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223|回复: 0
收起左侧

读苏轼诗文说历史上的旱涝

[复制链接]

176

作品

205

互动

4437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3942
威望
1239
精华
8
粉丝
12
好友
7
注册时间
2018-2-16
最后登录
2020-5-14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4-19 14: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苏轼诗文说历史上的旱涝
秋雨

  一、由苏轼《送顿起》说起
  《送顿起》这首诗是苏轼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作于彭城(徐州),当是顿起改任监察御史,由山东半岛的中部青州前往京城开封上任,路过彭城,苏轼送顿起时所写,是年苏轼43岁,任彭城太守。苏轼的《送顿起》原诗如下: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顿起是苏轼和苏辙的好友,苏辙也有诗《送顿起及第还蔡州》。顿起,字敦诗,河南汝南人,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神宗熙宁七年(1074)为青州教授,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哲宗元祐四年(1089)任泰州通判,后提点西川刑狱。
  写《送顿起》这首诗的三年前,熙宁九年丙辰(1076)中秋,苏轼为弟弟苏辙也写过一首《水调歌头》。依据苏辙《次韵子瞻寄贺生日》诗句“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苏轼应是弟兄三人,长兄苏景夭折。依据苏轼《送沈逵》和《李委吹笛》有“嗟我与君同丙子,”“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苏轼当出生于景祐三年丙子(1036)十二月十九,换算成公历,就是公元1037年1月8日。依据宋代孙汝听《苏颍滨年表》,苏辙生于宝元二年己卯(1039)二月二十,时年苏洵三十一岁,苏轼四岁。
  《水调歌头》词中苏轼注丙辰中秋(1076),时年苏轼四十一岁,苏辙三十八岁。当年十月,王安石再次被罢相,门徒苏轼在密州亦不得志,十二月移任河中府(山西运城)。是年十月,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因变法处于众疑群谤之中,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熙宁七年(1074)四月第一次罢去王安石相位,改任江宁知府,次年虽又起用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加上保守派挑拨离间,王安石实际上难有作为。王安石归隐期间写过不少诗作,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是《定林》: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定林是一寺院名,位于金陵(南京)。王安石罢官后喜欢上了钟山景色的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王安石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罢官以后能如此潇洒?秋雨怎么都觉得王安石此诗没说真话,其实是牢骚满腹,说的是风凉话,就此事说上几句:
  社稷病膏肓,痴心变法忙。深层积贫隐,守旧结成帮。被罢中山卧,何来假乐装。悲虫知起祸,梦话道无妨。
  苏轼与王安石的命运息息相关,虽然有些政见不合,但他们有师生关系,苏轼改任徐州就是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引起的结果。苏轼是一位知名儒家门生,天资极高,过目不忘,诗赋文字李太白(非儒家,似道家)之遗风,出口成章曹子建之敏捷,后世无人不知。但苏轼自恃清高傲物,随着地位变迁对恩师王安石也开始讥讽,险些误他一生。
  他的恩师王安石曾写一篇《字说》,解字说意,其中解释“坡”字“乃土之皮也”。苏轼讥讽说:“如宰相解释,滑字乃水之骨也。”恩师又解说几个字:“鲵,乃从鱼从儿,合是鱼字;四马曰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有深意。”苏轼插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自此认定苏轼轻薄,将其迁任湖州刺史。
  苏轼三年任期满后到京,前去拜见王安石,见书房砚下露一纸角,苏轼取出观看,原来是王安石未完诗稿。题为《咏菊》,上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只见过菊花开在深秋,花干死也不曾见落下花瓣。苏轼暗暗讥笑:“昔年此老下笔数千言,三年后大不如前,可谓江郎才尽,谁见过金菊落地?真是一派胡言!”于是激情不能自己,提笔依韵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秋雨在此想评上几句:
  师门操笔自吹夸,半吊学识不认差。误把山丘称圣顶,终知沧海广无涯。鲲鹏展翅翱寰宇,莫做蟾蜍井底蛙。进取勤学谦逊好,人生慢慢路飞花。
  王安石看到苏轼的续诗,自言自语:“苏轼这个小畜生,因轻薄遭受遭挫仍不悔改!不道自己见识浅薄,竟来嘲笑老夫!明日早朝仍要将你削职!不过黄州菊花落瓣他不知晓,只能说他学识不够,也难全怪罪他。”于是苏轼被迁任黄州,出京都赴任,一路上苏轼自哀自怨,明知是因改诗触犯师颜。
  赴任黄州将近一年,重阳之后连日大风,苏轼独坐书斋,忽然想起后花园数种黄菊。恰有好友来访,正好携友同往观赏。来到后院,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头菊花落尽,苏轼面对此景顿想起所续诗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哑然无语。后来苏轼对朋友说:“小弟初然被谪,只道宰相恨我,摘其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错在苏轼,真知灼见,诗尚有误,何况其它!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经一失长一智也。”
  苏轼任职期满,回京前往拜见恩师,王安石故意将苏轼续诗贴在书房墙上,召见苏轼。苏轼见恩师急忙下拜,被老师扶起看坐,苏轼坐下,一眼看到曾写的诗稿就在对面墙上。王安石开言说道:“光阴迅速,去岁作诗,又经一载!”苏轼起身再次拜于地下,王安石再次把苏轼扶起,并问:“为何如此?”苏轼回答:“学生知错!”王安石原谅了苏轼。
  王安石说:“何罪之有!皆因你过于聪明,以致于疏略如此。老夫今日偶无事,幸你光顾。一向相处,尚不知你学问真正如何。老夫不自揣量,要考你一考。”苏轼欣然答应。王安石又说:“你要先考老夫一考,然后老夫请教。请开我房中书橱,内里左右共二十四橱。但凭橱内,任取一册,不拘前后,念文一句,老夫答不出下句,就算老夫学浅。”苏轼只得依命,只拣尘灰多处,任意抽书一本,任意揭开读了一句:“如意君安乐否?”王安石接:“‘窃已啖之矣。’可是?”苏轼答:“正是。”恩师欲考苏轼,苏轼说什么也不敢轻易开言。
  是年苏辙亦被罢齐州任还京(开封),暂居范镇。次年苏辙改任佐郎,二月弟弟苏辙自京往迎兄长苏轼,相会于澶、濮(淇河卫地)之间。苏轼所走路线,应是当年崔莺莺与母亲随灵柩自河中府(山西运城)回河北所走的路线,崔莺莺墓就葬在淇奥。所以苏轼弟兄二人会于澶、濮之间,其地点应有淇奥,他们应该也游历了淇奥。英宗治平二年(1065)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苏辙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当时的淇河中下游一带位于大名府辖域内。苏辙在此期间游览过淇奥,苏辙的《登上水关》写的就是游览淇水所见所感:
  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楼中断过深情。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岁月逼人行老大,江湖发兴感平生。画舫早晚笼新屋,慰意来看水面平。
  这首七律首联写眼前所见淇水流入商周古都的情景,颔联描写暮霭之下淇滨漫山遍野的牛羊及落日余晖中的宫阙楼台,颈联感慨岁月逼人,人事难料,抚今追昔,无限感慨,尾联写坐在如新屋般的彩色游艇中,看到那平静的淇河水面,有一种欣慰和解脱之感。
  二人游过淇奥到达陈桥驿(河南延津陈桥镇),因黄河改道如今该镇移至黄河北岸,是年陈桥驿位于黄河南岸。苏轼在陈桥驿得知自己被改任徐州,不准进京,弟兄二人居于京城郊外范镇东园。四月苏辙送苏轼赴徐州,苏轼留弟百余日,八月十六苏辙离徐,赴南京任签判。中秋之夜,苏轼为弟弟作《水调歌头》话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运用形象描绘的艺术手法,先托出一轮明月,月下举杯,知音千里,孤高旷远,醉意中欲问天宫之事,把自己郁闷失意、遗世独立的情绪与凄美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借月的阴晴圆缺,衬托人间的悲欢离合,把既是弟兄更是知己的浓浓情谊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了人生哲理。最后以美好的祝愿结语,愿长在人间,虽天涯远隔相距千里,也要共赏美好的月光。全诗借自然契合社会,联系人生,看似写月,实写别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千古绝唱,令秋雨感叹!
  苏轼写《送顿起》时,依然是因老师王安石的事情运交华盖。《送顿起》诗中苏轼叹息人生难逢易离,抒发与老朋友不忍分离之情,饯别宴上酒意正浓,但夜已更深,蜡烛将尽,只好重新点燃一支。宴席终归有散去的时候,挽留的心意没有穷尽,就这样仓促地去赴任吧。忘不掉同登泰岱,同观泰山日出。临别劝君更进一杯酒,唯恐西出阳关无故人。回首彭城(徐州),苏轼感慨自己宦海生涯建功立业的不易。顿起的老朋友苏轼就在彭城,就如一粒飘荡的尘土那样渺小。记得去年黄河在彭城北决口,为治理黄河苏轼受到皇上嘉许,为长治久安,修坝一条,并建搂一座,命名黄楼,其实青州有个地方也叫黄楼。苏轼当时写有《河复》,顿起写有黄楼诗,在苏轼看来,黄楼诗可与千古淇河《诗经》文化相媲美。
  如此说来,顿起的文学水平应当高过苏轼,但秋雨却找不到顿起所写的黄楼诗,溜须拍马,无原则地吹捧比自己官职大的人,这是历代儒家门生共有的臭毛病。
  二、由苏轼《河复》说起
  前文“由苏轼《送顿起》说起”中,提到了顿起的《黄楼诗》和苏轼的《河复》,《黄楼诗》秋雨没有找到,但找到了苏轼的《河复》,原诗如下: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巨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苏轼生活于北宋时期的公元1037年-1101年,他是嘉祐进士,北宋诗人、词人、书画家、散文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其实是因为续写王安石的菊花诗。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河复》这首诗当是写的元丰元年(1078),神宗下诏治理黄河,河复北流这件事,其中也隐含苏轼在彭城筑坝拒黄河洪水的事情。诗的前半部,说的就是汉武帝元光三年至汉元封二年,长达二十三年的黄河水患,巨野泽东倾决口,洪水溢漫淮泗,苏轼所在的彭城属于古楚国地界,楚地的人也能捞到黄河鳣鱼。说是汉武帝封禅过后才顾上过问水患,开始把越地的巫师沉到黎阳津白马一侧的黄河南岸水中。后来堵塞河决的河公们再也没有力气了,虽然用了淇竹柴薪,千方百计,但却对洪水无可奈何,洪水照样横流。似有贬低汉朝时水患治理,意在彰显“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神宗治水之功。
  《河复》后半部是在为神宗治理黄河歌功颂德,把个神宗几乎吹到了天上,拿神宗与唐尧虞舜相比,大有溜须拍马之嫌,这是封建时代儒生的通病,封建时代的儒生多奴颜媚骨,自汉代董仲舒之后,儒生们都学会了充当吹鼓手。苏轼作为一代名儒,生活在那个时代,脱离不了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苏轼生活在封建时代,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情有可原。接着就像是孔圣人讲述经学,苏轼诗中开始玩玄虚神灵,似乎大禹治水时期的神物和鱼兵虾蟹也都出来帮忙了,而忽视了黎民百姓的力量。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全是靠落后的人力,黄河能够复入北流,全是黎民百姓的齐心协力。
  士大夫们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似乎帝王挥手之间就能让黄河乖乖听话,一夜之间濮阳西南的澶州桥就起来了,这暂且可以当作苏轼的夸张笔法。苏轼又拿神宗治理黄河与汉武帝相比较,说是汉武帝用了淇竹堵塞决口,而神宗就没有用淇竹。没有用淇竹又当如何?神宗自己没有破坏淇园青竹,但三十年后却让徽钦二帝失了江山,金人入主中原,数千年以来的淇竹被金人彻底毁掉。苏轼的诗中说,神宗治理黄河以后,他所在的彭城种麦已是满河的淤地,黄河水被制服了,可以坐在古木之上观看河水中漂浮物,漂浮物全是治理黄河时砍伐树木的碎槎。
  “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神宗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因而借助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其实神宗怎么能与汉武帝相提并论,他如果有汉武帝能力的一半,也不至于身后不到三十年,便被北国掳走了徽钦二帝,终至北宋亡国,让靖康之耻抹黑了华夏那段历史。大文学家写出这样的诗,显然是受了历史的局限,与他写的《赤壁赋》《水调歌头》等绝美作品有着天壤之别。但这首诗却记录了一段黄河水患的历史,只是用苏轼的这首诗看历史时,需要首先剔除糟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以蔑视秦皇汉武,可以蔑视唐宗宋祖,可以蔑视成吉思汗,但唯独不能蔑视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在孟津以上被夹在山谷之间,除了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历代无大的变化。而在孟津以下,黄河汇合洛水等支流,给黄河两岸的中华先民带来了欢歌笑语,但也留下了他们对黄河的血泪哭诉。
  自古黄河多水患,从公元前602年起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达159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大的改道有9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水波及范围西起孟津,北至天津、南抵江淮,泛区涉及黄淮海平原的冀、鲁、豫、皖、苏五省25万平方千米。
  中华先民依偎着黄河,总在力争与黄河和谐共处。夏朝建立以前,洪水泛滥,舜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后换成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用疏导方法,把黄河水从河南孟津开始疏导各大支流、主流入大陆泽,然后又从大陆泽开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淇河卫地的大伾山上,仍有大禹治水的遗迹,雕塑有大禹的巨幅神像,被今日民间称为“老佛爷”。毛老人家《菩萨蛮•黄鹤楼》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他老人家是在写长江,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后也泛指长江。九派,也指民间传说中的九大武术流派,即嵩山、武当、峨眉、昆仑、华山、青城、泰山、崆峒、天山。其实,远古的大河才是真正的茫茫九派流中国。
  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浚县淇门)夺河而出,波涛汹涌澎湃,东行漯川古河道,至长寿津(滑县东北)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水,至章武(沧县东北)入海。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春,黄河决口于顿丘(非《诗经》中的顿丘),黄河在古卫国境内瓠子河(濮阳西南)决口,再次向南摆动,洪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河水泛滥十六郡,长达二十三年。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在泰山封禅后,命汲仁、郭昌率十几万人堵瓠子河决口。刘彻还亲自临祭,令群臣众官皆负薪。时东郡烧草薪少,刘彻指挥伐淇园之竹,制楗堵塞决口,终于成功封堵住决口,汉武帝刘彻即兴赋诗《瓠子歌二首》。苏轼的这首《河复》中“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说的就是这一事件。
  王莽始建新朝三年(11),黄河在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南乐、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至利津一带入海。黄河九次大的改道,第一次是周定王五年(前602),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这一次,黄河水灾,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异常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王莽的名字被用作地名,一直用到今天。王莽新朝的农民起义军,几乎全是因黄河水灾起义的,黄河真正要了王莽的命。
  此后的千年,黄河水患不太频繁,这可能与当时的气候有关,到了东汉气候趋冷,雨水相对较少,到了魏晋南北朝,气候真正地冷了下来,雨水减少,黄河水患自然也就少了。隋唐以后,天气又变得温暖,但到了十一世纪初期的宋代,气候冷于唐朝。宋代的黄河水患多于唐代,这可能与金、元人南侵人为黄河决口有关。
  至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五代十国时期人为形成的黄河水患不在赘述。北宋景祐元年(1034)六月,黄河再次发生大的改道,洪水咆哮着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青县与卫水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北宋称为北流。十二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南乐西再次决口,绝口流出的洪水经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北宋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四十年便断流。苏轼诗中提及的“北流”就是此北流。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濮阳境内决口,造成河道迁徙,经大名、馆陶、清河、枣强、衡水至青县,由天津附近入海。北宋嘉佑五年(1060),黄河在大名境内多出一道支河,名二股河,经冠县、高唐、平原、乐陵,在无棣东入海。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北流断绝,黄河全河东注。
  宋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河南北部决口,一合南清水河(泗水)入淮,一合北清河(大清河)入海。是年苏轼在彭城(徐州)任太守,彭城属于古楚国的北边界,泛滥的洪水使彭城遭灾。苏轼受到皇上嘉许,依据五行理论,黃代表土,黑代表水,黃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患。北宋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明的。苏轼却依然用五行理论糊弄无知的黎民百姓,说白了就是挖土垒堰,彭城用此方法修坝一条,并建搂一座,命名黄楼,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苏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这首诗。
  元丰元年(1078),黄河再次在河南境内决口,神宗下诏治理,河复北流。北宋绍圣元年(1094)春,黄河由人力改道,使北流断绝,黄河东回故道。哲宗元符二年(1099),河南境内黄河决口后,恢复北流,东流复又断绝。
  三、由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说起
  苏轼的《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原诗如下: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钦之时客惟舒在矣。)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馀力汰辀仍贯笠。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知,丙辰年(1076)四月,苏辙送苏轼去的徐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责授黄州。据此推算,苏轼在徐州任太守的时间应在公元1076-1079年。苏轼的这首诗中有“前年太守为旱请”,说的是前任太守傅钦之曾赶往雾猪泉为消除干旱祈天求雨,苏轼写此诗时为徐州太守。由此推测,此诗应是写于公元1076-1077年。但由苏轼的《河复》知,公元1077、1078年徐州发了大洪水,又祈雪一定是在冬季。所以, 苏轼的这首诗写于公元1076年冬,公元1074年、1076年徐州均发生了干旱。
  诗的大意:人们时常笑谈蜥蜴与行云布雨的龙是亲家,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中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冰雹下降。苍鹅有什么罪啊,但却被可怜地折断了颈项,不叫也不喊冤,静静地横放在祈天降雨的祭盘中成了供品。万万没有想到地下竟有雾猪泉,传说古时某人赶着一群猪经过安徽萧县皇藏峪,一头母猪干渴而开始拱地,竟拱出一眼泉水,人们都叫该泉为母猪泉,后来讹传为雾猪泉。如今却躺在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上脚踏着地轴,要是也能像那只母猪一样搞出一眼神泉就好了。
  宋熙宁七年(1074),徐州发生了干旱,前任太守傅钦之曾赶往雾猪泉,为消除干旱祈天求雨,雨点很随人愿从天而降,像撒菽豆似的。太守傅钦之从雾猪泉回归京城后,降雨的龙王也就隐身于雾猪泉之中,至今人们说起此事,都会歌颂太守傅钦之显赫的政绩,就像《诗经•国风•卫风•淇奥》中古卫国人歌颂卫国第十一代国君卫武公那样,把卫武公比作淇园绿竹,歌颂他的政绩、功德、人品、德才。
  苏轼当了徐州太守,徐州黎民百姓又不幸遭受旱灾,寒冷之中疲惫的黎民百姓冻得瑟瑟发抖,眼巴巴地待在渠沟河川边上无可奈何。苏轼追随着傅钦之的足迹,来到雾猪泉叩拜神泉,去神泉时学着原太守傅钦之的样子,带着西汉蜀郡资中(四川资阳) 汉赋名家王子渊的《洞箫赋》,那可是华夏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可惜乐师惟舒已经不在了,有谁会演奏华美的乐章呢?就看着《草中》和《乐职》吟诵好了,用新声妙语也可以自我慰藉。东方拂晓的时候,雾猪泉东风劲吹,曾经为水患推波助澜的老蛟龙须上结着冰珠。苏轼祈祷着总想逼着老蛟龙飞上天去行云降雪,苏轼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祈求天降大雪终于成功,鹅毛暴雪使地上的积雪深可埋牛,如此大雪,谁能为春天之神启动春雷第一声,把百虫从冬眠中惊醒呢?大雪下个不停,苏轼咏颂着别人写的咏雪诗,冬季习惯性地执笠御寒,艰难地在雪地中跋涉。回到徐州顾不得一路的劳累,苏轼展纸挥毫写下这首诗,诗写好还未等把笔放下,一声春雷竟把苏轼手中的毛笔震落在地。
  这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记述了苏轼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诗中显露出苏轼的忧国忧民思想,但祈雪是封建时代无知的迷信活动,苏轼受到了时代的思想局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旱灾记载,应是距今3800多年前(前1809)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伊洛竭而夏亡。《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
  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有代表性的干旱事例分别是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1483~1485年(明),1585~1590(明),1637~1643年(明),1784~1787年(清)和1875~1877年(清)。竺可桢等曾利用《古今图书集成》《东华录》以及其他文献记载,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水旱灾害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旱灾发生的次数多于水灾。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公元1936年,我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从中国古代旱灾发生情况来看,时代越晚,旱灾发生的次数越多。
  古代每当发生干旱,当地的官员总是领着黎明百姓祈天求雨,苏轼也是这样,显得那个时代很是无知,但也说明呼风唤雨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雨雪的形成需要天气条件,需要冷暖气团的配合,冷空气一路南下,暖湿气团一路北上,两个冷暖气团相遇,冷空气重而下契,暖湿空气轻而抬升,暖湿上升降温饱和而成云。云中的降水其物理过程相当复杂,可大致分为云动力学和云微物理学,云动力学又分积云动力学和层状云动力学等,云微物理学又包括气溶胶、云滴、大云滴、雨滴、冰晶、雪晶、冰雹、闪电,以及大雨滴的形状和破碎等。
  雨滴的形成是云物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对流云为例,一个雨滴从凝结核核化开始,凝结核增长成对流云的云滴,半径从0.1微米增大到10微米,长了两个量级,体积增长了100万倍。云滴长成一个雨滴,半径从10微米增大到1000微米,长了两个量级,体积增长了100万倍。其过程主要由云滴碰并增长完成,如果单凭凝结增长是不可思议的,100万个云滴才能合并成一个雨滴,可见要形成一个雨滴是多么的艰难!
  地面摄氏零度以下的水是要结冰的,高空摄氏零下十几度依然有液态水,这就是过冷水。过冷水遇到凝结核或附着物会瞬间成冰,尤其是在摄氏零下7到零下11度之间,过冷水极易快速结冰。在过冷云中启动降水产生的因子是水向冰转化的冰晶效应,冰晶效应迅速地使冰粒子长成可以发生重力碰并的大小而成为降水粒子。据高空探测得知,自然云中自然凝结核很少,形不成冰晶直至长成雨滴。因此,干旱季节常常看着云长云消,就是没有雨雪形成,人们只有望云哀叹。
  自然天气过程的能量十分巨大。一次风暴凝结的水汽量约为1000万吨量级,相当于燃烧480万桶石油的热量,台风中凝结的水汽每分钟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爆炸20个百万吨级核弹所放出的能量。如果直接耗费如此巨大的能量来制造或消灭一个天气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经济上也不合算。所以必须寻找自然天气过程中可利用的条件,用少量的耗费促使它们向预定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人工影响天气。
  梗概地谈了以上这些苍天飘落雨雪的过程,回头再看苏轼所吹嘘的雾猪泉祈雪活动是多么的荒谬,就是写的梦中之事也是无稽之谈,更不能归入科幻系列,因为苏轼所歌颂的雾猪泉祈雪完全是一种迷信活动,就像他在徐州用五行原理构筑拒洪堤坝一样,没有半点科学依据。
  四、由苏家与淇竹说起
  谈过苏轼的《送顿起》《河复》以及祈天求雪,再来谈苏轼一家与淇竹。苏轼贬海南,他的小儿子苏过一直随侍身边,并常以画请教父亲。苏过书、画之胜,克肖其先人,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人。苏轼观苏过所作木石竹三绝,题写了《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诗中以淇园比喻苏过所画之竹苍翠,可见淇竹对外界影响之大。原诗如下: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惟有长身六君子,依依犹得似淇园。
  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苏轼一生爱竹,他有一首《于潜僧绿筠轩》,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可惜的是,苏轼生活的年代,气候变冷,公元1110年与1178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冻死。唐代四川成都曾经生长过荔枝,唐代诗人张籍的《成都曲》诗句:“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到苏轼所生活的北宋,荔枝只能生长于成都以南的眉山。到了十二世纪的南宋,据陆游诗与范成大的《吴船录》,连眉山也不长荔枝了。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在淇河两岸滥伐林木烧炭破坏淇竹,金人大量烧炭也印证了当时天气的寒冷,气候变冷与人为破坏的合力加剧了淇竹的消亡。
  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许昌),死后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写有一首《林笋》:
  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嵇阮欲来从我余,开门一笑亦逢迎。
  这首七律,以淇竹和竹林七贤烘托所见青竹顽强抗争迎得繁荣的倔强精神,抒发了自己仰慕先贤,追寻旷达、力求致远的思想感情。魏晋时期,太行山东麓南段的竹林中汇聚了七位贤士,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个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大都是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七个人常聚在淇奥竹林之中,肆意酣畅,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苏辙另有一首《送李昭叙移黎阳都监归洛省亲》:
  与君非旧识,倾盖便相亲。共事林泉郡,忘归南北人。煮茶流水曲,载酒后湖漘。未觉游従厌,空惊别恨新。濒河今重地,知己旧元臣。洛下闻鸡犬,家书不浃旬。西还倚门罢,北渡羽书频。忠孝传家事,风流待一振。
  苏辙一生视苏轼即为兄长,又是老师,还是朋友,也是知己。苏轼视苏辙既是弟弟,也是至友。弟兄二人志同道合,都有坎坷的人生经历,同喜同悲,命运相牵。据说巴蜀眉州山清水秀,人杰辈出。相传苏洵之女苏小妹,聪明绝世智力超人。苏小妹十岁能诗,苏洵甚是溺爱,自此苏小妹博览群书,不再针织女工。这些是不是历史真相,秋雨无力分辨。
  苏氏兄妹时常用自身深厚文化涵养相互取笑,且十分夸张。苏小妹嘲兄长苏东坡胡须:“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苏东坡嘲妹妹额颅凸起:“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妹又嘲兄下颏太长:“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兄又嘲妹双眼内抠:“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真是一门诗书秀气,堪称一家人杰灵翠。
  苏轼第三子名叫苏过(1072-1123),时称小坡,字叔党,号斜川居士,北宋文学家。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苏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苏过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苏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苏过死后葬于河南郏县。苏过写有《次韵少藴移竹于贾文元园二首》,其一如下:
  猗欤丞相园,中有岁寒根。千夫屹冠剑,坐阅云来孙。当年拥节旄,雅志在淇园。琅玕映城郭,琴筑鸣潺湲。春笋半出林,横鞭争触藩。坐陵霜雪气,高压桃李繁。年来王子猷,来乘刺史轩。请分一亩阴,自访三家村。赋诗属公考,益遣交情敦。
  这首五言古诗赞美了叶少蕴喜欢淇园绿竹的情怀。叶少蕴(1077—1148),名梦得(与刘禹锡字相同),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苏州)人,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高宗朝拜尚书右丞,能诗文,长于词。诗中贾文元园就是贾文元曲水园,位于许昌城北,有大竹三十余亩,潩河贯其中,流入当时许昌西湖,是一处名园。 贾文元挈家往游,壁间题诗:“画船载酒及芳辰,丞相园林潩水滨。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闲人。”潞公知道后很是高兴,即以地券归贾文元。
苏过另有一首《题欧阳晦叔竹癖轩》:
  海竹纤杉乱苇萑,君家千树独淇园。清阴夏簟常留客,疏影秋光共入轩。屐阮孰窥尘外趣,锻嵇聊与世人论。可怜此路今无几,桃李成蹊不待言。
  此诗题写在欧阳晦叔的竹癖轩,此轩千亩竹林苍翠清纯,诗中以淇园形容竹癖轩翠竹繁盛。
  今天的郏县有三苏墓,墓碑为苏洵、苏轼、苏辙,并有“苏坟夜雨”,但不知为何不是苏轼、苏辙、苏过?
            2011年7月26日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散文:春日絮语
下一篇: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13:04 , Processed in 1.000000 second(s), 31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