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笔作家
- 股份
- 10694
- 威望
- 185
- 精华
- 0
- 粉丝
- 79
- 好友
- 8
- 注册时间
- 2020-2-23
- 最后登录
- 2023-3-21
- 在线时间
- 1169 小时
- 性别
- 男
- 真实姓名
- 仁德上人
|
401修行是修正自己的缺点习气毛病,并不是让你去修改别人的习气毛病,不知错怎么改错,怎么见性呢?
* N1 P3 l$ o/ D% x: p- c
( z/ M. H$ D0 W. M+ w! d# {402时时刻刻看清自己的内心,还有没有冒出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的我我我,只有不随妄念跑才能见性。
" Y! Y) z+ n. r$ M8 g. k& X5 r* x7 m% ~2 Z; D, i, h
403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是一切罪恶烦恼的祸根,这个祸根没有拔除怎么可能见性成佛呢?4 c+ j# V& o/ a
& k7 ]5 M3 E1 s/ ~: O e404显宗修行的顶点就是菩提心,密宗的基础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修任何法门也不能成就,也只有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才能够见性成佛。把我我我的自私自利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彻底放下,再发起舍己为了利益救度一切众生的慈悲心即是菩提心。只有真正发了无上菩提心才能见性成佛。7 `* W& G8 Q9 R1 `
8 x7 l I S, a3 T- a. v, L405发愿为了一切众生早日脱离苦海,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早成佛道,为了众生成佛而修才能见性。3 h. Z/ M( Y6 s' j
- I/ T! ?: U' v9 X$ K4 U
406修心到一定程度,因果就自然挂在心上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心都会明明白白。
7 W) M) {! h$ P( i4 `& A; E1 \: ^4 o3 z+ J
407贝玛邓灯祖师在山崖洞中,苦行闭关九年,前三年少食,中三年吃飞鸟送来的药丸,后三年什么也不吃任何食物,身心化空,没有一念的欲望与追求,只有彻底地放下了自我的私利才能见性。 % ]$ O: f8 i2 Y# p
0 l4 D" O' M( v e, ?/ p. @408修庙、塑佛像、弘法利生,在没有见性之前,都是表现弘扬自己展示自己的我我我。只有彻底地放下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才能够修成无上的佛道。所有的佛都是修出来的。; h5 a. c- X% X) R2 S: F6 Z& ^
3 x4 e, |# Q1 Y% a409学佛人不要贪着名利情爱钱财,这是修行的关键所在。千佛万佛都是这样修成的。因为我们的佛根是一个,都有佛性,放不下我我我是不可能见性成佛的。只有放下我我我才能见性。$ y% w+ i4 e' n; l
* z2 \, ~$ x# }5 t410先要从自己心上弘扬佛法,不要傲慢地向别人弘扬,自己都没明白,别人怎么明白?先要自己见性。
z: j# P1 c& j: B* n! k
* m( ~: r$ X. v) T411只有把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事事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心,彻底消除习气毛病,才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
* W. e. z3 k. K# O- T" {3 b {& N' B4 C" v0 K, h
412说如来有说法,是为谤佛;说佛没有说法,是谤法。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一切不执着才能见性。/ G5 n% i, [4 \5 K) _5 g1 p
2 M# R5 ~' d/ c1 r413凡是执着舍垢取净、有得有证,都是作茧自缚,不能解脱生死。只有无住无着才能见性成佛。
/ F1 b$ Y" L! M( t0 c9 V( M9 p) Y; B( {/ B' Y
414迷人论凡论圣、说事说理、求得求证,很难真正证悟。只有超越生死涅槃,无得无求,顿见顿悟,当下见性。
' h1 s% S* N; R( B6 [
! }3 x8 D- k# W415明了一切皆空皆幻皆不可得,生死轮回、烦恼业障皆是梦幻泡影,去除我我我的执着,当下见性。
: A" y& P3 {1 p" }3 ]# ^5 M& X8 \" l0 Y5 w8 M
416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要用心见性成佛。# Q; L4 |$ |' P- Z, V' p0 V
1 L' |9 Y" z5 }417菩提自性亦如虚空,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超越时间与空间,不住一切相即可见性。 * \+ A ^6 K1 R' s* e# ~6 s3 u
) r; n; U6 ?( m7 d
418达到无修无证、无住无着,转识为智、转烦恼为菩提、转自私自利为舍己为众生,才能见性成佛。
; O" R; n3 X5 e) T4 @/ I+ L: y+ a% p& [' d
419有人边修边悟,也有人先悟后修,也有人先修后悟。无论是先悟后修,或者是先修后悟,最终都要达到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理事圆融,才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P2 u* F6 A1 y/ R4 q
$ Q Y0 A* \$ [( J- u4 Q420见性成佛不要有一念的贪名贪利、贪钱财、贪自由享受,有一点点的贪心私心和欲求,都不能见性。
3 n+ k* B; X; p# h8 B: J: G4 x2 [' t7 q$ y
421心经是显教的精髓,金刚经是密宗最高的秘法,显密本来是一个教法,都是为了明心见性。
3 ^: Z/ Z2 P3 c6 o0 ]5 k3 a m/ q; v; s! u, K* C
422中观就是般若智慧。一切的佛理是让你开悟见性的终极目的,只有明心见性最为重要。
8 o* a6 p7 ?5 P8 {, n6 _
y* t3 j. k4 r% |! y3 `423理性之顶峰就是大彻大悟,见性成佛。其它的修法道理都是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 R4 o- Q. U3 ]- @
# ~( L5 z- G$ K3 | ^424意识心的层次有如下次第:(1)清醒;(2)梦境;(3)深睡;(4)超觉。进入了超觉状态就叫开悟,又叫见性。通达明了一切皆如是,极乐、净光、智慧皆归空性之中,就叫见性。
1 v& _/ ~, b( `7 u
! p _2 t, d# A425一切唯心造,自心就是自己的依止师,有了依止师就有了道就圆满了德,舍弃了依止师什么也不是。 0 V3 {8 F) Z4 g- H
- U5 Y8 f6 v; I
426证到自心的真空体性,即证得了无上的菩提,明了通达无有涅槃佛,也没佛进入涅槃。涅槃境界仍属境界,只要有境界仍然不是最高最究竟的证量,性后要做到不生不灭。
+ [3 V" Z. b8 x" h" G) h3 _5 b" |
& F% @6 }/ \5 \7 ?9 W* O7 Z" u427有入定与出定不是真正的大定,没有入定,也没有出定,而是对一切境相不动爱憎取舍心,才是见性。 ' \) R" A2 |- w' Z" h, f
& k/ F# v5 T# F+ E) `; F- C7 I8 V
428无论自己出现什么样的定功境相,要真正地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着一切的幻相才能见性。4 ~* z+ i1 Z+ V6 I/ g4 \, t
: f) [/ B/ A9 m i; C6 B+ Y j429六祖慧能大师悟道见性之后,还要在深山猎人队里边隐居磨练十六年,就算真正开悟见性之后还要去习气。 : U7 D) [; C( D$ B3 q8 }4 y
5 N- o: x' d0 X) I6 i8 c" Q
430玛尔巴大师对待米勒日巴恶毒到简直不近人情,反复残酷地折磨米勒日巴。翻云覆雨,让米勒日巴东山搬到西山,从西山再搬到东山,造好了房子,让他拆了再造,造好了再拆掉再造。米拉日巴背上磨起了三个血洞,肉都发炎,脓血冒出来,也不让他休息。长年累月地折磨无数次,才传法给米勒日巴。不折磨,能把我我我的执着去掉吗?不磨能见性成佛吗?如果罪业不能清除干净,怎么可能见性成佛呢?只有消除一切的罪恶习气,才能够真正地见性成佛。5 [ m& E% d% d9 @* v" h
& @3 D# w u* Z431玛尔巴大师对米勒日巴说,我对你使用的方法,今后对于下根性的人不能再起作用了。这种严格痛苦的磨练,以后在西藏不能再用了,因为众生的我我我越来越重,很难超越,更难见性。3 G8 [" O! Y1 ^* ^# @
. c/ u$ O( U U3 } |8 x5 K. T432米勒日巴在卧虎崖洞修定时,用一盏亮油灯放在头顶上,灯不点完,身体不动,也不下座。这样日夜不停地修了十一个月.为什么现代人就受不了、过不去呢?只有事事都能过得去,才能真见性。$ a( k% k: u5 H( @
, g0 i" b, P# B; U$ N433为什么修行人很多,真正得大彻大悟的人少之又少呢?因为不认吃苦,过不去、受不了,很难见性。
0 Z1 t0 x: l' w, c# d- f. M
# W8 E% z$ T) b9 a+ N* d8 u434学佛必须发心要舍己为众生,必须要发无上大菩提心。自己所有的思想行为要全心全意地为了众生,才能开悟见性。
4 p, a$ y4 e4 O D' U
0 s1 g! B7 V F- u2 S* ~435菩提心在佛道中是最最殊胜无比的,发了菩提心再来证得空性,才能大圆满。只有无住生心,才能见性成佛。
, I. l5 H) E$ B+ r/ g' ~4 M$ L
+ Q5 Z# I/ |5 a# L436通达妄念即是法身,只是妄念是大慈大悲为众生,烦恼皆是菩提自性。道理明白事上透,理事圆融真成就。
" O* _1 g( ^+ z9 k7 P5 @! M% D) k6 c% J
437心之自性本自成佛、本来是佛。自心无生无灭如虚空,体悟法法平等佛性清净,万缘放下,无住无着,见性成佛。 $ j+ T$ s$ L& {' S3 f
& m/ O; v) j8 Y: M+ `$ _438最高的证量成果是不求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念佛、不念咒、不修观,万缘放下,如老头晒太阳,这是平常心,又叫大彻大悟。
5 o* Z: J5 Z9 K6 _; I9 J
) w' `" c. @4 a3 {% d3 h ?' s, O, |! O439要少吃,吃五成饱,身体很少消化的负担,妄念即少,容易入定开智慧,容易见性成佛。5 b5 g5 [% s- q2 C/ R% W$ d* ^, L
# W8 T# ]. O9 C! H9 ^1 C9 {
440要明白实践出真知,只有真实去落实做到,才叫真修、真放下、真舍、真空掉我,才能够开悟见性。
7 f- o8 H1 o: D/ F1 Z) K/ Z( ?' _' l8 a/ d2 |1 H" s
441人生感情的幻化不实,心领神会,感觉到没有我我我,肉体只是自心的工具,更不是我,只有见性才是真我。4 L! i6 @7 \3 D" ~3 v1 e
! q ^( t+ O b6 q& m+ D; X$ m8 D3 L
442要勇猛精进,千万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让自心放荡为所欲为,贪吃贪睡贪玩,去除贪心才能见性。/ R+ v) y! {8 x" P: q: V
) V4 G$ @5 w. u8 M443真修要落到实处,也就是把明白的空性不可得、没有我,落实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只有真落实,才能见到佛性。
7 P x3 w. f5 S [! v. f* a( B9 s5 \5 N+ Y/ ]% a1 H8 ^
444修中求悟,边悟边修。六祖隐居十六年干什么呢?也就是悟后苦修,修而无修/无修而修,是为见性后的真修。
7 E- L& d- p% x8 j( {# M) ]1 N! _! e$ _7 e: h0 ]
445如果没有真实的体悟,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学法、修法、讲法都是装腔作势,没有意义。只有见性后才能真修。
$ `& g, O7 c" g O! I2 N; i. N- R
" f3 P r9 d E4 R7 n, p; c446心越下道越高,心越高道越下。不能消除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傲慢心,无论修什么法门都不能见性。
& f/ l3 @6 l1 p% ]) c7 W1 e) O9 V M1 {0 `$ p
447在你的妄念升起时,你要亲自体察是谁在起妄念?是谁知道明白自己有妄念,只有停息妄念才能见性。
! Y3 C6 N* G$ ]) Z4 U% k8 q& Y" G; K; h6 p/ \4 {
448知道自性如虚空,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的爱憎取舍心,任运自然,内心如明镜,虽映万相而不执着,即是真见性。
- G+ S) G+ T. s1 V4 w3 ?5 J
8 f# d8 |- ?4 w( j9 h2 T/ v/ h449着相修行无是处,唯有见性真解脱。见光、见境、见神通感应,都是障道的业障习气,只有见性解脱。
% V7 Z) F) g: e: i% Z0 A$ R$ m( O2 V! q
450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根本要从自心修,彻底放下化空我我我,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 d/ `9 O6 M3 T& }5 d# f/ d/ i
0 v- R7 v) S3 m- E9 P4 p' p) z451修行佛法的宗旨是,明白回归本元佛性的道理,既能自己度自己,又能称性妙用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放下,自不能度,怎么可能救度众生呢?
1 K/ m% I! Q0 k }- W, i! T; E( M) b- X- B* D' e$ H) M% N& N% |
452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净则佛土净,心制一处无事不办,在自己心中见到佛性,才是真智慧。! \# i* w9 [' D( q1 B0 S
. X* v5 A" h+ q; J- n' `' [ a9 D
453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罪从心起,还要从心灭,明了罪性本空,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有罪恶的是谁呀?无我才能见性。1 @2 M W( v$ W$ L% C
2 Z# w+ O% q* [+ c3 x
454于外相求,虽然经无量劫数,终不能成就;于内观,如一念顷,当下证即得菩提。
( s% F" ~2 g4 g U6 s& ~3 k) o
2 {* K; B. ?4 G0 \# t0 o4 v455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由定开慧,由慧而解脱。心无挂碍,无所住着无爱憎,即是见性。
: | r. B3 b) h4 a* v9 B* S# e* T, X# ?* }
456自心面对任何的顺逆境界,没有障碍,没有爱憎取舍之妄心,即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 q+ v* J7 o1 S2 A
4 S0 C; r9 F# ~457能够落实做到八风吹不动,什么是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八风不动者,即可明心见性。
' G. @ E. r" |) `1 j( v J+ o3 O/ O! A- T
458自心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无所住处,即不住善恶、内外、空有,不住定、不住不定,一切不住,即是佛心。$ K5 G6 s2 t& c. n
i, i+ i1 e5 u459无住生心者,即是佛的清净法身。法身无相能显万相,法身无心能够称性妙用心。
5 a" F% o0 e6 d8 a- c7 l5 ?# L5 j# x& `
460做到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见无所见,即名见性。, ]; J6 F2 ~" K9 A
: Y% o7 f" ?7 }7 Q% M7 G461自性见,是清净见,不见有无。自性知,无知无不知,知而无知、无知而知,是名真开悟见性。
/ c% }4 ~; L- `8 t, |, E' @* a$ Z
462要落实做到:以无我我我的妄念为宗,以我我我的爱憎取舍之幻心不起为要旨,以清净为本体,以悲智双运为妙用,大慈大悲不舍一个众生,度尽一切众生而没有一个众生能得度者,即是见性。 ) g# V( m: e$ h! s& ^& E
7 C+ s- N3 l" [" S0 G& I
463清净心无邪念。自私自利、自由、自傲自大、自以为是,即是邪念。并不是没有正念,大慈大悲舍己为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全心全意地为了众生工作,决定不自私自利,即是见性。
9 D$ `$ C1 U2 \' r
; Z' K5 m/ S2 h0 H( C464语言是口上的文字,文字是纸上的语言。经论着相取之,便成魔说。在提起时,要练习放下;在放下时,要训练提起来妙用。达到空有一如、自他不二,理事圆融、性相一如。8 s; G& j5 d$ w& w
$ V0 _' N) _6 Q1 J/ Q$ S465大圆满之见,称之为本来清净见。自然之见、见无所见、无见无不见,是为明心见性。不动爱憎心即是真解脱。9 D+ G2 T! d% j9 H2 K& K
% j* r3 J* b- W$ a1 W/ T466体性空为法身,自性为报身,大悲周遍为化身,本来清净是大智慧,离心离造作是法身。
. i2 @: v0 W- O+ I
6 f. C+ U1 F# `; I M& T2 i4 H467密宗的彻却,又叫立断,就是大乘经的一行三昧,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 v# o/ d: G. C; B* ]( n \( {+ z4 {. S5 Z7 n
468明心见性就是证到无生法忍。上品者,离希求心,没有畏惧,不畏生死,不求涅槃,但梦中有时如一般人一样,还会出现梦境;中品者,空定、解脱、觉照三执着已消除干净,但于境相尚有希求心,还有畏惧心,待人处事还会偶然失去观照把握的心光明;下品者,通达明了心之体性,但尚有空定、解脱、觉照三种执着,待人处事不摄心意识,尚有爱憎取舍之妄心,还有亲疏、远近、好坏、善恶之分别心。以上三种境界,自己来对号入座吧!6 S7 O+ a( e; k2 d, }' P6 o# X
K; x* c$ i; Y% F6 Y# ?/ h469对照一下自己的禅工夫,达到了什么证量。上品者,昼夜如一,不迷失明体,有时候恒久无梦,六神通会慢慢显现出来;中品者,无能所,没有内外的分别,处事待人及梦中很少起迷执;下品者,通达心境不二,但还有不少执着,梦中有时还是有执着心境为二法,不能达到心境一如。用以上三品自己来对照,看自己已经达到了什么品级,能知者即是智慧。
. Y3 C. C. h5 Z5 R5 a4 E1 P$ K2 U
6 X: W2 F$ c" O. b& @& L l470佛性比喻一颗花种,埋在土里,并给它浇水施肥,渐渐地它就长成一朵花。佛之所以成为佛,是由于佛性的种子而来。佛种子一切众生都有,只是我们的佛种子还没有开花结果。) T- G, w3 s" t i: E
0 q2 K8 U& ^$ [: J
471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像对待自己的独生子女一样地关心疼爱,爱众生达到超过爱自己的子女,这叫真慈悲。
5 _% L: @6 ?/ P/ j4 N* R3 }4 e: r
472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不能明心见性呢?是因为众生不明白这些道理,虽有佛性,不能见性。
+ z5 n( F1 [* x8 r& n3 y, O5 p$ @2 Z1 h4 M3 d: \ P
473如来藏是空性,没有任何的障碍,慈悲和智慧是如来藏佛性所自然起的妙用,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真见性。
% d( u: p3 N. Y5 ?+ f3 X" v. G1 x o& I( T# R1 Y% Y# D$ x
474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在你慈悲爱护众生、怜悯众生时,你的内心不可能再讨厌怨恨众生。无我才能见性。
2 _& V, l+ g5 y% v( F% v5 y
& x, i. o0 S1 X/ V3 x0 o475证悟佛性非常容易,只要能把自己心中我我我的执着彻底停下来,当下就可以证悟佛性,见性成佛。
) ~8 Y4 q7 c( \7 {( I1 q2 c
/ @( B0 R6 K9 ` X7 ~* Q+ t476大乘种性的菩萨的心中,自自然然就会充满了大慈大悲不舍一个众生的慈悲心,菩萨爱众生是本然本能的。 : e% ^& \4 D- C
( S4 ]7 @& d) Y+ j
477修行人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最最重要的是完全依赖自己的依止师,不依依止师而得度者,不会有一人。* ~. Y% e5 J; K3 L- W
/ I5 ~% U L2 B& H3 F8 B
478善知识不但是你的一位导师,还是你的一位最认真、最关心爱护你的护法,只有依止依止师才能见性。修行上若没有善知识的监督指导,便很容易犯错,走入歧途,还自认为自己做得对,认为自己方向正确,走入了邪道自己还不知道,就算进入了死巷里也走不出来。+ G/ K- T4 D" g! }6 u4 _
) x8 V( K0 P- @" Z+ t n+ V+ H
479修行者没有依止师的保护,身处五浊恶世,内心有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对于外界的境相,必定会遭遇许多外来的魔障。只有善知识依止师,才能帮助你从泥坑里边超越出来。如果没有依止师的保护,你在障碍之中产生烦恼,再生更大的障碍,不能明心见性。; X6 [ m- V) F; D5 J
+ N h. W1 Y$ r' S( Y3 z1 p
480善知识可分为四种:普通众生的善知识,登地菩萨的善知识,化身佛的善知识,报身佛的善知识。身为初学者,必须依止普通众生一类的善知识;当修持上有相当的进展时,便应依止登地以上的菩萨;当成就了相当的证量时,则要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识;进一步当证得初地以上的果位,则要依止报身佛的善知识,报身佛与化身佛的善知识都已经成就了圆满究竟的佛果。无论修到了什么程度,不能离开依止师,只有依止才能见性成佛。
9 ?8 A8 O) `3 h% L4 Q! V
8 o! v- a; Y- C# d481千万不要用傲慢的心寻找依止师,要以绝对的恭敬、谦卑、诚敬,像供佛一样地供养依止师。能遇到一位德行智慧具足的善知识,既然遇到明师,要万分小心珍惜,靠依止师的慈悲加持,消除业障习气,真正地明心见性,达到大彻大悟,见性成佛。
6 b- t w/ u( j" a# e, e. t& y3 b6 [- S' K( G- b, C1 V7 r1 o
482帝洛巴对待那诺巴非常严苛,常常命令那诺巴跳火坑里边去,被大火烧,或者让那诺巴从悬崖上跳下去,来考验那诺巴。只有都能过得去,心无挂碍,才能见性成佛。
6 E0 h+ V- J" K+ w
8 y/ a$ a2 ^. F4 W* @$ U5 ]" u( X483米勒日巴如果不是完全依止玛尔巴上师,米勒日巴不可能得到那么高的成就。只有超越自己一切难以超越的,战胜一切难以战胜的,透过一切难以透过的,才能够真正的见性成佛。
1 ]$ \* V/ t3 x4 e; w% I2 g7 ^. p
5 m2 I' ]% g) x) E' ^9 Q3 Y484佛性,第一能察觉各种外相,第二能够具备真实不虚的慈悲心,第三每一个众生都会爱护保护自我,第四每一位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都能够大彻大悟,见性成佛。 y( q% d9 c" C
/ L- a* c& s; M6 R485有些人遇到了善知识,一开始都十分恭敬,也有真实不虚的信心,但是时间一久,信心与虔诚的道心开始动摇,对于善知识产生许多的怀疑,不再有信心,因此便去寻找另一位善知识,结果从很多位善知识那儿领受了一大堆教法,但自己却一点成就也没有,原因就是没有明心见性。
' x$ T3 R. Z a
4 M4 o g' E7 F5 U486真诚实意地依止依止师,这一生乃至尽未来际永远不变,不能欺心叛道,就算大彻大悟圆成佛道之后,也不能忘记善知识依止师的大恩大德。依止不变的道心,这是最最重要的见性的基础。
! M" b6 j2 t3 C2 F# A
2 V7 U" u$ i, u& A4 F487本有佛性,为什么没有见性呢?因为心中有很多的障碍,消除一切诸障碍,当下见性即成佛。
: U' ]! E5 y7 _3 h U) q4 N$ }4 w$ o; P# A; m! [. M: _
488不贪恋此生短暂的享乐与自由,应该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大慈大悲舍己为众生,才能见性。追求自由、自私自利、快乐享受,这是人生最大最大的业障与罪恶,只有放下一切的追求,才能见性。- | R, F( E; U
6 [* |/ s; q* ]% A0 ?# M
489有些人也知道明白生死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但他们并不害怕生死轮回。放下后才能够解脱成佛。 / G p8 I1 {3 S
( B7 |+ a7 \/ g9 h' x$ l; e
490地狱本来没有,是怎么造出来的呢?都是心中的恶毒贪嗔痴慢疑这五毒造出来的,超越才能见性。
3 e4 p: `* W `' a. O
% |4 L- P& S7 K: T3 P: e1 Y" |" p491大家想一想,自己傲慢,用生气发脾气来保护自我,实不知这正是自己伤害了自己。$ j( G: C, J$ u1 I
( s6 D/ }# M1 C; h# Q h( B492心越下道越高,心越高道越下。骄慢的心态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只有低下诚敬才能见性成佛。恶毒的人,就是用赞叹别人、抬高别人来伤害别人,千万不着相才能见性。
) |: E7 s6 ~5 v9 E6 K1 _& ^0 J6 P* I5 \ {9 z h0 A- c- I
493有人专门地夸赞说,你多么的好、多么的美、多么的善良,把你捧到了一定的程度,让你造下了罪恶,只有低下才是道。
5 ]0 ~/ [* J* q4 [: S+ _, a) a3 t2 W) U8 k6 v" F
494有人咒骂欺压你,你的心在想什么?是感恩报恩,还是争斗抱怨呢?只有看清自己的心才能见性。 G& D O! L7 N& f: X3 Z$ R5 i$ |' x
7 [) D! D# N) M4 A
495执着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是一切罪恶烦恼的根本,只有彻底地超越我和我所,才能够见性成佛。自心一切的嗔恨、贪爱、傲慢、嫉妒、自由、自私、自以为是都是烦恼,只有彻底消除这些烦恼,才能见性成佛。& }& [) f( _) h& W2 `( s& c7 t
' r9 Q; O' r2 C6 d% n0 S496生死轮回的痛苦与难过是极为恐怖的,菩萨不想自己受痛苦,更不想让众生受痛苦,只有明心见性。
1 m+ ?5 y* _. d$ u3 \) p0 B' O$ h' V7 p8 ^/ t' A
497要想见性成佛,必须要具备真实的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只有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才能见性成佛。只要心中还有一丝一毫的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无论怎么修行也不可能见性成佛。
" `, i$ o e" V* V4 ^
2 M/ X- [( U/ e* r0 S498成佛是一切法门之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即是究竟圆满的诸佛的果位,只有具备般若智慧,才能见性成佛。 ]- J* S* _# M& i, o3 ?
' }2 r. L# k( R) t$ Q( S
499法身是什么呢?就是佛的真实的般若大智慧,也就是既不着有更不着空,而是达到理事圆融。报身只有登地的菩萨才能显现出来,报身所传之教法皆是大乘佛法,皆是见性的妙法。" {& c5 r& } f- d/ L. U
7 E$ S( B' c& ~" L0 ]$ B
500佛有三身,为了利益见不到报身的众生,佛如来方便示现化身,善巧方便的帮助众生证到报身与法身。佛的觉悟是法身见性,佛的报身是空有不住的圆满智慧,佛的化身是为了大慈大悲救度众生。法报化三身是对众生来说的,对佛本身来说是没有分别的。见性成佛即是此意。(未完待续)
6 n& u' F- ^' O: n1 K
0 D2 n9 V7 l& q# z) D1 R$ u/ e5 u——选自《仁德上人佛法精华摘录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