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512|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载: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复制链接]

82

作品

969

互动

2915

积分

超级版主

成绩
1205
威望
1532
精华
1
粉丝
33
好友
17
注册时间
2017-12-9
最后登录
2024-3-22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5-4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我们进行诗词创作或欣赏时,意境常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那什么是意境?如何产生?如何表现?在诗词中有何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去感知和体会以至于营造意境呢?
  
  意境,就是情与景、心与物的融合统一的艺术形象或者说是主观感情(意)与客观物象(景)的有机统一,是从本质上反映出的真实图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以意蕴、情趣取胜。
  
  概而言之,含蓄、生动、传神等诸多表现技巧都有意境的影子。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意境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具体来说,意境的构成必须具备两大元素,就是意和境,或者说是情和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景物或生活,属客观范畴;而意是作者或读者对客观景物或生活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或读者主观意识的再创造,属主观范畴。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在诗词中表现为情景交融,此谓之意境。意境好的作品,像鸟语花香的公园或者景色优美的山川,让人百看不厌,甚至因为回味无穷而读诵成瘾。
  
  王国维先生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其实诗也一样。诗词中人也多有同感。创造意境即便算不上是填词作诗的不二法门,也应称得上是一条通向诗词王国的康庄大道。守望意境是一桩值得尝试的事情。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之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又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意思是说,在诗词的意境中,写景是为了抒情,是化景物为情思,也是化情思为景物,而不是机械的去模仿描摹自然。现在有不少诗词作品,文笔绚烂夺目,描写花团锦簇,但是除却这些美丽的外衣,内容空无一物,全然是为写景而勾描,求细微而笔工,不知取舍,面面俱到。这其实是缺乏意境的一种表现。须知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没有意境,宛如木雕泥塑,尽管文绘斑斓,色彩绚丽,但没有一丝活的气息。
  
  意境,应该是作者创造出的一种新境,是作者在心中经过过滤、浓缩、升华、提炼后的具有深厚感情的一些景物和心态的综合体。诗人境界的生发基于入静或由動而之静的状态;《人间词话》的思想体系也来自动、静二字。可以下图表示之:
  
  动的心理——有我——主观——造境——理想—— 出世——自然 —— 大境界
  
  静的心理——无我——客观——写境——写实—— 入世——经验 —— 小境界
  
  这二者都是极高的境界,以下举例说明。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很好的体现了诗歌的意境美。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突然遇赦返乡时所作。而在诗中无一字直接言情,都是景物的描写,却又无一字不在言情。头两句借绚丽的晨景写出了作者出发前的欢悦心情,三四句借舟行之迅速反衬出作者急切思归的情感。第三句中写到猿啼,而自古以来猿啼给人的应该是凄凉悲婉的感觉,但是由于作者心情使然,也给涂上了一层欢快的色彩。全诗皆为景物描写,但是作者遇赦后那种欢快、振奋、急切盼望与家人重聚的心情早已弥漫、溶化在景色中去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真是极为精辟!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正如王国维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那是积极入世的思想,典雅例子莫过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这明显是出世之人的思想。其典型例子如: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等等。
  
  谈过了意境之为何物,再来说说意境的形成。
  
  在意境的形成中,境是基础。这里所说的境,不仅仅指直接,如《早发白帝城》中的“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等等,而且还包括与这些景物相联系的整个生活,我们习惯称之谓生活背景,如李白从流放到忽然遇赦等等。正因为有了特定的生活背景,才赋予了具体景物的审美意义。(标注:唤起情感的具体景物谓意象
  
  情感是由特定生活背景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所以说境是基础。脱离了境,就脱离了生活中的形象,情与意就无从产生,与无从寄托。
  
  刘熙载《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也。”我们在欣赏诗词作品时,一定要对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背景有所了解(也就是“境”所包含的内容), 才能比较正确、全面的理解诗词的美。
  
  在诗词的创作中,作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已将一些背景信息透露出来了。如杜甫《登高》诗,但凭结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中“潦倒”二字,作者的心境、背景便一切洞然了。而前人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创作有起到了极好的借鉴作用。境是意境的基础,但是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意。这又是为何?因意虽自境中产生,但是诗词艺术中所出现之境(景物、事情等),并非生活中自然形态之景,这里说的“境”指的是“情中景”、“意中景”,既是唤起作者特定情感之景,是在其特定情感支配之下,经过提炼取舍所创造之“景”。作者的“意”对自然特征的选择、提炼起着潜在的指导作用。正因如此,所以诗词中的景往往以洗练、含蓄之态,予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涕下。”。
  
  因作者心怀天下,壮怀激烈,却怀才不遇,故而登台远眺,追古抚今,笔下所选之景唯“悠悠”之“天地”也!寥寥数语,气势浑阔,震耳欲聩。意是主导,肯定了主观因素在意境形成中的作用,但不等于说意是意境产生的源泉。意境的产生要有生活基础,这是前提,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这是一首诗词作品在构思布局中情景的交互作用,然后在作品完成时才能寓情于景,达到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
  
  分析了意境的形成,那意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方式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艺术的美感的呢?
  
  归纳有四:
  
  一、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谓有象)
  
  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经过情感的过滤,复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剩下的富有诗意的特征,自然会引起人的美感。
  
  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优美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秋雨后山间动人的一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雄浑之美的高度浓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寒秋的凄凉之美等等。
  
  二、意境中饱含作者的情感。(是谓有我)
  
  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形象成为作者情感的化身,形象与情感高度统一,形象、景物为情感服务,作者根据情感需要再对其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表现了作者傲然贞洁,顽强不屈的高风亮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正是为了表现作者愁绪之深,所以用上“三千丈”的夸张也不觉其谬,读来萧萧白发,宛然在握。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则体现了踏青祭祖人的无限惆怅和悲凉。
  
  三、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是谓文字传神)
  
  意境是一种艺术的加工和创造,而技巧则是实现创造的手段和本领,通过娴熟的文字驾驭功力,巧妙的布局构思,才能达到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美。
  
  如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中,一个“破”字,一个“弄”字,静中取动,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绘夜色中云、月、花、影的美态,十分生动传神,令人玩味。
  
  再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把春天的热闹景象和主人翁愉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形象、鲜明之极。
  
  四、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是谓共鸣)
  
  梅圣俞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境中的含蓄,能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抓住关键,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令人回味无穷。
  
  如戴复古《柳稍青-岳阳楼》“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至今”。短短十二字间,俯仰古今,感慨万千。
  
  晏殊的“当时供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木兰花》)则是余味无穷,除去对故人的怀念外,更是对世路艰险的深刻感受和体味,这一点读者不仔细思考是不能体会到的。
  
  总而言之,意境应该是诗词作品的灵魂所在,有了有优美的意境,诗词就具有了灵魂,其生命力就强,其影响就会十分深远。反之,没有好的意境,诗词作品也就仅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不会让人喜爱,不会产生好的影响了。
  
  那么我们怎么来营造意境呢? 要营造完美的诗词意境,应循以下途径努力。
  
  1.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不断提高自身境界。
  
  王国维曾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人间词话》第57则)没有读书,没有远行,有什么真知灼见而言?所以这是必须的,首要的。为诗词者的天赋不可否认,但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对自然界的认识之所以“真”而又“深”,是因为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或者实践,有了间接或者直接的知识,有了知识就能更深入的洞察自然界。人是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只有改造自身才能蕴天地之精气提高自己的境界,以系统论的思维把握当今与未来。
  
  王国维还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第26则)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熟知了。而这既是一种奋斗过程,也是修养过程。那么达到第三种境界,成就了大事业、大学问是否就终止了呢?
  
  显然不是,因为宇宙是无限的而且处于永远的变化之中,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因此营造诗词意境只能是相对的完美,不可能是绝对的完美。我们应该力争达到更好而不是最好
  
  2.以“童心”、“赤子之心”道他人之不曾言、不敢言,摄取“真实”而富有想像空间的意境(是谓陌生化?)
  
  以“意”为主,‘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刘勰.《文心雕龙》)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语)。
  
  ‘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傅意。’(范曄语)
  
  所说的都是“意在笔先”,可见立意之重要 李煜、纳兰性德的词都体现了这个原则,其创作风格婉丽悲壮,触景生情,‘情’胜兼‘景’胜,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谓‘真实’也在‘似与不似之间’,妙在传神。真性情才能才能写出好作品,此言不虚3.根据所要营造的意境,选择体裁笔法。
  
  不管据命题而写,还是赠答、和诗、凭吊、伤时、题壁拟或偶兴而发,均应选择适合的体裁与笔法图写意境。
  
  计有如下数则:
  
  ①一般而言,诗言志,词抒情,视体材而定之。这是据我国诗体演进产生的趋势而言,并非绝对。诗词都可抒情或者言志,或者既言志又抒情。
  
  ②近体诗要重视格律,特别是首句的气势、颔联与颈联之对仗。所谓‘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通,非佳句矣。’(明谢榛.《四溟诗话》。已经把创作的要点讲得很清楚了
  
  ③诗词应神韵如一,
  
  明陆时雍曰:‘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诗镜总论》)神聚而色泽生,韵贯而‘境’自妙。讲的是作品必须重视神韵 ,也就是气质,境界
  
  ④一首诗中有一句意象独出或富有哲理的诗句,则全篇生采。我写作一向都是这样,若没有奇妙精炼之语,我宁肯不写在我的每一首作品中都力争做到有这么一两句好句,才使得作品有可读性
  
  ⑤‘诗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寻,兴情即是。’(《诗镜总论》)也就是说好诗自在顿悟,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体裁因意而择。 没有深刻感悟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营造意境,归根结底要靠字、词、句、篇来完成,只有熟练掌握格律和足够的词汇量、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融入真实的感情而有所寄托,以及使用精炼的创作手法,才能最终完成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在此我希望朋友们都加强学习,增加自己的修养、学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编外话:
  
  诗词作品是为作者服务的,要善于驾驭它,意境在诗词是很重要的,这是针对作者的气质而言,好的气质必然在作品中彰显出独有而美妙的神韵,神是神采,韵是修养,也就是风格 ,所以人的修养决定诗词的风格和神韵,苏轼就是二者兼备情感丰富对于创作有很大好处,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人写东西常常就会找不到寄托,不会让人感动,千万记住写诗填词的目的 ,我们是以诗为乐,以诗会友,不要有名利心,否则都是在功利,我写过一句:人心易钓名为饵,世事难逃利为竿,还有一句:名缰利锁缤纷舞,我自逍遥人自苦,这些都是一点小感悟。



相关思考: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后的思考)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下一篇:转载:!!!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作品

886

互动

1万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5805
威望
19075
精华
0
粉丝
16
好友
6
注册时间
2018-8-31
最后登录
2024-5-15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真实姓名
邹小敏
发表于 2018-9-20 1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问自取了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5 17:23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36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