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09|回复: 0
收起左侧

[写人] 明代英雄诗人

[复制链接]

398

作品

409

互动

9009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4532
威望
168
精华
0
粉丝
6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21-4-16
最后登录
2024-6-2
在线时间
841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4-5-19 09:4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斗民族,战斗的诗人(四)

明代英雄诗人

明代著名的英雄诗人是张经、戚继光、愈大猷、陈弟。他们是战斗的诗人,更是抗倭的民族英雄。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谱写英雄史诗,让后人景仰。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张经派遣参将卢镗带保靖兵、总兵俞大猷带永顺兵、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共同进军,痛击前来偷袭嘉兴的倭寇,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烧死和溺亡者也不少。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张经是戚继光的上司,取得王江泾大捷,被称为“抗倭第一人”,却受到严嵩、赵文华谗言构陷。嘉靖帝以“养寇糜财”的罪名将张经、李天宠召回京都,与第一个弹劾严嵩的杨继盛,同日被斩于街市,“京师震骇,谓国家一日杀三贤能臣,罢市者累日”。张经号半洲,著《半洲诗集》,后人将他在洪塘的居住地更名为“半洲街”并沿用至今。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洪塘山下建张经祠。祠堂内供奉着张经像,戚继光、俞大猷陪祀。两旁有楹联云:“文武无双经略,东南第一战功。”

在王江泾大捷中,俞大猷率领永顺兵首先歼敌,但其功劳不仅被他人冒领,还以其中的一次战斗金山卫失利为由,遭到严惩。受处分后第五天,俞大猷进攻陆泾坝的倭寇,斩首300多人。此后多次歼敌,可换来的却是更为严厉的惩处。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浙直总兵俞大猷上任后不久,就在在吴淞、江口等地与倭寇交锋,斩首1500 级。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浙江小姑渡、向礁门、柯梅等地,俞大猷命参将刘显、戚继光、张四维水陆夹击,沿途截杀,倭寇后向大木坑等澳逃遁。后来俞大猷又转战广东,破倭于邹堂、海丰等地,更辉煌战绩是与戚继光再度联手的南澳之战,大败广东势力最强的海盗吴平,歼敌6500 多人,解救被掳民众 1800 多人。东南沿海剧烈的倭患,就此基本平息。

俞大猷一生戎马四十余年,战功赫赫,但仕途坎坷,或许与他刚正下阿的性格有关。他给后人留下一部棍术专著《剑经》,还有许多篇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表明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后人将他生平所作诗歌汇编成《正气堂集》。

俞大猷也爱才,在京师,向他的老战友戚继光推荐了陈第。陈弟跟随戚家军转战南北,作战勇敢,屡立战功,颇受戚继光、俞大猷赏识和器重。万历七年春(1579年),大嬖只、炒蛮复同时袭击古北口及曹家塞,由于边备戒严,他们只得空手而回。这时,陈弟率五百骑兵果断出击,在苇子谷截住炒蛮,生擒十三人,斩首五级,获驼马十八匹,兵器一百五十件。余贼逃往山上,乘胜追击六十余里,因山林险阻才作罢。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二月,随沈有容往东番剿倭,参与收复台湾岛。诗人陈弟实现了遍游五岳的宿愿,为后人留下了《五岳游草》诗集。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一支四千人的虎狼之师诞生了。戚继光率领自己组建的戚家军冲向凶残的倭寇,一摆开鸳鸯阵,便每战必胜,捷报频传。

首战新河,再战花街。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兵分三路,其中一路进攻新河。四月二十六日拂晓,胡守仁和楼楠率军赶来了,倭寇遭到突然袭击,慌忙退至城南。戚家军乘势追击,杀了不少倭寇,残部乘大雾向乐清方向逃窜。

戚继光在宁海也打了一个胜仗,然后迅速挥师南下,行至宁海西南的梁王,闻报进犯桃渚之敌进至精进寺。戚继光大吃一惊,精进寺离台州只有20多里,必须火速驰援,当即下令冒雨进军,于是负重奔跑。四月二十七日中午,先头部队到达台州。得知敌人已到离府城仅二里的花街时,他迅速部署兵力,命令把总丁邦彦为左路,把总陈大成、哨官王如龙为右路,他亲率中路,摆开鸳鸯阵迎敌。见倭寇摆开“一字长蛇阵”迎战,戚继光乘敌立足未稳,亲自点燃号炮,指挥火铳手发铳射击。顿时硝烟弥漫,勇士朱珏振臂直冲,迅速斩杀前队倭寇头领,挫敌锐气。倭寇顿时乱作一团,戚家军乘机奋勇冲杀,身材高大的把总吴惟忠,挥刀连斩倭首5颗,他的士兵斩敌15人。戚继光下令兵分两路追击,丁邦彦带兵追至新桥,歼灭一股逃兵,另一股大多淹死在瓜邻江。花街之战迅速歼敌308人,生擒2人,救出被掳民众5000多人。

五月初,倭寇后续部队从健跳镇登陆,窜至台州东北的大田镇。戚继光为加强台州防务,将部队分成三部,一部加强新河,一部加强温岭太平,他自己身边只有1500名士兵,在大田岭一带设伏。五月初五端午节,戚继光令将士人手一束松枝用以隐蔽身体,埋伏在上峰岭南侧的狭长谷地。不出所料,倭寇企图劫掠丽水,正由山路向仙居前进,队伍长达20里。当倭寇半数进入伏击圈时,戚继光放炮为号,声震山野,士兵扔掉伪装,鸟铳齐发,运动鸳鸯阵,犹如猛虎下山冲杀过去。倭寇仓皇应战,退至对面小山坡,企图顽抗。这时另一部分士兵赶到,从背后夹击倭寇,并在山上竖起一面白旗,高喊:“放下武器,投奔旗下,可免一死!”当即有几百人奔至旗下缴械投降,其余倭寇抢登山界岭,继续反抗。丁邦彦、吴惟忠等将领就攀崖上去,刀砍枪刺,赶敌下山。士兵追击,逼敌退至白水洋,在朱家大院全歼倭寇。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秋,入侵浙江的倭寇基本荡平。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已升任都指挥使的戚继光接到朝廷命令:火速增援福建。三天后,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六千人,浙江都司戴冲霄率兵1600人从温州出发,八月初到达福建宁德,准备收复横屿岛。来到张湾镇的第二天,戚继光弄清涨退潮规律和气候、风向变化情况后,就与巡抚游震得、监军汪道昆等一起商议军机。八月初八,是涨小潮的日子,戚继光率兵到蓝田渡待命,命令王如龙带一部就地守住路口,防敌上岸逃跑,其他将士人人带武器和一捆稻草涉海进攻。他自己趁退潮时擂响战鼓,将士运动鸳鸯阵,遇烂泥铺草垫路,缓慢前进,盾牌手挡住岛上射来的乱箭,掩护部队前进。戚家军接近横屿岛时,倭寇早已沿山布阵,一部分在山上防守木栅,企图把勇士们赶进潮水中活活淹死。此背水之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个个奋勇前进。弓箭手离敌数十步就开始射箭,像蝗虫似的飞向敌营。上了岛,长枪手所向披靡,狼筅手已熟练使用狼筅,发挥了刺砍威力。陈子銮、童子明带兵冲击南线敌阵,陈大成沿山麓登山从山顶后包抄,吴惟忠带兵攻打木栅城,双方展开激战。山上山下,杀声震天,民众都来呐喊助威。这时,担任断敌退路的王如龙已带兵过海,赶到岛上投入战斗。吴惟忠点火烧毁木栅,倭巢被烧。众将便从四面合围,向中心猛冲,很快控制全岛各要道和制高点。倭寇到处乱窜,企图逃命。戚家军乘胜追击,斩敌2600多人,救出被掳男女3000多人。吴惟忠在这次战役中斩倭6人,他带的部队斩敌477人。不到一天工夫,收复了被占三年之久的横屿岛。

中秋一过,戚继光就率军南下,到了福清县城。福清县有倭寇近万人,盘踞在县城以东,结寨为巢,相互声援,戚继光决定先清除牛田之敌。他对外佯言说:“我军远道而来,需休息几天,筹措粮饷,待时而动。”让倭寇放松了戒备。当夜二更时分,戚继光带一队轻装疾驰杞店,杀哨兵10多人,将倭巢团团围住,倭寇还在酣睡。王如龙身材魁伟,力大如牛,用宽宽的肩膀托着勇士朱珏、金科,攀登寨栅,潜入倭巢,打开寨门,士兵蜂拥而入,全歼杞店之敌。乘胜捣毁上薛、闻渎等地倭巢,直逼牛田。牛田倭寇闻讯,在营门前列阵,把被抓的百姓推到阵前作挡箭牌。戚继光指挥部队迅速排列鸳鸯阵,同时令盾牌手掩护长枪手、狼筅手奋勇向前。倭寇胆战心惊,纷纷退却。正在此时,戴冲霄率部队从仓下进牛田,堵住了敌人退路。倭寇孤注一掷,扑向戚家军,企图杀出一条生路,却被杀得阵势大乱,纷纷溃逃。戚家军乘胜追击,连克敌巢数十处,斩杀几千倭寇,救出被掳男女几千人。

牛田大捷后,探知林墩有四千多倭寇聚在一起作乱,便决定乘胜进军,捣毁林墩倭寇巢穴。本想偷袭,却已被发现,戚继光便下令与敌人拼死搏斗。命令王如龙、张谏带领一部直插黄石大道,从正面进攻,吸引敌人,他自己则带陈大成、吴惟忠、丁邦彦等督兵强攻宁海桥。宁海桥是通往林墩的咽喉,工事坚固,有2000人防守。戚继光把队伍分作3个梯队,发起进攻,第一批官兵36人全部阵亡,第二批上去又损失过半。见仍过不去,就命令陈大成继续组织夺桥,自己带吴惟忠、丁邦彦改由黄石大道进攻。这时,王如龙、张谏已突破黄石大道,插入倭巢心脏。守桥倭寇见正面失守,老巢被掏,急忙派兵增援。陈大成乘机进攻,夺取宁海桥,与王如龙、张谏两面夹击,奋勇追杀,将倭寇一网打尽。

戚继光回浙后,倭寇再次进攻福建,广东总兵刘显援闽中了奸计,兴化再次失陷。朝廷提拔俞大猷为镇守福建总兵官,罢了游震得的巡抚之职,任命谭纶为巡抚,并再次令戚继光入闽抗倭。俞大猷在漳州招募了六千农民,训练成“俞家军”,赶赴平海卫,与刘显会师。朝野上下是希望速战速决的,他却困而不攻,坚持已见,认为倭寇若是分散为害难以剿灭,将其聚而歼之方能有效。面对指责,俞大猷不急不躁,只等副总兵戚继光的部队赶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二月,戚继光再次来义乌招兵一万,吴惟忠的弟弟吴唯贤等一大批青年参军。四月二十日,谭纶召集汪道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商量进攻方案,决定戚继光为中军,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次日黎明,戚家军一万多将士偃旗息鼓出发,胡守仁为先锋。倭寇得知“戚老虎”又来福建,已派四千人护送劫掠的财物回日本,只留下三千人据守渚林以南的许家林屏障平海卫。此时倭寇两千人迎战,一百骑兵在前头开路。胡守仁率军用火箭、鸟铳一齐发射,炮火震天,倭寇战马受惊,四处乱逃。倭寇步兵随后出战,戚家军纷纷向敌人扔石灰包,蒙住了敌人的眼睛,趁机发起冲锋,用狼筅横扫。双方展开肉搏,左路刘显,右路俞大猷从两翼猛杀过来。倭寇逃向许家屯老巢,明军分路追击,向倭巢内抛掷火球,发射鸟铳。倭巢内立刻火光冲天,戚家军奋勇拼杀,倭寇夺路逃命。不到三个时辰,捣毁了平海卫倭巢,歼敌3451人,缴获兵器3961件,救出被掳百姓3000多人。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倭寇两万多人,突然围攻仙游城。原来倭寇在一个月内,与戚家军水陆交战12次,三千多人被歼,就改变策略,由分散改为集中攻城略地。在军情紧急之时,谭纶的奏疏得到批复,于是在十一月,戚继光升任镇守福建总兵官,立刻与谭纶一起带六千戚家军赶到离仙游20里的地方,驻扎在俞潭甫、沙园一带。与谭纶商量,先与敌人周旋,等待援军。让童子明回义乌带兵,在仙游附近山中,突遭倭寇伏兵的袭击,他冒着如雨的矢石,斩杀倭寇,终因敌众我寡,阵亡于虎啸潭上。其余伤兵回到义乌,搬来援兵。同时,戚继光特派自己亲信乘夜入城协助防守,并把大本营移到离敌更近的石马,四面布设疑兵。十二月初六日,倭寇发起大规模进攻。城内军民不畏强敌,奋勇反击,城外戚继光指挥军队放鸟铳助战。二十三日,六千援军终于来到。二十六日拂晓,大雾弥漫,部队秘密向南巢推进。倭寇乘浓雾进攻南门,使用一种登城工具“吕公车”(高于城墙,四周粘上竹木棉毡,既防炮火又不怕弓箭),推车至城下,从车顶接木板至城墙后过桥登城。戚继光使用了“大将军”,这门火炮重1000斤,一炮能轰坍山的一角,此时用于轰击吕公车。这时,王如龙从左侧攻垮南巢。敌人只好停止攻城,布阵迎战。胡守仁从右侧进攻南巢,高喊为童子明报仇,破栅而人,焚烧敌巢。残倭逃向东西两巢,胡守仁乘胜追击,与右路陈濠部夹击东巢,王如龙向西与李超分兵夹攻西巢,迅速摧毁二巢。戚继光亲督金科、金文秀等大营正兵,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北巢,杀声震耳,火光冲天,倭寇彻底崩溃,仙游城解围了。

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兵追击,次年二月初四,追至王仓坪。得知倭寇在此集结,就兵分四路,折箭为誓,誓死拼杀。倭寇却先从东、西、南三面同时扑来。王如龙怒目圆睁,猛似张飞,把钢刀往地上一插,吼道:“不灭此贼,誓不收兵!”陈子銮、丁邦彦高举战旗大喊:“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将士们呐喊着向倭寇冲杀过去,双方激烈厮杀。这时,两千多倭寇突然从西南向东南方向迂回到明军背后,致使王如龙部腹背受敌,阵势出现混乱。戚继光亲督张元勋、朱珏歼灭迂回之敌,再挥师迎战正面之敌,倭寇逃往山上。此战歼敌2000多人,还有2000多人向南窜至蔡坡岭,戚家军追击。

二月十五日,戚继光化装成乞丐侦察,又反复思考、商议,认为倭寇刚结巢缺粮,势必要下山抢劫,于是在蔡坡岭至漳浦一线西侧设伏兵。不久,倭寇大队人马出动,进入伏击圈时,张元勋、陈濠、王如龙、李超、楼大有率伏兵冲出,英勇拼杀,倭寇不敌后退。戚继光率兵从背后杀出,倭寇逃入山林,便从四面八方放火烧林,烧死和掉入海崖淹死了1000多人。追残倭至韶安,又歼灭2000多人,烧毁倭船20多艘。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月,福建沿海的倭患基本平定。

从嘉靖二十三年到嘉靖四十三年,戚继光从16岁到36岁,经过多年奋战,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终于实现了“四海浪平”的愿望。今天,我们重读他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写的《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宋代英雄诗人
下一篇:韩秘宝.游记《走马观花逛西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3:21 , Processed in 1.531250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