听语残疾的侄子娶上了媳妇。侄儿的婚礼在深河饭店举行,有感于大哥的义举,当时的村干部全部参加了婚礼。在饭店举行婚礼、四位在职村干部全部到场祝贺,这是村里绝无仅有的一次。村里人说,有爹有妈的健全人说不上媳妇的多的是,老爹为有残疾的侄儿娶上了媳妇。老爹为侄儿在饭店举行婚礼、村干部全部到场祝贺的事儿,一时间在乡里乡亲中传为佳话。如今侄儿的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
        大哥操持盖了三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正房。原来,父母带着儿女在村里租房,当地叫窜房檐。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才勉强购买了三间东厢房。七十年代末,经济条件稍有好转,大哥帮助操持,家里盖了第一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正房,父母提出领着弟弟妹妹们仍住在老房子里,新房给大哥结婚用,大哥坚决不同意,说父母辛苦操劳,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劝说全家搬进了新房。八十年代后期,大哥又操持盖了第二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正房,在大哥的坚持下,父母再次搬进新房,将他操持盖的第一处房子给了已婚的三弟。三弟意外离世后,弟媳改嫁,房子空下来了,他又与父母搬了回来,第二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房子给了晚婚的二哥。本世纪初,大哥又操持为三弟留下的侄子盖了第三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新房,侄儿和侄媳劝说老爹搬到新房与他们一起生活,大哥婉言谢绝。他说:“你们在一起恩恩爱爱地过日子,老爹也就放心了,趁年纪还不算大,出去卖小工子,赚点儿钱给你们补贴家用。”
         为了让侄儿安心地生活,大哥去南戴河一家宾馆当警卫。他吃住在单位里,工作之余清理办公楼和院里、院门外的卫生,做收发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由于嘴严勤快、热心敬业,获得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后来,大哥听说上级要求宾馆警卫工作由保安公司接管,他担心领导为难,就以自己的年龄大为由,主动请辞。回到家后,他住在七十年代末自己操持修建的老房子里,每天搭车去海港区工地卖小工,直至工地限制工人年龄,不允许七十岁以上工人在建筑工地劳动了,他才回家安享晚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哥曾经热恋一位姑娘,女方父母鉴于当时全家七口人挤在狭小的三间东厢房,提出让家里给盖一处独门独院的三间新房,婚后独立生活。大哥考虑当时家里的条件,实在没有能力满足女方的要求,也不忍心将弟弟妹妹们丢给年过半百的父母,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忍痛与姑娘分手,大哥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放不下他心爱的姑娘,以致错过了不少姻缘。他尽管自己错过了姻缘,却鼓励弟弟妹妹们适龄成家,亲自为弟弟们操办婚事,为妹妹准备嫁妆。
       一位与大哥年龄相仿,村里辈分的嫂子,丧偶后独居。大哥从宾馆回村后,每天自己早早地起床做饭,搭小工头的车去工地,劳累一天还得自己烧火做饭。嫂子主动请人跟大哥说,她在家也是闲着没事,愿意帮助大哥料理家务,不要工钱。直到前年夏天,大哥不再出门卖小工子了,嫂子也因身体原因帮不了大哥料理家务,主动提出了去她的儿子家养老。大哥主动拿出多年积攒下来五万元送给大嫂,感谢她多年来帮助料理家务。
        大哥关心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关心侄儿、侄女们的成长。他视二弟家的侄女如亲生女儿,亲自送侄女出嫁,叮嘱侄女善待公婆,相夫教子。四弟家的侄子住在城区,只要见面就教育侄儿“言宜慢,心宜善”, 他节省自己的花销,雷打不动地给侄儿零花钱、压岁钱,直到侄儿参加工作。视侄儿的儿子、女儿如同自己的亲孙子、孙女,每次见面都给零花钱,特别叮嘱四弟:自己不能及时给孙子、孙女压岁钱时,一定要先代为垫付。
大哥对弟弟妹妹们的关心和对晚辈们关爱,大家都记在心里。三弟家的侄儿,工作之余时常带着全家去看望他,给他理发、洗衣服,陪他吃饭聊天,开车拉着他去附近景点旅游,逢年过节请他聚餐。每次大哥想去妹妹和四弟家,三弟家的侄儿都是开车接送,上车时侄儿用手护着大哥的头顶,坐好后侄儿用手系好安全带,关好车门后才去驾驶汽车。四弟家的侄儿,经常嘘寒问暖,询问老爹想吃啥?需要钱吗?每次回老家,都给他带去喜欢吃的东西。大哥常与友人说,我一生无儿无女,两个侄儿对待我是一般人家的儿子也做不到呀!
        大哥一生没有结婚,享受五保户待遇。他从来不说自己对国家和家族的贡献,挂在嘴边的就是共产党好,弟弟妹妹和侄儿们好。他说,我要把自己照顾好,不给或少给国家和弟弟妹妹、侄儿们添麻烦。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书海撷浪花,开卷必有益(殷凤君)
下一篇:听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作品

2278

互动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成绩
8817
威望
8068
精华
20
粉丝
51
好友
29
注册时间
2019-8-2
最后登录
2024-6-15
在线时间
7188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5-24 17: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作品

86

互动

2586

积分

驻站作家(银牌)

成绩
1790
威望
463
精华
2
粉丝
9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19-12-15
最后登录
2024-6-15
在线时间
1661 小时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8: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黙然 发表于 2024-5-24 17:49
加精推荐。

感谢版主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6 06:32 , Processed in 0.500000 second(s), 4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