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管理人员必读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5|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见性100条续(1101-1200)

[复制链接]

1139

作品

1181

互动

2万

积分

铜笔作家

股份
12313
威望
185
精华
0
粉丝
82
好友
8
注册时间
2020-2-23
最后登录
2023-6-6
在线时间
1299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仁德上人
发表于 2023-5-22 07: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1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的本来佛性一切具足、一切圆满,本无垢净、无生灭,本来解脱自在,是一切功德智慧之根本。 0 W3 N  g( t' f! Q+ F
1102至道无难,但莫动爱憎取舍之妄心,洞然明白。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有见无见都是邪见。见无所见,无见无不见,见而不见,不见而见,只要有自我的知见都是邪见偏见。无见无无见,是名正知见。1 p8 r& W& M( I  b6 h
1103无相三归依是: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其归依者,一切不离自性,实际三归依就是归依佛性、归依自性三宝,不再求任何外在的依托,所有外在的依托都是让你真正地归依自性三宝。" f1 {! H2 m+ N1 I7 d( D
1104只要你外求依托,你在道途过程中依然会造成迂曲矛盾纠结,不得潇洒自如。因为不论任何心外之人事物,都难免有生老病死或者成住坏空,最终一切还成为泡影。要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降服其心。
( p6 \7 e7 y+ w& D2 o1105修行解脱道的根本秘诀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也就是凡是有自我、为了自我、夹杂自我的心,一念不生了,凡是为了救度利益众生的心不灭了。
4 _5 o  F' t- M$ m2 ^2 u3 C1106修心要诀:两个字——放下;一字诀——舍;三字诀——随他去。如果没有明师指授,靠自己的业力,是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安详自在解脱。因为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很难回头是岸。
, ?  K1 F' x) I1107心无挂碍,道理口号好说,也很容易,真正落实做到,可以说难如上九重天。为什么呢?因为内心中自以为是习惯了的我我我,很难彻底放下。到了彻底放下时,古德圣人都极难开口,因为说了也没用。8 Z1 v; w# I. F+ e
1108禅宗只教人一个“歇”字,连放下也要一同放下; 大圆满只说一个”休息”,或者说”安住”; 道家只说”任其自然”。要想真正进入这个境地,如果我我我的偷心不死,决定不可能解脱。3 L6 l# V' {& {4 O7 x
1109对治自己的过患,主要是对治心有挂碍。只有达到心无挂碍,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只要自己心中还有过不去,自己的内心必然就会痛苦烦恼。
/ u# b; }+ e' m1110、什么是真正的禅定呢?外离相即为禅,内心不乱动自我名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束缚也,达到无住生心。9 R; D) y5 v$ ]1 \
1111、十方圆明是否就是明心见性呢?十方圆明仍然还是相,并不是自性的本体。自性本体无形无相无一物,只能悟得而不能见得。如果把十方圆明误认为是明心见性,那是大错特错,你会因着十方圆明而死在妙相之中,难以成为活泼泼的大机大用。
& I; ^) U; A6 A' E. W# g1112要明白自性本来清净,体性本空,本无一物,称性妙用即是大慈大悲大光明。我们要时时认识自性的体相用,三二一、一二三,平等又平等。什么时候到你无我无住无着无见处,才能见到佛性。
1 j# `. _' [, M2 g% C& [1113能用智慧明悟自性自心,观自在,你就能面对一切的顺逆境界泰然处之,就能够从烦恼中得到解脱和自在。为什么呢?你的内心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于无我无住无着无见处见到你的真心佛性。这一句是非常重要的顿见自性的秘诀,这句要诀的意义让你当下见性。/ P% j# m, ^  K! X
1114息念定心,返观自性,见性后开发智慧。整个对治妄念的方式方法,只有尽快地放下我我我,没有我我我的妄念才能够见性成佛。
" R# i# {. N$ Q% A1115理可顿悟,事须要渐修,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但不修不能成佛。就算你明悟空性,没有去除我我我,你还是会有矛盾纠结与烦恼,只有彻底消除我我我才能真解脱。
0 @% v4 ]- q" A/ O1116高高山顶立,低低海底行。理可以顿悟,也就是道理要明白透彻,事情一定要如理如法地认真落实做到慢慢消除我我我。落实做到高山顶上见,深深海底行,一定要把明白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之中,不能有一点奸诈狡猾,更不能执理废事。' H. L  j% H. Y0 _
1117不识本心,修法无益。若了自心再修道,则少拐弯,不能明了自心而修行,费功无益。只有真正地悟明心身万物的本性,到达见道位,见道之后的修行才不会迷惑,才会有真实的意义。
1 C4 E8 f2 w& r1118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就算已经明心见性,你的习气仍然还会冒出来捣乱。只有发了菩提心,全心全意地为了众生工作,一切的起心动念思想行为都是全心全意地为了众生。
8 H6 i2 ]& e+ @/ u1 A1119见性开悟之后获得的仅仅是智慧,要想圆成佛道必须要靠真实不虚的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具有真实的菩提心再来明心见性,才能够大彻大悟,圆成佛道,无上的佛道就是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 i: w( j& |$ Y- {  @1120在明心见性之后,要落实做到无为合觉。由于其觉智如同虚空,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说一真一切真,其定其慧尽是自性妙用,一切的思想行为纯属于智慧之举,叫无住而生心。
* q" p9 ]4 L# {* w8 y! s6 C- }; ^112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事相妙用之时会有分别,但对于自心是没有分别执着的。因为自己的心中没有一个分别执着的我我我。见性之后的分别叫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 X* H% w) s7 N; W* ?" D
1122真正的明心见性之后,自心已经知道自性清净,本与虚空万物同体无二无别,眼前所有的万事万物皆是梦幻泡影,所以无上乘的教法尽说无为。在达到无为再妙用无不为,安住觉性,任运自如,无取无舍,无爱无憎,达到自心清净,无修无证无散乱,惺惺寂寂,空有不二,理事圆融,平常心即是道。
2 o; K2 `9 L$ L% _/ F1123什么是无念呢?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就是无念。虽然无念,称性妙用可以得心应手,遍满一切处,心不执着一切处,在一切处无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就是无念行。
4 q7 F! A0 f  n2 S. }4 U* ^% L/ d/ @- Y1124见性是个什么样子呢?照见五蕴皆空,佛性本元觉心只是照见,照见即是般若起用,照见是清净觉性之妙用,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观察一切万法皆空皆幻皆不可得,不动爱憎取舍之妄心。
2 {) k6 {$ @  w' B1125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什么是无念呢?见一切法,面对一切的顺逆境界,心不染着,妙用恒沙,不住不着,不动爱憎取舍之妄心,即是无念。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 ! |5 W- y9 g7 [! I* l/ l# k
1126无为合觉,随顺觉性,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达到始觉合本觉,证到圆觉。也就是不着幻相,不动自我的爱憎心,灭除自我的一切习气,妙用大圆镜智是自受用,超越生死轮回,得大自在。 ' O" }# G$ @; _0 s* d2 ]* |  {! C( N
1127按密宗实修的规矩,一般人真修要闭关一个或几个三年三个月又三天才可出关。如果三个闭关就要十年多,如果六个就要闭关20年才可出来,最少要一个两个,最好三个到十个才可以。
/ Y% c& t6 z* k$ s6 R1128如果你想在佛法上得大成就,首先应该有闭关专修的心理准备才行。只有专修闭关,才能把你自由、自私自利、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给逼出来,只有彻底消除习气才能打成一片。
" {3 j  y  }% j4 \$ w& d1129体入大道虽有多种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从理入,二是从行入。理入是根据经教悟明宗旨,深信含识众生同一真心佛性;行入有四种方法,一报怨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无论怎么行,要把握最基本的原则:没有私心不为我,全心全意为众生。无论从理入或事入,都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为了救度一切众生都能见性成佛,自己先成佛。; w8 H$ J1 o3 W7 D1 E4 z( q  {9 W+ l
1130发菩提心是自己心中的一种意愿,修菩提心是把发起菩提心的内容如理如法地落实做到,第三步就是实践实证菩提心。所有八万法门的修行最终目的,就是要落实实证真实的菩提心。 : E. Y9 t' u$ q7 I
1131菩提心以无量无边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达到究竟菩提心,也就是明心见性,去除习气。
, o4 |9 ?. {- m1 B1132真实菩提心的真实落实的修法,能够把自己的业障习气全部转变成无量的大功德大智慧。你只有真正发起菩提心,才能够真正的见性,才能够在见性后去除习气,破除自己的一切妄想执着。
* Q+ n6 n. L! k1 U1 `1133菩提心是把自己的业障习气转成功德的殊胜妙法,因为一切的业障习气,都是由自心而造成的。既然心能造业,就能转业,也能消业。无论众生有多少业障,靠菩提心都能转化过来。
& `3 V6 v4 i5 [7 b! ^/ o9 ], U. Z1134佛法最根本的修行内容就是修心,菩提心修法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和根本,修学大乘佛法必须要时时刻刻不离菩提心,认真地落实菩提心。只有真正发起菩提心,于一刹那间就会有遍满虚空法界无量功德智慧的产生,能知错改错者,就是大智慧。
6 \* d+ @% C: @& p& k* p5 S2 Z1135用什么心理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痛苦烦恼呢?将自己遭受的痛苦烦恼看作是自己偿还宿债的机会,相信恶报受尽即是快乐,相信痛苦烦恼是佛菩萨安排和加持,是为了让自己尽快地消除罪业成熟真实的智慧。把痛苦烦恼看作是磨练自己心性、帮助自己修行菩提道难得的助缘机会。 6 m( X+ C7 U% }
1136护持菩提心令无退失,关键在于三点:一是不断闻思,二是正念自察,三是恒常修习。2 d# h* o# e9 m' t
1137打七就是向过去诸祖师告生死假,需要你生,你就生;需要你死,就要心甘情愿地死。要把自己身心生命全部都要放下、都要交出,用不怕死的心来打好这个生死七。有了病也要超越,生也打七,死也打七;身体好打七,生了病还要打七。就是病重了,生也好、病也好、死也好,一切都好。" U) t6 `+ |$ V3 }' W5 _6 W
1138在打七之中,无论行者是坐香、过堂乃至大小便,如果掉一下子头,或者笑一下子,命就没有了。你一进堂,班首维那的香板一齐打上来,不论头脸耳一齐打,打掉了没有死,还是要打七。如打伤了,也向床单下一抛,只有等到解七后才能把你送往生。
' `! J4 c6 [1 ?, {5 n$ E" Z5 \: H1139在打七之中没有病假,有病就死,犯了规矩打死。除规定的时间可以去厕所,超出规定的时间,就是拉肚子,要把屎拉在自己的裤子里,或者拉在垫子上。打七就是打死我我我。& [# U8 P4 h+ @6 L
1140要明白,你的工夫在静中有十分,在动中还剩下一分;动中有十分,睡梦中才有一分;如果梦中有十分,在八苦交煎的生死临头时,只有一分。工夫必须要落实做到临死关头要有十分的把握。
+ r, S+ q/ T2 j$ e; P2 a1 ^" C( _: q$ L1141有一点放不下,有一点过不去,有一点舍不得,有一点落处,这一点放不下的执着就是你生死轮回的大门,这一点就是你的一个空档子,就是你的一个下地狱的大漏洞。生死轮回就是从自我自由自以为是的漏洞之中堕落下去的。二十四小时有一分一秒失去觉照,就是你生死轮回的大漏洞。- ^2 E5 w8 H1 `" W& x. |; D1 H( q
1142修行解脱道全仗一个勇猛精进,千万不能懈怠,打七就是专修用功,勇猛精进。
7 `( O( |* U8 A. u: q( b# ]; |( n1143称性妙用的原则是,自己所有的起心动念思想行为都是随顺觉性,都是达到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的执着。在称性妙用无住生心的同时,还要把握自己的妙用心不出差错,不动一念的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不动一念的自我爱憎取舍之妄心。所有的起心动念思想行为都符合大慈大悲不舍一个众生,没有一丝一毫的恼害众生,只有大慈大悲利益救度众生的菩提心,度众生也不着度众生的相。
4 _3 m. y  C( k0 j3 V" d1144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开悟见性的人?要做一个真正明白空性不可得,真正通达法尔如是,真正明白缘起性空,真正明白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真正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明白自己所面对看到的一切一切境相、身心世界、思想心念都是佛性所起的妙用,都是佛性所显现的幻相。一定要知幻才能离幻,只有离幻才能不着相,只有不着相才能消除烦恼执着的我我我,只有彻底消除内心执着的我我我,才能无论在什么境界时,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没有我我我即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即没有痛苦烦恼,没有痛苦烦恼执着,自心自然就会得到安详自在得到清净。- q8 s* q+ \/ k9 A" ^
1145精进佛七是专心用功,在佛七里全仗一个勇猛精进。如果勇猛精进的时候尚不能超越升华自己,在平常松懈不专修、不勇猛精进时,能够超越升华战胜自己心中自由、自私自利、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吗?勇猛精进时自己都不想用功超越,以后平常时指望什么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呢?自己的一切罪恶习气毛病如何才能彻底消除干净呢?% U/ W7 a  T1 c% O' {
1146会念佛的人,把整个的佛号变成整个宇宙法界。有心是佛,无心也是佛;有念是佛,无念也是佛;得力时是佛,不得力时也是佛;正念是佛,妄念也是佛;正知见是佛,翻业障也是佛。身上脚手眼耳鼻舌身意全是佛号,站着坐着蹲着全是佛号,抬头看天是佛号,低头看地也是佛号,虚空法界统统成了一个佛号。就是用大炮轰自己的心,自心也变成了佛号,处处在在身心妙用全部都是佛号。
4 U' R: Y3 w2 C1147在前有刀、后有枪,左有大火、右有大水的时候,你还能过得去吗?前后左右尽是刀山火海,你怎么过得去呢?% b. F& d6 t- g$ p
1148真正开悟的菩萨,一悟一切皆悟,一明一切皆明,一空一切皆空,如有一点不悟,不算是真开悟。
4 A  l" c# b9 ^, `/ _6 P$ {0 c1149真正悟道,不是说悟的道理,必须要认真地落实所悟的空性不可得之理,把道理做出来。* w# E) a& g- u* U
1150开悟是明了因地,因地不真,当然要受到果上的报应。没有悟道装悟道,只有自己欺骗自己。欺骗自己,自己要受到报应的,叫苦难过后悔都没有一点作用。; s* @: ~8 r' L' s/ ^0 d7 K' N
1151在心性法中千万不能乱开口乱说,假使说错一句话,你就要丧命。身丧了命没有了,还算是小事,妄答一个字就要堕阿鼻地狱,这决定不是闹着玩的事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充能。
8 K& C6 ~. ]2 P) D1152工夫用到深入真实的地方,自然你就会身心化空,不再执着身心,不再动我我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动静一如,动静全忘,因为动与静是对初用功的人而方便说。工夫得力,身心都不可得。4 V2 Q* j' j+ F; n  d6 \9 m
1153身因心有,有心才会执着有身,身心互相勾结就是我我我,就是业障罪恶,只要执着我我我就是业障。 . {, [* o- a# \
1154真正会用功的人,不会有一点点的自私放逸,若有一点懈怠,马上就会知道自己错了,会知错改错。
3 N" n# c# _' Z1155真修真明白的菩萨,一定会把自己逼到山穷水尽无路处,才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e5 J2 j' B' m* \; p
1156你能达到身心化空,彻底放下,没有我我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时,也就是修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时,到身心世界全部空净时,在无心无念无我无住无着时,自然有个转身处,一转就不一样了。也就是无心时再用心,无念时再动念,无我时再妙用,无为时再来行为,叫无住生心。
; ?- k9 s! J. x3 j! [! s- S9 K7 V1157大悟的事,以众生的苦为自己的苦,以众生的开心快乐为自己的开心快乐,以众生心而生心,以众生的事而说事而处理事,自己心中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了众生而起妙用,这就是无住生心。
2 N! U) j" M2 D' C8 [1158有心用到无心处,无心不许有心知。对于世间的名利情爱、荣华富贵、冤亲嗔恚等要彻底放下。2 E8 x! P* k! I0 z, m
1159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一句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先你要达到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在彻底放下没有我我我的时候,再来起心动念思想行为,无论怎么思想行为决定不动我我我。破本参见法身,破重关证法身,破牢关透法身。只见法身不透法身,即不会妙用。! ^5 l$ ?) \% G; _1 C; ~/ R' j
1160凡夫总是要快活一点,做起事来要少一点,处处都要占点便宜,不想多吃苦难多多超越。6 v0 [, C7 ^. x3 {! a! ?
1161修菩萨道的人,一天到晚算一算,被三个人打了,十个人骂了,三十个人侮辱了,六十个人诽谤了,一百个人欺负了,这是最好最好的事,是比赚钱更好的好事。如果没有人打骂欺负,想一想,这不好了、蚀本了,要痛苦忏悔。4 @* M/ [4 U' s( q
1162你还有求名求利的心,还有做好事善事做功德的心,还有求健康长寿的心,都是欲望追求,都是烦恼。
' `3 p( \- ~* w) }. s% b# P1163真正具有大智慧上根利智的人,明明白白地知道,从凡夫地至圣人地自己应怎么样地做人做事?明白在未悟之前,自己应该怎么办,怎么样地思想行为?在即将要开悟之前,自己应该怎么办,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做人做事,才能够开悟见性?在见性开悟之后,自己应该怎么做人做事,怎么样地处理一切自己应该处理的一切问题?一直到大慈大悲,称性妙用,不出差错。
- p8 q$ ]4 `1 K7 y+ t1164自己总要明白,开悟见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一个人开悟见性的因缘不同,在眼见到、耳闻到、身体触摸到的,在一切顺逆境来临的时候,都是自己开悟见性的最佳因缘,随时都可以见性。
$ G0 r9 n% S& J% n/ h) H1165大般涅槃经指出:要离欲无为,烦恼火灭,常住解脱,究竟安乐,是名涅槃。真正要达到涅槃妙心,必须要放下身心,超越自我,事事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一定要落实做到。: @2 ]9 ^! q" ]
1166有相的涅槃并不究竟,只有超越外相的涅槃,进入无相没有涅槃的究竟涅槃,才是真正的解脱。要达到自我的思想心念不起,所有的顺逆境界全部灭尽,身心世界全部化空,在空性之中再称性妙用大慈大悲,不舍一个众生,度尽众生而不执着度众生的相,假名叫究竟涅槃,也就是不生不灭。凡是为了自我,有自我的爱憎取舍的心不生,凡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慈悲心不灭。不生不灭的平常心,又叫清净心,又叫解脱自在心,又叫究竟涅槃,又叫无余涅槃,又叫大般涅槃。
- \$ U% t8 i  D1167涅槃之乐有以下四种:第一无苦乐,明白世间之乐是痛苦烦恼的因,只有达到无苦无乐,才是真正的极乐;第二大寂静乐,涅槃之性远离一切的愦闹,心性清净叫大寂静乐;第三大知乐,诸佛如来本具般若大智慧,于一切法、一切事物、一切境界悉知悉见;第四不坏乐,如来法身无形无相无一物,犹如金刚不能毁坏,所以叫无为不坏大乐。
  c6 U0 Y! g2 _8 K1168佛法的宗旨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涅槃妙心称之为究竟安乐。因为佛法的根本就照这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十方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更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佛的根本。明白佛理是为了净除自心的无明烦恼消除习气。1 n' u! O( M( u) b6 l! q( F
1169具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在锄草、吃茶、赏花、听歌,在穿衣吃饭时,在拳脚棍棒吼喝下,都能得到觉悟见性。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自圆满。) V1 h& V4 \) i6 G" R  e
117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实内容是什么?第一要以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开放心态来引导意志力的作用方向;第二要以离我执我见与我慢的无我态度,随缘自在,以大喜大舍的态度来对待与接受意志力的反作用力;第三通过对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认,由此达成明心见性,让自心获得能够通透虚空万物的圆满觉察智慧,从而超越一切感觉障碍,然后以大悲任运意志力进入自在神通,游戏三昧,又叫无住生心,生心无住。
- X# V$ s: c4 U$ f' F( U2 m1 D' b: R1171佛法的宗旨是见性无我,远离执着,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心,随缘自在,大喜大舍,大慈大悲为了众生。
( f  E+ ?2 O9 [" Y9 B! m1172让自己完全解脱身心行为对自心安乐的影响,由此达成身心行为的绝对自由,这就是佛法大彻大悟大成就者能够大慈大悲利益救度众生的关键所在。2 [8 t# s6 k! k2 [* r+ @4 G
1173真正开悟见性的菩萨,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达到无住涅槃才是佛法的目的。 ' A; h  \0 @0 U- K4 C
1174一定要深入真实地明白,佛性不在别处,这当下听见看见的灵知就是,千万不要再用佛性到处寻找佛性,这听见看见的灵知即是佛性,千万不要再向外寻找。8 _- M# c: v$ _! O6 y1 {
1178认知见性之后,你的内心就不再着相,不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顺逆境界都没有障碍,这正是消除一切诸障碍,但见自性阿弥陀,也就是自心本有本能的大慈大悲。
5 R2 @7 X, J3 S0 \1179认得心性时,可说不可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真正开悟见性的菩萨是一个大觉大悟、大慈悲、大智慧的人,这个觉悟的明白人,觉察问题非常细致清楚明白。
5 `( r" |  ]6 A) Z8 @. G1180直下承当认可灵知即是佛,这只能是道理上的顿悟,并不是事相上的行证。由于“我”的习气还没有消除干净,自己所悟的道理如果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做到,明白的这些空道理只能自己欺骗自己。所以说道理可以顿悟,事相上的习气毛病要一点一点地消除干净。2 Q$ e: V' e8 {
1181所谓的佛性、本性、法性、如来自性、法身等等一些名相,共同所指出来的就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又叫真心,其性即是空性,因是空性,故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B' Q  S4 }9 L3 @1182体性虽然空无所有,但可以称性妙用,妙用即是平等不舍一个众生的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F7 B6 d3 Y5 K% A& l5 q& T; N
1183所谓的见性,并不是用肉眼去看到个什么东西,而是用自己的心地法眼亲切深切地体会,达到心领神会。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要在狂心息处,身心化空不着身心时,彻见佛性。7 W1 R, }6 f  i$ C+ _
1184体性真空而显妙有,佛性的妙用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佛性称性妙用即是大慈大悲不舍一个众生,平等无私周遍尽虚空遍法界。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不动不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 f, J5 E, X. k% o* C7 B0 h& ?
1185所谓的明心见性,并不是用眼睛看见个什么东西,也不是看到什么光什么境界,要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何见性?是用心地法眼深刻地心领神会,狂心顿息,身心化空,彻见佛性。+ l0 s2 T/ v% g8 I( k
1186真正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心性不二,不二之理性名为真性。见无所见,只是心领神会而已.明心见性者,面对一切境相无所住着,一物不立,归无所得。无住是为了生心,生心达到无住,无住而生心即是真正的明心见性。有人会问:生什么心呢?生无所住的心。无所住的心即是自性,佛性自性法性都是空性不可得。/ M& ~9 Q$ H5 Z0 [
1187真正明心见性者,有心无心、有念无念、有住无住是没有差别的,关键是没有我我我的爱憎取舍。. O6 q# O9 D- B4 D# u
1189佛法的宗旨不论有道无道,也不论有禅无禅,只论有没有自己的依止师。依止师是菩萨修行道路上绝对的要点,只要有了依止师,一切的佛法道理功德智慧慈悲,自然会具备圆满。2 @. p' n. S) a) O0 r9 F6 e/ E
1190真正的生命不是身心,因为身心会有变化、会有生死、会有凡圣、会有动乱不安的烦恼。我们真正的自己,是我们的佛性、法身、真身、真我、真道、真理。为什么我们见不到达不到呢?都是因为着相多加了一个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因为着相多加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才会有生死轮回、有痛苦烦恼。" [: ]5 I9 s* E+ y4 R
1191我们的佛性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佛光,就在眼耳鼻舌身意知道明白在起作用,只因为多加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把佛性的六处妙用变成了六识分别执着,冒出来很多的烦恼痛苦。六根性多加一个我我我,把称性妙用变成了六意思,把天真自然的佛变成一个痛苦烦恼的众生。
/ U& Y5 a8 v1 s- K1192有人在打坐时,能够先知先觉,知道未来,能够看到佛菩萨的形像,也能看到各种境界,这都是独头意思的作用。既要明白空性不可得之真理,又要事来落实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9 t7 @# f; F) w% [/ W! Y  N: B1193空性不可得之真理,能破一切的法相,也能生一切的法相,一切万法皆从空性之中显现。" d3 p. X8 s4 x4 r  t
1194我们的身体经过多年的积累,内部产生很多的阻塞。气脉要打通,就如同水管要打通一样。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的障碍,要通过对于空性的体验,打通心中很多的障碍,让心潇洒自如。' Z) P0 C5 ~$ \9 q( _9 c
1195一般男女的交欢快感能够升华在头脑部位,不是在下边的快感,这就是升华超越。能够把所有身体的感受,不在身体的部位,而是在头脑之中,自己就能把握觉受不二。就在疼痛难受之中不着身体的觉受感,而是在大脑中体会明白,不再执着一切的感受。: A. U2 n/ q. |1 U
1196依止师是修行佛道之中最最重要的要点,有了依止师,自己的我我我自然就会空净。如果没有依止,你心中的我我我就会自私自利搞自由,就永远也不能解脱。只有真正地依止,把自己的身口意我我我交给依止师,自己的起心动念就会随顺觉性,自己的心中就不会再执着一个自私自利自由的我我我,心中没有我我我的执着才能自在解脱。
4 U( T; F6 F2 I& @1 M2 l" T1197现在人类的私心欲望追求希望心非常严重,没有多少人真正发起出离心,心甘情愿地放下世间的一切情爱名利,放下一切的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心甘情愿地跳出这个五浊恶世,超越生死烦恼。
0 m" q$ Y" L6 O! S4 G# o1198要明白魔从心造,妖由人兴,佛菩萨由自己的清净心而出生,佛魔都是自己的心,什么心就会得到什么果报。有因必有果,有果定有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
0 r5 H: E: z; p8 M1199有时候打坐会觉得自身变得很高很大,有时候也觉得身体很小很小,有时候能觉得自己的身体可以扩大到充满整个宇宙,这都是身体地水火风的变化,心意识的幻境。
. |6 `* Y0 j) ^( O2 r# {. H1200女众的更年期是七七四十九岁,男众的更年期是七八五十六岁。在更年期之中人会变得古里古怪的,更年期的人情绪不定,妄想翻云覆雨、狡猾多变,人生的更年期是最难把握的阶段。2 C& x; F7 C- B$ }) m
(未完待续)! X! u0 @$ h6 Z- I% X" F
——选自《仁德上人佛法精华摘录文集》3 d& O( k1 F: W* e) I% {& n
没有私心不为我,全心全意为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3-6-6 18:32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