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走进长城河口村

《天马》文学季刊108期夏刊 by 天马

2024-1-20 08:57

  孙静平
  为探边关意,车驰向远郭。翠屏夹道尽婀娜,岭上长城应念、岁时多。常醉山头色,独钟林下河。清风老树奏弦歌,雀落枝头唯剩、影婆娑。一一题记《南歌子夏访河口村》
  若说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我总觉得是在初夏。俗话说:小满小满,小得盈满,含着小满的初夏是一年中温热的序幕,也是丰收的序幕,麦粒渐满、桃李新熟、小荷初长;而去往河口村的路也像是拉开了一场美丽约会的序幕,路两旁悠悠青山绵延,野花随处撒在坡上、田头,铺开了欢迎我们的长长的初夏画卷;及至长城脚下,这飘满了草香的古老村庄又给我们打开了一场遥远旧时光的序幕。
  经过了一路上九曲八拐,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一河口村。这样的地方不同于任何一个旅游地,它没有妆容没有人流也没有喧闹,对于我这样的路盲,就象那个无意中闯入桃花源的人一样,懵懂间在闹市里剥离出来,来到了一个自然生长,不问世事的方外之地。
  山村被群山环绕,山上植被茂盛,山下的人家朴素而干净。门前高大的古梨树在风里哗啦啦作响,鸟雀欢叫不绝于耳。在这里人声不再是主宰,而是自然的声音把人包裹其中。大概是远离尘嚣的原因,有一丛芍药开得艳艳的,却不同于在别处的妖娆,自有一种清冷的气息。我很爱这样的清冷,当自然的气场大过于人,人才会感到更多的安宁,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份子,也是被自然温柔呵护着的一份子。沉溺于自然,以草木为友,鸟雀为邻,大概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做到吧。而坐落在这里的志先民俗馆更是把遥远的时光,藉由一件件老物件推到了我们面前。
  推开志先民俗馆古朴的大门,青砖屏风、红木桌椅即刻映入眼帘,那些在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古老中式家居在这里一一呈现,真有点不敢相信在这偏僻的小山村,仅仅是因为馆长张志先的个人情怀,建立了这样一个颇具规模,展品丰富,供人免费参观的私人博物馆。轻抚这些裹上了岁月包浆的家具,倏然生出回到从前的感觉,尤其是坐在织布机前,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织布的主妇,又想起孟母断机抒的故事,真的是感慨良多。
  志先民俗馆共200多平方米,展出物品的时间跨度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进门右转是七十年代的电影放映机,投影屏幕上正播出《巧配鸳鸯》,这让很多人一下子回到了还没有普及电视的七十年代。那时候村里统一放露天电影,听到村里来了电影放映队,孩子们欢天喜地就像过年,早早搬个小板発占位置去了。馆长陈志先轻轻拍了拍放映机说:“小时候村里放电影,散场了也不想走,放映员收拾东西,我瞅着放映机特稀罕,现在可以看个够了。”除了电影放映机,还陈列着那个年代的电唱机、老式照相机等,这些老物件放在后人眼里那便是稀奇,一个个把玩不止,问题繁多。
  当看到七十年代的各种生产、生活工具时,同行的年长者都感到特别熟悉和亲切。那时候科学技术没有现在发达,可是先辈的智慧却在这些工具上展露无遗。点葫芦式播种机、难得一见的锔锅锔碗工具、鼓风机等等,它们都带着一脸的沧桑,无声地诉说着前辈劳动的痕迹。
  出了志先民俗馆,我们沿路上山访长城。以前的长城就是国界,它如一条守护家园的巨龙,坚守在崇山峻岭之上。穿过灌木丛生的羊肠小道,沧桑而又雄伟的城楼就出现在眼前了。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里虽然已不是汉时关,但明长城距今也有400多年了,比刚才的志先民俗馆的陈列品更遥远得多。长城上碧空澄澈,长城下山村安详,跨过四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我想长城若有灵性,它也一定因为见证了今夕的巨变而欣慰着家国的今天、眼前的安定祥和。
  因为我们这里地处原来的边关,所以北部山区存留着比较多的长城遗迹,我们有机会也经常去看长城走长城。可是不管来多少次,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爬到城楼里面,通过瞭望窗口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摸摸结实的长城砖和被岁月侵蚀后的缺口。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真的是这样,不到长城你便无法感同身受,它是历史,也是丰碑,它是坚定的信念,更是豪迈的中国精神。
  一个小小的偏僻的河口村,是我一见钟情的地方。我喜欢被山水环绕,被自然包裹,更喜欢被长城守护。而在这样厚重又充满温情的地方,“在河山居”更使我不忍归去。
  这座由老宅改造的民宿是我喜欢的风格,后来经过询问,果然是我喜欢的设计师的作品。现在很多地方民宿一拥而起,设计上大多不伦不类。“在河山居”却让我一步步甘心走到它的心里去。进门一个种了荷花的石槽,刚顶出一支小小的荷荀,格外的娇俏可爱。两侧的亭台既不华丽也不俗套,自然里透出清雅的气质。一些花草闲闲地在长在墙角下,有的开花,有的长叶,一副事不关己的憨态。我尤其喜欢那粗石的外墙,古拙随意又透出巧匠的细腻心思。
  这个院子的好在于它没有把很多元素挤在一起,开阔清淡的气质与这个山村极为符合。有意思的是越往里走越别有天地,一间宽大的茶室,让我们这些喝茶的,将息的,写字的,画画的,安排得各得其所。在茶室的旁侧,不引人注意的-8-栅栏屏风之后,竟然还隐藏着一张床,从茶室这边看去非常的隐蔽,而绕到屏风后面,却是个并不狭窄又很别致的卧房。床的正对面,是一整面的落地门窗,正好将后山的景致纳入其中,人对青山不老态、卧听穿林打叶声,这样的体验当真是少有的,想来在此不仅身心舒展又可接天地之灵气了。
  我在茶室烧水沏茶分与众人,反反复复其乐无穷。外面鸟鸣风唱,室内翰墨飘香。如果可以选择,如果可以停留,有山有城有民宿如“在河山居”,夫复何求?
  我们一生中可能去过很多地方,能够心动又能够有缘停泊的毕竟很少,我总相信这是一种契合也是一种缘分,作协的大哥说我总也没写散文了,这些年来为稻粱谋,为琐事忙,真如东坡所言:何时忘却营营。因着跟河口村的这份亲近和心动,所以欣然命笔,我给“在河山居”写了一首七律,祝福河口明天会更好!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