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78|回复: 0
收起左侧

难忘的岁月第二十章盼——自主其耕的庄户人

[复制链接]

64

作品

82

互动

1816

积分

三星作者

成绩
979
威望
409
精华
2
粉丝
4
好友
3
注册时间
2023-9-22
最后登录
2024-4-4
在线时间
739 小时
发表于 2023-12-11 11:3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贵才 于 2023-12-11 11:45 编辑

                             难忘的岁月

          第二十章 盼――“自主其耕”的庄户人

      父亲那几年包队,他包哪个队,哪个队就搞得好,劳日值都在一块多钱以上。劳力多、出勤多、工分儿多的户,年终分红,都下来三五百、七八百的钱。除了几户人太多、劳力少的往生产队倒找钱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户或多或少都分得了红利。
        那时候,可真是有好办法:为完成生产队的决算结账,又相应地照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成全、就顾欠钱户尽早领到粮食,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下来钱的户接济欠钱的困难户(对户)。即: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债权、债务两方议定后,从队里的账上转嫁到私人之间去。被接济的欠钱户以后有了钱,就直接还给接济他的人,与生产队就没关系了。这样,欠钱户就能及时领到口粮,不至于因欠钱领不到粮食而全家挨饿。
       那时候,农村工作执行的很死板,让种啥就得种啥,一刀切。计划经济不折不扣,非常坚决,雷厉风行,打仗的作风。上下一个鼻孔出气。村里住工作组,上边儿天天来领导,加各村村干部、各生产队的政治队长参加的三级联察,两三天一清。不让种的,千万别任性,拧着劲儿种的作物,一旦被联查大队发现,长多高长多好,他们都不会吝惜,拔下宁可晒柴禾。我含含糊糊觉得政府真邪乎,正经八百“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机械教条主义狂热病给人们带来了不客观的灾难,又使人们很恐惧!把作战的作风习惯,强加在种地上令行禁止,不可妄为。真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集一身的“革命”作风。不会、不懂种地的婆婆,却当上了指手画脚的“生产队长”!懂种地、会种地的行家里手却被贬为“门外汉”!真乃笑哉笑哉!
        那几年,“解放”一词特别牵动人的心弦。大人孩子都心不稳、神不安!耸耳闻风,目觅八方,盼着”解放”时刻的早日到来。秋天,粮食、花生是政府和百姓集目瞪盯、眼血滴凝、垂涎三尺的宝物。上边的口号“颗粒归仓”叫的天旋地颤,百姓的心情是默默的骤聚――也要半仓添粟,居心意效。
       土地是集体的。地上长的粮食当然也是集体的了,所以,除了自留地以外,都是“队统区”。第一次收获后,地下宝藏还没有颗粒归仓,还得来第二次收获。特别是红薯和花生,很容易丢漏。生产队就另配人工,用山地犁儿从头到尾一犁一犁地翻,后边跟着人,把翻出来的红薯捡到筐里,就叫二次收获。
       队统区是禁区。凡是没经过二次收获的红薯、花生地块儿,是不允许任何人捡、翻、倒、的。经过二次收获的地块儿,才允许私人进入,这就叫作“解放”。它跟解放军打仗不一样:解放军是打完了仗才能有所解放;而在收获粮食上而言,是先解放而后才出现“大会战”。
       你别看是收捡花生、红薯,其阵容、心绪,不亚于一场“战役”。人们只要听说那块儿地明天解放的信息,嚇!真是千军皆待,兵刃出鞘,心鼓咚咚,天未晓而兵临城下!
       有一次会战,我也参了加。我去的不算晚,地里已经是黑鸭鸭的一片人了。走到跟前细详观览,不论男女老少,手里都有一把小镐或耙头;一个笼子或粪篓子,这是倒、捡花生的简单工具。大军压境,待等东方亮白......
       晨风飕飕,拂耳吹面,东方刚露显鱼肚白,大会战就进入了状态。满地“嚓嚓嚓”声,密连一片,划破了清晨的寂静。初始的说话声,笑谈声和孩子们的嬉逗吵闹声,大人们的喝斥声,已销声匿迹,完全被镐、耙作业的摩擦声所代替。
       太阳,一脸的红晕,满面带笑,稍有一度惊愕:瞧这一地的花红柳绿、白老躬驱、童女少男、壮力、轻夫、巾帼在做些什么!?
      “哦”!原来如此,他们在为一颗果实而付出着心酸!霜冷寒秋之夜冻得老态龙钟们白面更苍;红晕的少壮更红过紫;老朽驼背,有双膝跪爬的;有平臀坐地一挪一擦的;壮年少正有两腿屈蹲的;有猫腰公鸡的......
        他们聚注神眼心机,把老天赐给他们的颗颗粒粒,尽一切可能的努力,完好无损地精心收进各自的笼、篓、筐、袋,去弥补、充实他们的生活之必需的不足。
       太阳,在惭愧地叹息着......
       从我本人的心情感受到,天赐的宝贵颗粒不得浪费,不论到谁手,都具有生命价值!
        从另一种角度体会到:自由之伟大。
        被禁锢了一大年的庄户人,围绕着集体这根大轴,整整转了一圈儿。煞有空隙,略予钟秒,觉乃天高地广;犹如笼鸟释出,翔空万里之舒;困虎出围,一旋入月境;心旷神怡也。那寒冷是热流,那黄土是温床,那“叮叮当当”,“咔咔嚓嚓”声,是自由的交响大乐;那红晕的脸是自由的再现,能量的释放!
       他们盼着,望着,想着:鸟――不再回笼;虎――不再受困。自由属于一切生灵......
       今晨如此的场面,但愿成为――永久性的现实。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难忘的岁月第十三章童年的憾事
下一篇:怀念我的李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1 22:17 , Processed in 0.546875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