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格律检测 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26|回复: 0
收起左侧

[有评有据] 【文学微站】一首七律,两种评论

[复制链接]

543

作品

775

互动

1万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7848
威望
13161
精华
4
粉丝
58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4-27
最后登录
2024-6-17
在线时间
2395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4-5-25 15: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治云 于 2024-5-25 15:47 编辑

评获奖七律《咏梅岭玉》-今日头条
作者/梦压星河

再看七律《咏梅岭玉》:

山有精魂亘古藏,偶来世上带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缕香。
扣以清音闻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后,真性万年终不伤。


这是女诗人李静“诗词中国”大奖赛中获一等奖的七律。这是专家、教授、行业大伽们评出来的作品,按说它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无名鼠辈评头论足的,但欣赏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与认识总还是可以的。也不要问有没有资格,资格有两种,一种是行业圈子内的专家学者名流,这些人必定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类人想必是能看出门道的。另一种就是圈子之外,也懂其理的爱好者,这些人虽不是专家专业,但人家“爱好”,有道是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爱好而学习,所以也算很懂,很靠谱。这类人虽然在圈子之外但人家的专业知识,艺术素养,认识水平那也非同一般,可谓高手在民间,这当为高层次。那还有一种低层次的,就是一般爱好者,略知一二,又能胡侃几句,水平不咋地,还总愿照猫画虎来个四六句,装成有学问有才的样子唬弄一下人,就我这样的,纯属自娱自乐。天下文章尽人读,悟道深潜看个人修行。所以,虽然层次低,但不影响欣赏高层次作品。闲言少叙,咱也胡侃一下这一等奖作品。这里不论格律,只论主题与意境。

  诗,按体裁区分,有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咏物诗等等,看这首诗,题目为《咏梅岭玉》,咏的是玉,当然应算咏物诗。如于谦《石灰吟》,郑燮《竹石》,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等。咏物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借物明理。诗言志,这句话出自《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尧典》的“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后拓展理解,志者,情也,理也。何谓情,情既借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何为理,借物阐释一种道理、生活哲理,事物喻理。由此,咏物诗,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从具象的物中提练出作者独特的感悟与思想,不能简单的为写物而写物。我们看这首《咏梅岭玉》,作者整体要表达的是什么。

第一句,山有精魂亘古藏。

这说的是山中的石头(玉)埋藏了很久了,千万年了。玉是山中的精华是灵魂,这种描述准不准确,结合玉的特性可自行判断。

第二句,偶来世上带寒霜。

偶然被开采出来了,很冰冷。寒霜冷硬的意思吧。那这又要表达什么呢?

就这两句来说,没有什玉的特质,平叙出一块(估且这么认为)特殊的石头。按"起承转合"这两句应是诗意的“起”,起的平白无意。

第三句,微含春水三分碧。

形容颜色,说玉象春水一样绿,可以这样想象意象成立,那么你能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吗?

第四句,暗惹梅花一缕香。

这也应该说的是玉,应该形容比拟玉的味道,前一句说了颜色,这一句说味道,对仗对意没毛病,比喻玉会沾有梅花的香味,也是合理的,但说玉暗惹梅花的香气似乎就不那么合理。所以说,诗的夸张也罢,想像也罢,比拟也罢,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基础,合理才能合情,诗的具像必须有内在的联系,才能充分表达出意境。

按“起承转合”分析,这两句应为“承”,就是承接首联题意,如果说“色”有承接之意,那声就离玉而去了。

第五句,扣以清音闻妙曲。

这显然说的是声音。玉有声吗?如果说玉能弹奏出音乐,那也不只梅岭玉,天下所有玉皆可。梅岭玉特点就是为制造乐器的吗,这是梅岭玉的特性吗?如果不是,清音何出,妙曲何来?“扣以”谁扣出来声音的?这种比喻也不恰当吧。玉能敲出声音没问题,问题是玉能敲出声音玉也碎了。

第六句,佩之明月漾流光。这句显然说的是光了。玉有光泽,这个是玉的特质,与月明相比,相形容也算恰当,“漾”字形容玉的光泽也可接受。但流光是什么形象的光呢?“流光”一词最早出于《谷梁传》,“厚德者流光,德薄者流卑”。这里的“流光”为“光大”之意。现有成语“流光溢彩”也为光很大很灿烂。这里说的是佩服钦佩玉的光会象月光一样大吗?用词当精练准确,形象生动。诗的意境可以多样体味品读,但词意却不能模棱两可。作者很喜欢这个词,在《春阶》最后一句中也用了“流光”二字。

按“起承转合”颈联这两句应为“转”,无论是具象描述,还是理性挖掘,都应递进转入更深层次。但这两句仍然停留在颔联的平铺表述同质描述中,没有任何词意诗意的变化。

综上,作者的颔联颈联四句,对仗是合乎格律的,诗意分别写了“色、味、声、光”,那么我们看,色光是玉的特质,而味与声与玉毫无关联性,无论词句多么优美,都与咏玉无关,这就诗意而言。那就整首诗来讲这四句,完全是拼凑出来的,是多余的。

尾联,宜磨宜琢洪荒后,真性万年终不伤。

最后两句为“起承转合”的“合”,宜琢宜磨写出了玉的特性,而由特性,“合”为真性万年不伤,不伤也就是不变的意思。按此诗主旨,前四句应为玉的具象诗化描写,后四句应转为玉的人文理性升华,那么这首诗才能切合最终的主题。

我们把中间这四句删除,看一下这首诗的效果:

山有精魂亘古藏,
偶来世上带寒霜;
宜磨宜琢洪荒后,
真性万年终不伤。

没有中间四句是不是也没有改变这首诗的整体思想。就算这样,第二句的“偶来世上带寒霜”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判断一首诗的好与差,一看思想性,二看艺术性。思想性就是想表达什么,也叫主题,喜怒哀乐愁,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等等。艺术性就是用什么方法体现主题思想,是含蓄的还是直观的,是赋比兴的综合应用,还是纵横铺陈的直白。从语言的锤炼,遣词造句的诗化等等因素,最终达到理性的感悟。

这首诗咏的是玉,但就玉的特性来说,地域的差别性并不改变玉的基本特性,无论说和田玉,缅甸玉,岫岩玉,包括作者所咏的梅岭玉等等,性质应该是一样的。梅岭玉也不会有味道,也不会有声音。要写梅岭玉就要写梅岭产的玉独有的特性与特点,抓住这个特点来挖掘它的思想内涵,写出别样的诗境,这才能算好诗。这才能叫《咏梅岭玉》,否则写的再好也只能叫《咏玉》。诗意并非拼凑华丽的语言,简单的意象与押韵,而是内外特质与精神的统一。

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真性万年终不伤”看,前面所有的意象营造,语言铺陈,都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就是要表达一种坚守初心不变,坚守善良不变,坚守底线不变的精神,而且这些美好的东西,要好好的爱护它,保护它,使它不能受到伤害与破坏。从这一主题来说,这不失为一首好诗。

要充分表达这一主题,就应该更多的从玉的人文特性挖掘它的内含,从而达到咏物与言志的统一。

★★★★★★

热门评论
八月风好物分享

《吟玉》八月风 七律[平水、仄起]
山蕴精灵元古藏,不甘寂寞出蛮荒。
内含春水三分碧,并蓄梅花一缕香。
千琢万磨呈瑞气,达官显贵露淫光。
若由本性来当主,宁碎其身富不傍。


碧野晴荷

读诗,有时靠联想,比喻,夸张,不是胶柱鼓瑟,缘木求鱼。梅岭产的玉,说它带着梅香这很有意味啊,正点题梅岭玉。正象用茅坑之石抨击不懂装懂的人一样。春水绿如蓝,这样比喻可行,玉绿如春水也很到位啊。流光很常用的一词,只因为去古籍里按图索骥不到便认为不可行不可用?!可大家都懂啊!所以,提升自己的素养很重要,别一天到晚提着个醋坛子在外吆喝,象个货郎似的………


言家楼评论

我对“获奖诗作的评论”
起的从容实在,承的连贯自然,转的不露痕迹,合的顺理成章。虽有小瑕,不伤大雅。

见有诗评,某公众号,发稿人是,
“梦压星河A,”是何许人也?他是编者还是作者?不得而知。他的宏篇大论,让人耳目一新。批评的酣畅淋漓。
只是多有不确,不如蓝天先生,言之有据。

附录
蓝天先生赏评:

        由于个人的阅历学养有异,对他人作品是否引起共呜,认知如何,影响到对其作品是否作中肯的评价。格律上的瑕疵容易发现,而意境营造的优劣,不是一过眼就能判定的,不要轻易评判优劣,而要研究作者为啥这样写。有时,读者认为是败笔,恰恰是作者的高人之处。如果妄论,却暴露自己学养不足……
        我们读当代作品,不必问作者是什么职位,头衔,也不拘于他人的评论,凭自已的眼力,依创作之规律,选最恰当的角度去解读就是,写诗是创造,读诗是再创造,……
山,玉,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均是多边寓意的意象,根据全诗文脉,读者可以选择性解读,虽起得平淡,却平中见奇,令人咀嚼,方尝其味!
玉磬,乐器,扣而出音。
玉香,通感,一种修辞,无问题。
说玉无声,无香,就缺乏学养了!
不同读者,可有不同解读!中间两联并非废话,可以删除?!
提个联想的开头,大家都可以发挥自已的联想!
没有联想就没有诗!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五律·江城夜
下一篇:如梦令·夜风雨 刘晓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7 14:56 , Processed in 0.42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