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3859|回复: 0
收起左侧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复制链接]

5

作品

6

互动

297

积分

一星作者

成绩
197
威望
403
精华
1
粉丝
2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1-5
最后登录
2019-6-5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9-4-19 17: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4月13日上午9时30分,高梁诗集《秘境》分享会准时在五兴图书广场二楼举行。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诗人大解拍不了视频,就写下文字:


高梁的诗集《秘境》已经收到,并已读了大部分。得知秦皇岛的诗友们要举办高梁诗集朗诵会,我本应前往参加,但因有事走不开,只能发此短信,表示祝贺。


《秘境》这部诗集,是高梁多年来的作品结集,也是河北诗歌的一个重要收获。


将近三十年时间,我一直关注高梁的诗歌创作,他一开始就出手不凡,几乎在出场时就站在了一块高地上。这些年,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等重要刊物发表大量组诗,并获得了河北文艺振兴奖等重要奖项。他以高质量的作品引起了中国诗坛的关注和尊重,是河北诗人中的重要诗人。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关于高梁的诗,我曾在短评中说过,他始终扎根于自己的故土,在熟悉的事物中,重现出自我和他人的生存状态。这种身体和精神双重返回和沉入,使他的诗在向下的努力中,获得了上升的力量,从具体的事物中浮起来,漫延开去,变得非常开阔,仿佛他个人的出生之地就是人类的故乡。因此,诗中坚实的质感所体现出来的,是空灵弥漫的气息,让人感染却难以把握和捕捉。他有控制物象的能力,也有松开事物的手指,因此其开合纵横,上升下沉,自然就在气象之中。


秘境,是他在不断的语言探索中找到的一条秘密通道,幽静而神秘。从具体的秘境到语言的秘境再到心灵的秘境,缓慢的进行和深入,高梁走的并不是捷径,而是笨手笨脚,脚踏实地,掷地有声,从容不迫。他在不急不躁的叙述中把你领入一处秘境,目睹或随着他一起沉潜,直至与他共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


我喜欢高梁诗中的沉稳、粗朴和扎实,同时又不乏张力。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体验的不断加深,他在今后的写作中,将会更加深刻,厚重,沉实。他还将取得更多的成绩。我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他一定会不断地超越自己。


祝贺高梁,期待高梁。
借此机会,向秦皇岛的诗人朋友们问好,愿老家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创作丰收。
            
               大解
            2019.4.11.于石家庄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兄长韩文戈说有镜头恐惧症,写了《关于诗人高梁》


一般来说,知行合一,人诗合一,是一种理想状态选人择诗的标准,以至于我们在选择诗人诗作进行考量时,常常因其难度而只重其一。但当我们把这样的标准放在高梁身上,却显得自然而恰当,即做人与写诗合一。诗集《秘境》就是一个厚道人写出的可信的诗。这本诗集是诗人30余年的作品精选,其可信度无可置疑,足以信赖。读《秘境》就像看一个耐看的人,既不油腻,也不寡淡,舒服,过瘾,解馋。作为高梁的“王树彬时代”的朋友,之所以这样说,是我基于以下三个事实做出的判断:

一是基于他坚实生活经验之上的诗写。其诗不是因刻意猎奇,或靠单一阅读而生发而成,他的诗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辨识度,因为它们只能来自高梁的生命,而不是当下众多诗人共有或共享的经验,其生命轨迹与诗歌书写轨迹不可复制。

二是根据他特有的低调憨直、敏思讷言的为人处世方式。作为老朋友,这个我不必多说,他众多生活中的朋友与诗歌界诗友都是见证。

三是文本的朴素、笨拙、质朴之美。文本藏拙守愚而不板结,化技巧于自然书写之中,充盈着内在灵性与气韵,不炫技、不抖小机灵、不耍小聪明并不等于他没有技巧、没有灵动和缺失智慧,只要你是一个有诗歌阅读经验的读者,只要用心,随便打开《秘境》中的任何一首诗,都可以印证我的判断,这样的文本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本,因此我可以说,诗人高梁正处于不紧不慢“在路上”的极佳状态,即正行走在通往一个重要诗人的路上。

最后预祝分享会成功举办,祝福兄弟高梁和在场所有诗人兄弟姐妹们,春天幸福。你们拥有的渤海与阳光,让我嫉妒!
           2019.4.11 石家庄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雨时诗刊》编辑部主任王之峰先生得知分享会召开,特意撰写《秘境—读高梁诗中的水》一文。

高梁是水做的。在高梁的中年,有一个《秘境》,是,是“自然”,是“人”,还有“生死”。限于篇幅今天我们只说高梁的“水”。


“水是自由”水的真实存在,是触摸和想象都无法完成,这是水的神性。尽管如此,神在人间所为就是努力让自己像一个人——享有人的幸福,承担人的悲哀,拥有人的平凡和秘密。上善若水。水是宗教的。水可以代人言说。一切生命源于水,水是生命有意味的形式。于是,水的问题就是生命问题。水让生命有了公约。用水去解释生命,有思考的深刻,也有生命的深刻。写水是进入自然的捷径。水的意识流可以顺利完成生命气象的无限建构。水,妥协、和解、顺应、迁就、让万物各安天命。对于高梁,水就是命运。


从面朝“下洼地”到“面朝大海”又一次次重回“下洼地”,高梁获得生命体验的有机综合和升华,水让诗人再次在的土地看见童年的中年风景,于是,写水理所当然。诗人对“水”的持续写作,是诗人在感知、知觉、经验、和生命伦理中都发现了水:水有至高的虚无。诗人终于可以借水,借大海、湖泊、河流、泉水、井水、露水的澄明还原生命的本初。诗人在水里找到了上帝,也看见,“一滴水和一滴水之间/没有距离”(《写作》)。因此,我确信,高梁诗歌审美是山水即天理,水就是思。在高梁的精神场域水有生命逝去的部分和战栗。


地球上,水,永远是一个“开始者”。水拒绝天真,水有泥沙俱下的人生。现实中、生活里,水是存在物。水可以成为镜像。本质的水是生命意义上的水。诗人围绕水,思考人与自然,自然万物,生发出朴素的诗意,最后抵达水的精神的审美。水成为认知世界和与世上万物的对话方式。水见证万物的关系和来由。在下洼地,水兀自清澈,青草兀自茂盛,人没有了生的焦虑,一种农耕的慢,一种自然主义的悠然,一种变化和永恒的共在。“下洼地的湖水”是智慧的,它在困惑与敬畏中思考、面对、接近、呈现。下洼地的“井水”,一直在澄清自己,像个凡间的圣者,它进入人的内心,也有自己的内心,诗人与老井的人格,在日常里实现契合,为众生而存在。下洼地的“雨水”让水与水有了重逢、轮回和再生,让天地贯通。下洼地的“露水”有一双“黑眼睛”。下洼地的“雪”是水的另一种形式,就像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华美的少女时代,她有六次想象。雪的白可空纳万物,把万物收归内心、净化。下洼地的“水库之水”,是对水的自由意志的禁锢,有人生的况味。水的污染是人性的丑陋,基于对堕落之水的认知、感觉,诗人解构、批判无处不在的异化。佛曰:幻从诸觉生。是水让诗人从有我之境,到忘我之境。诗人对水的非线性书写折射出的是人的姿态、心态、状态,是中年忧患审美的颤抖。诗人借物在场,从感觉的层面退出,在思的后面,抽象地看见世界,此刻,世界的意义因模糊而迷人。


时间如水。歌曰:“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生活让诗人高梁永远奔走在下洼地与大海之间。水是高梁的生命内驱力量,形而上的水,形而上的下洼地,给诗人的每一次出发都是感觉的伸展和灵肉的盾击。诗人写沧桑之水,新生之水,潜意识下在水的自然造化中寻求理想的安慰。水有一种直接,就像开拓者。水有空间的尊严负载,也有时间解构生命的介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下洼地,诗人意识到,在水的“庙宇”——在“下洼地”出现的、看见的,也会在下洼地消失。“在下洼地有时是石头/有时是流水/有时是夜色,覆盖了一切”(《下洼地》)。而诗的叙述只是呈现看和看见,在和存在,发生和将要发生。诗人对“下洼地”的“水性”书写有“寻根”意识,诗人写感性之水、理性之水、想象之水,其本质是借物抒情的乡愁之水。


在诗人的深层隐喻里水是什么,废墟就是什么。“多少年过去,多少事遗忘/我还记得那无名深潭,存在着/我没能到达的地域”(《秘境》),诗的说出就是一种有限。水有哲学的边界。诗人品尝了神秘中“虚无”的意义,用文字构造另一个超验的世界。生命沉潜和挖掘的目标是我想看见,诗人说“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却看不到河流本身”(《秘境》),世界充满了神秘、未知和无处不在的可能,人类无法自明唯借以静慧心。未知的力量对我们的驱赶、胁迫、证明人在的被动性。我们面临困境,并将困境扩大、加深,这是生存和语言无限性的问题式反映。具体的“水”无法准确把握,抽象的“水”却带来视域的起伏、变化,让生死,有限和无限在冲突中获得各安天命的寂静,此所谓“大道不废”。《水蜜桃》感于目,切于事,会于心,达乎灵,写出生命诗意的本质。“有一种死亡真让人着迷:/没有死的气息,仍然饱满、新鲜”(《水蜜桃》),人生有殇,死的拒绝是万物有生的窄门。这样的诗贯通了心理世界,生命审美沉潜,深度隐喻生活让我们成了自己最好的作品诗人的另一首《看不见的》的成功是诗人对露珠的想象让高梁完成了“艺术把真理固置于个别的事物”(海德格尔)的诗学实践。诗人扬弃“类聚化”的情感,聚焦在个体生命瞬间。让个人的“气息”,带动生命深处的声音,无限扩展我们感知的边界,让“存在现身”,要潜入对象的内部,将“对象”从它“自身”中解放出来,让他所创造的世界替他说话,达到心与道合,天地同参之境。在水和水之间,在动和静之间,在大和小之间,在实和虚之间,是一种靠近,汇入、融澈、审美。露水与大海,在我眼前/隐秘地完成相交、相溶。天道自然,我想露水也能溅起/细小的浪花让碰到它的/每滴海水都变淡”(《看不见的》),还是看见,但真相不是一滴露水让一滴海水变淡,而是“我看见”,“物与物”的秘密。“露珠落下来/海面瞬间被砸开”(《看不见的》)一个“砸”字带来震撼和战栗,让人见气势,这完全是神赐的灵感。诗人精细的洞察力和不同寻常的表达,调动全部感觉、经验和理性。


诗人借助无所不在的水,恒无常态的水,写心、写意、写理,无端涌来的却是无边的酸楚、惆怅和落寞。诗人疑惑,为何我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明白人生?如是我闻,“即使视线所及,也存在看不到的现实:野草中有一个人的泪水/灌木丛中藏着昆虫的一生”(《在一首诗里》)。这里的泪水,让高粱用及物的写作完成了一次次对水的抚摸,当他把经过头顶上的最后一滴水吞下,他也终于完成了对万物的仰望。


水塑造了诗人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人格。评论家辛泊平说诗人高梁是一个“在都市寻根的游侠诗人”。评论家的“侠”是指诗人的气质,“游”是寻根的本意,“诗”才是诗人的命相。诗人勇于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他坦承有话要说,“写诗,努力扩大自由的边界,直接进入精神生活。”。其诗《平衡》有一种处于欲望的中心的矛盾、裂开,“如果可以活两次/一生用来扎根/一生用来奔逐/我不会活得如此摇摆、犹豫、一再迟疑……”,这样的诗里有灰尘,有光,有时间经过的痕迹。人生永远处于无穷动中,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的烦恼是需经历无数选择,也要不断放弃,哪一个对了,哪一个错了,只有上帝知道。《容我》节奏铿锵、情绪激昂、高亢,有极强的自白性,“容我一个人在草木中挣扎、辗转/容我蓬头垢面,把自己玷污/容我嘶吼、疯跑,化身野兽/容我对自己施以酷刑/抽筋扒皮诛心挫骨扬灰/容我清出血中的异己、叛徒/骨髓中的爱、每个细胞里的恨/容我补一补我的心/容我在这山川坟场哭上一哭/容我把自己生出来”,有金斯伯格的吼叫,有“死对生的绝望”,不但有自觉和主动的“唯意志”选择,还有正信和坚持。诗真正隐喻的是物质时代个体生命的孤独、不安、焦虑、困惑、挣扎。而恰恰是这种焦虑,使得生命内涵丰富、多姿多彩,向死而生,诗意宽阔,如大江大河之东流,如滴水石穿之猛志固常在。


读高梁的《秘境》,我们进入了水。洄游在故乡的小河、池塘、古井,也再次以陌生的面孔面对了生活里的大海。高梁的“秘境”里打开诗人的“水情结”:水有招魂术,水是真正的乡愁。水有奥义,可诞生、可再生,也可永生,水永远是诗歌和宗教的永恒命题。水引领、前导、启示、召唤、变化,水思维乃是哲学思维。水的立体、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时间性。水是桥梁、中介,水消解、溶蚀,通过水的各种形式,人类得以平衡地球的无穷动。
水乃神迹。水让人类成了有源头的人。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其实他们传来视频,也只能在现场播放。在公众号上传视频,对我来说难度不亚于翻越珠穆朗玛峰。


所以这里只能放张他们的相片代替了。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这是诗人北野:高梁,祝贺你的《秘境》分享会,祝福高梁这个春天里的黑小子旗开得胜。高梁的诗歌世界也是一个隐秘的世界,通过《秘境》分享会向大家一起来揭示高梁的心灵秘密。祝福大家,祝福高梁。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诗人东篱:高梁是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二三十年才出一本诗集,足见他对诗歌的真诚与敬畏。《秘境》分享会即将举办之际,我祝这个低调而闪光的男人、我的兄弟,在诗歌这条道上越走越远,越写越好。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诗人石英杰:好的诗歌是用我们的文字不断追问生命的世界的秘密,是用有限去探索无限。高梁的诗歌在这条路上走的很远。这令我又羡慕又嫉妒。高梁是河北诗歌界非常优秀的一位诗人。祝贺《秘境》分享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诗人颜梅玖:我的好朋友高梁终于要出书了,认识他快有十年了。祝贺他。希望他以后多写诗,少想些赚钱的事情。


还有很多在朋友圈、微信群祝贺的外地、本地的诗人,就不在这里列举了。

本地的诗人、评论家写的文章没有收集全,以后单独出一期公众号。


朗诵掀起了分享会的高潮。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冯颖老师朗诵《在香樟树下听雨》


水珠从一张树叶跌落到另一张
细小的水线,最小的瀑布,跌落又溅起,开成
花朵 瞬间 散成飞沫

一个下午,我忘记自己是个游人、过客
忘记身在何处

水沫带着若有若无的香
飘到我脸上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徐贺艳老师朗诵《我听到河流的声音》

我听到河流的声音 在燕山深处
寂静的峡谷里。但我看不到河流本身

贴在地上,就能听到它开阔的声音
在峡谷中回荡

我相信是一条大河,在地下
秘密地奔涌

我看不见它
所有地下的事物,最终都会在地上找到出口
但我还找不到它

如果不是汽车抛锚
如果不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我可以随时随地安心睡去
我就不可能听到一条河流在地下奔涌

有时候安静地想
有时候坐卧不宁,我一直念念不忘:

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
却看不到河流本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王建忠老师朗诵了《落日》


靠太阳辨别时间的人几乎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身体里
时间准确的刻度

太阳被分成朝阳和落日
事情的神奇在于:我们有时候真的
把一个太阳当成了两个
在朝阳中憧憬
在落日中忧伤

想到我们也如这夕阳
在下沉。我们掌握了身体,也就知道
身体的钟摆何时停止摆动
落日消失 我们再也回不到旧身体
最爱的人也认不出
我们的灵魂

落日并不代表时间。白天和黑夜也不
这是抽象的时间 通俗的表达方法

不知道时间是什么,就已经老了
还没找到身体中运转的太阳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刘翠贤老师朗诵《即将展开的生活》


在院落里搭成爬满葡萄藤的长廊
在绿色长廊下面,摆放天然的石桌和石椅
长廊的两边,一边栽果树,一边平整出菜地
在南面种上南瓜,在东面种上冬瓜
在西面,哦,在西面种上西瓜
在北面,我要栽上黄瓜
我喜欢黄瓜上顶着小花,喜欢它的嫩
和它的清香
我还要打一口井
我一直渴望喝上清洌的井水
吃上井水拔过的蜀米饭;香油淋过的,脆生生的咸菜
井水冰镇过的冰啤

我要大开院门,迎接半裸的泥孩子
玩野的孩子,就像来自土里
我要藏起来,窃笑 ,看着他们偷走我的黄瓜
像一阵风从我身边刮过去

我每天都在设想
它日趋完美 我的井水抽上来
哗哗的水声流淌在梦里

哦,我会,我会展开
这从容、淡定、清凉的人生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徐景丰老师朗诵《昵称》

在人群中听到,喊我的小名
我就会颤一下。喊我的,跑不了
亲人和乡亲。在小名后面带上哥的
都让我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一声声喊
坚冰也能融化。时光也能倒流
有时我赤脚在山中奔跑
有时在寒风中,四处点火
想起夏日的正午,母亲端着水
给我叫魂。喊我一声
我回应一声

除了小名,爷爷叫我铁蛋
脚被扎出了一个窟窿,也一声不吭
同学们叫过我小地主,因为长得胖乎
当时我气急败坏 现在却没人这样
喊我一声

在没人的地方
我试着叫上几声 体内的岩石开始松动
腐土中嫩芽滋生

那些位高权重的 贪腐的 视人命为草芥的
逆潮流而动的 我要喊一喊他们的
乳名、外号和昵称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李榕榕老师朗诵《在这浮世上》

在这浮世上,风一直在吹
风怎么就会一直吹?
无由的 吹出我的泪水
在这浮世上,我一再妥协
我用妥协来安慰:
这不是顺从 不是屈服 不是缴械投降
在这浮世上
一条路我只是看了看
一条路只是探了探
还有路啊,我不曾发现
在这浮世上
我有种子未曾发芽
发芽了未能破土而出
在这浮世上
还有我未曾读过的书
还有我未曾爱上的人
在这浮世上
一个人远得
风吹不来她的体温
远得我终生也不能遇见
在这浮世上
我终将疲惫
这浮世
我早晚会再也没有力气拥抱它
我的爱恨、悲欢,都被风吹散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史雪颂老师朗诵《另一种生活》

母亲六十多岁,自教堂带回了圣经
在夜校学到的
忘得只剩 自己的名字
一个字问上一遍又一遍
一次又一次消磨着我们的耐心

她买来字典,从拼音开始学
谁也没当回事,多么艰难啊
怎么可能完成....

每次回家,她不是查字典,就是捧着《圣经》
和歌本 低声地念,近似嘀咕,一个字也听不清

国庆节,在小睡中醒来
母亲正捧着歌本唱歌,沧桑的声音中
带着慈祥和安宁
我想端正起来,收起瘫软的骨头
在身体里安放一座教堂

我知道苦难中没有信仰的滋味
在怀疑、挣扎和摧毁中
左冲右突,像个孤儿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冯颖老师为朗诵收官,朗诵《秘境》



我发现一处潭水,小到我进入
潭水就会上涨;在雨季,它会漫流到岸上

我总在寂静无人的时候
走向它,因为承受不住重大的秘密而颤栗
因为无人知晓,而在孤独中幸福;因为无限靠近
而在激动中晕眩——

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沉,
我舒服得想喊出来——
但又怕引来回声

一次次地深入,却不能到达水底
一滴滴水无尽地爱抚,却不是我的同盟

上层的水是热的
下层的水冰凉
有一天潭水变成柔软、光滑的悬崖

一次又一次,死亡
也没能阻止我前去探寻 有时是中午
万物都鸦雀无声;有时是晚上
潭水倒映天空,幽明而又深邃

多少年过去,多少事遗忘
我还记得那无名深潭,存在着
我没能到达的地域

那真实的存在
不能依靠想象来完成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这次分享会,诗人陈忠林订购诗集五十本。遗憾的是他在外出差,不能前来。




诗人田春来委托诗人苏海东订购20本诗集。




诗人范爱军订购十本诗集。




同时感谢杨旭、倔强汉子等现场购买诗集的朋友,以及之前购买诗集的朋友。感谢热爱我诗歌的诗友。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感谢青禾在农事繁忙中专程前来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感谢老友西雨从山里赶回。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感谢老友董实购书、送花。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秘境》分享会之分享


感谢诗人梁文昆专门出公众号支持。



感谢燕山大学出版社、感谢五兴图书广场、感谢所有到场的朋友。也感谢因事不能前来的朋友。




感谢冯颖老师组织朗诵家朗诵我的诗。使我有时间从容打井、栽树。



感谢朋友们为我的付出。




感谢
高梁,本名王树彬。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河北秦皇岛。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河北诗选》等刊物、选本。获2011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提名。第十二届河北文艺振兴奖、河北省首届文艺贡献奖。

栗树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欢迎扫描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1 00:26 , Processed in 0.531250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