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424|回复: 0
收起左侧

[杂谈] 话说“起跑线上”的“赢”与“输”

[复制链接]

460

作品

474

互动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用户

成绩
5556
威望
767
精华
1
粉丝
11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19-4-11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943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2-6-24 07: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起跑线上”的“赢”与“输”


现代社会上,有一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而且这话还在继续流行,这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众所周知,运动会的径赛中有一道起跑线,运动员们是在这道线上听令起跑开始竞赛的。中、长跑和马拉松赛起跑迟缓了,还不是损失太大,可以在后面的竞赛中保持体力发力超越对手们;而短跑,尤其是60、100、200米,如果运动员在起跑时迟缓了,你就真的是可能要被人甩下来了,因为运动员们实力相差无几,你延误了一两秒钟的时间,就会导致成绩不佳的结果,这就叫着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社会上流行的这句话,本意是正确的,无可非议,无非就是家长们想要极力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成长为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对孩子自己都有益的人才。但是,在现实社会里大多数的人们却把这句话理解错了,在错误的理念指导下,人们一年一年又一年、一代一代又一代地去付诸于行动,具体表现在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择校、报特长斑,请家教,更是舍家撇业地去陪读!
   由此看来,这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来无错的话,在大多数家长那里已经变味变质了,虽然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但笔者却要说:家长同志们啊,你们把这句话的内涵给理解错了,让这句本来正确的好话成了一句忽悠人的外行话!原因何在?就因为你是外行,才说出外行的话,做出外行的傻事儿!
   笔者为什么会这样说?不客气地说,因为笔者是内行!恢复中、高考的1977年18岁的笔者参加了教育工作,一干就是近40年。在执教的岁月里,当过20多年的班主任,大部分时间教毕业班,后来主管学校的教学工作又是十几年。退到二线后,在县城待过,在烟台住过,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与一些中小学教师、领导、家长、学生沟通交谈,及时了解掌握教育教学的动态,写出一些有关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或网站、论坛上,以阐述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引起读者注意,或为教育教学决策者开展工作提供一点意见。笔者亲自调研、执笔的烟台市“十一五”重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当前农村初中教育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在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后完成了研究工作,并且在2009年9月初顺利地通过了烟台教科院组织的专家学者的验收,在县市两级受到一致的好评。
   笔者既然敢于自称是内行,下面就说一些内行的话给家长朋友听一听,或许你会开窍了,有所收获。
   首先,我们来说择校的问题。
   社会上有好多家长不让孩子就近入园、上学,选择幼儿园,选择小学、初中、高中,托亲求友地来为孩子择校,说什么那里那里的幼儿园好,那里那里的学校好,就是远点、累点也甘心情愿,一个天大的理由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同志,你懂吗?择校时,你都看幼儿园、学校的什么“好”?
   第一,要看学校的办学环境。幼儿园也好,小学、初中、高中也好,你首先要看其办学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幼儿园、学校离家比较远,交通不方便,出行较难等,不利于家长接送,不利于孩子上学返家,你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周边环境主要指幼儿园、学校是建在住宅区,还是商业区、工业区,还是建在僻静的地方,如果建在僻静的地方,就好于其他地方,建在住宅区,就好于商业区和工业区。学校是个神圣、优雅的地方,越是安静,少了各种各样的干扰,越是有益于学生学习与身心成长,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农村也好,城镇也好,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高中,其办学的环境大同小异,相差无几,就近入园、入学是明智之举,不费工不费力,更不破费钱财。既然幼儿园、学校的办学环境没有大的差别,家长同志啊,你为什么非要去舍近求远地给孩子择校呢?
   第二,要看幼儿园、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主要指学校的校舍建设情况以及各种实验室、实践室、电化网络等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建设。一般来说,现在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幼儿园、中小学的硬件建设都达到了省级或者市级要求。软件,是指一切不能量化的东西,一般是指学校的内部管理方面的,它是与管理者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实施的措施以及教师、学生所养成的工作、学习的习惯等等密不可分的,不是你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在软件建设方面,各学校的确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也正在逐步被缩小,它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情况如此,那么家长同志你为什么还要去求爹爹拜娘娘地去给孩子择校呢?
   第三,要看学校的师资情况。
   教师情况是什么样子?以山东省海阳市为例,来加以说明吧。
   全市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大多是私人办学,少数为公办的,教师都是取得了幼师资格证书的,既有四五十岁的,也有三十多岁的,还有刚刚走出学校的年轻人,女性居多,男性较少。
   全市中、小学教师在岗的几千人,分布在全市几十所小学、十几所初中、五六所高中(含高职)里,另外还有五六所私立学校。小学教师,一般是教一二三年级的轮回教,教四五年级的轮回教;教初中的教师,大多是教初一初二年级的轮回教,教初三初四年级的轮回教;只有教高中的老师是大轮回,从高一到高三,接一级学生后直教到他们高三毕业为止。中小学教师的学历99%达标,都是持证上岗的。在县城学校的教师大都是有人脉关系的人才被分配进来的,也有依靠背景从乡镇调进县直学校的,此类人不在少数。
   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的确也存在着差别,那种真正的专家式的、学者式的在全市出类拔萃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小学教师里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中学教师里也是凤毛麟角的,全市不会超过三二十人的。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的能力都在伯仲之间,相差无几。
   笔者在初中任教近四十年,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十几年。我们学校在海阳市连续十几年被考核为一类学校,是最早实行教师业务考试(教师50周岁以上的免考)的学校,教师业务考试是考核教师的一个方面,以量化形式计入学期个人考核中,其目的就是督促教师自觉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从而来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我们学校教师的业务考试,就是你教什么就参加什么科目的考试。你教语文,就考你初一至初四的八册语文;你教数学,就考你初一至初四的八册代数和几何;你教历史,就考你初一至初三的历史……十多年的实践实在是让我们大吃一惊啊,所有学科的考试连年出现了同一个样的事实:以数学为例来看,教初四的教师因为要带领学生去复习初一至初四的知识,因而他们的考试成绩一般是满分(120分),或者是118、116分,属于粗心大意而失分;教初三数学的教师,考试成绩一般在70——90分之间;教初二数学的教师,考试成绩一般在40-60分之间;教初一数学的老师,考试成绩一般在30——40分之间。各科考试成绩的情况也如同数学。
   我们学校的教师参加业务考试,其连年的成绩状况是如此,那么海阳市其他初中的教师如果参加同一份试题的考试,你认为他们的成绩会高于我们学校的教师吗?以此类推,全省、全国的初中教师如果参加同一份试题的考试,其平均成绩又会是如何呢?绝对不会平均高于我们学校的,因为我们烟台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成绩是在全国是跃跃领先的啊!
   窥一斑而知全豹。初中的教师是这样,那么小学、高中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幼儿园的教师,还会好到别处去吗?从从事学校教学管理十几年的实践来看,笔者得出一个看来是荒唐的结论,这就是:“教师几乎就是教几年级他(她)就是几年级的水平啊!”(不信?教育主管者或者学校的主政者考考教师们试试啊!),当然,那些为数很少的高水平、高能力的教师们是除外的。
   教师的个体差别是存在的,并不是一刀切的,但是平行级的学校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基于此,那么家长们你又去择的那门子校啊?
   现在还在择校的家长,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第一类,有钱、有权的。他们想干啥就干啥,随心所欲,处处要高人一等,什么都要享受最好的,当然这是他们的逻辑与想法。第二类,据说是投资型的。自己没什么发展了,说穿了是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没读什么书、混得一般又一般,想叫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根本没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块读书的料,花大钱送去高消费的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大钱花上去,最终高考总分连个专科都不够!第三类,要面子的,攀比心十万分严重的家长。此类家长是十分愚昧无知的,择校风越刮越凶,就是这些无知愚昧人掀起来的。他们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不舍得用、不舍得花,省吃俭用积攒下几个小钱,竟不知自己的子女有无有兴趣、适不适应,赶鸭子上架,最终把钱花光了,孩子大学好歹上完了,要找工作了,要买房结婚了,他早成了穷光蛋了,一分储蓄没有了,一旦得个急病都无钱医治,更别说别的了,还美其名曰叫着“舍得教育投资”,让内行人笑掉大牙。
   悲乎?悲也!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因为所谓聪明的中国人就是极其喜欢跟风,从不去问个为什么的,民族的劣根性之一啊!
   其次,我们来说陪读的问题。
   何为陪读?在当代社会里,顾名思义,陪读就是家长陪着孩子去读书,主要是去给孩子做个伴,做做饭,洗洗衣服。追索陪读的历史,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啊,在封建社会里,皇家的子女读书时要有人陪着,权贵富豪家里的孩子读书时要有人陪着……这就是历史上的陪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中国陪读改头换面了,由历史上的同龄人陪着一同读书变成了父母去为子女读书做伴、做饭、洗衣等!你就不得不为国人的发明与创造伸出大拇指了啊,真的是正经的玩意儿没弄出一点来,反而是乌漆墨黑的东西造出了了一大堆,可见劣根性是多么的显著与让人耻笑!
   学校中,班级有班主任和任科教师负责管理学生,有些学校还有生活老师,分工都很明确;级部有级部主任及班主任轮流值班;学校有校长组织的人员在值班。天天如是,周周如此,月月这样,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学校中,有伙房,保证学生能吃饱喝足;有商店,生活必需品,有地方买;有医务室,有头疼感冒的,老师会照顾学生吃药、打针,再有意外发生,校方会及时送医院,并及时通知家长;有宿舍,学生有地方住宿睡觉;有困难,学生可找老师帮助解决……
   既然如此,家长,你来陪的什么读?
   你说你对孩子不放心,又不放心吃的,又不放心住的,又不放心这,又不放心那的。你不放心孩子,你为什么不将其放在家里自己教着?你放心别人给你教吗?你怎么能放心别人给你教呢?你有钱吗?有钱专请几个名教授,住在五星级酒店,在总统套房住着,再请几个保镖跟着,吃住什么都有了啊!摆什么谱?一看,你就是得瑟得不知自己姓什么的人!真正有档次、有水准的人,不是你们这么做的。我有一个学生,还有一个亲戚,他们的身家都过了几个亿了,他们的孩子读书时从没有人去陪读过。说实话,陪读的家长,你不就是有两个钱不知怎么花了吗?!
   笔者十分奇怪:改革开放这么些年了,学习外国的东西太多了,先进的落后的,积极的消极的,都能学会了,有些是无师自通的,为什么偏偏学不会人家如何对待子女的?为什么偏偏不学会教育子女自立、自尊、自爱呢?孩子,要从小教给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其中要包含着学会自立,不自立,是无法生存、生活和做人的!孩子小的时候,是应该关心他的衣食住行冷暖饥饱的,大了,都十几岁了,二十几岁了,他们已经会思考了,也能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了,你还不放手,永远牵着,他能长大吗?幼儿园、小学、中学,你陪着读,大学呢?大学毕业工作了,你上他单位陪着吗?再说,有你这样的父母,这样弱爱,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了能不能干好工作,那真是太没把握了!说句不好听的,你也马上死了,你的子女就饿死了吗?咸吃萝卜淡操心,杞人忧天!
   醒醒吧,陪读的人们!惯子如杀子啊,古训是太有道理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总之,择校与陪读,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比方说孩子有特殊情况,例如有病、残疾等,选择离家近的学校或者特殊教育的学校读书,或者父母陪读,都是情有可原的,是应该的。更应看学生的情况,好学生,在哪儿都行,此所谓“是金子,在哪儿都放光”,智商、情商等都是一般般的又为何去浪费钱财呢?脑力条件差的,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去哪儿,最终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择校与陪读的目的是为了去挤中考、高考这两座独木桥的!错,大错!只有子女有兴趣,才会达到目的;没兴趣,白搭!现在,干什么不行?只要不违法,干什么都挣钱,都能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家长啊,改改你的思维和观念吧,因为你太落后了,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别再费心费力又破财了!
再次,我们来说报特长班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不仅小学生、初中生家长为其报特长班的络绎不绝、比比皆是,而且就连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为其报特长班的也是方兴未艾。我们还以海阳市的基础教育为例子来看看吧,一个县市区足以代表一个省,甚至全国。
   海阳市某著名幼儿园,两周岁半的孩子入园后就开始设特长班,什么美术、舞蹈、小主持人……应有尽有,家长们你看我我看你,你攀我我攀你,最终所有的孩子们都报了特长班,学期额外学费800元人民币,并且美其名曰什么“蒙士班”“梭士班”的,据说是那个什么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呸,什么狗臭屁的科研成果?纯是误人子弟、扼杀孩子天性的无知教育而已!
   小学生、初中的学生们上了5天的满堂灌式的课,双休日要休息休息了,要玩一玩了,家长们不干了,把孩子送去特长班去了,上午去学这个,下午去学那个,双休日被家长报的特长班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家庭作业也只能晚上在灯下做了。无奈,孩子们就只能用消极怠工来学所谓的特长课!一年一年过去了,报特长班的孩子们真正学到了什么了吗?成才了吗?答案是清清楚楚的:只是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儿而已,亦即通了一点路,别无收获!何况到了初三初四,到了高中,课程撵得急,特长班学的那几下子三脚猫的玩意儿早被扔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呜呼,孩子们,你们太冤了,你们会由冤生怨的、生恨的!人,一旦有了怨、有了恨,抵触的情绪油然而生,是什么东西都不会学进去的!这是你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们永远也弄不明白的道理啊。
   家长们为什么要逼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去上各种特长班呢?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現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特长,因而社会上各种特长班应时势而诞生,较年轻的家长们接受新生事物快,便一拥而上,不管自己的孩子有无爱好、有无兴趣。其次,家长极希望孩子在某方面成才,出人头地,替自己实现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造成而沒有实现的理想。这实际上不是孩子爱好什么去学什么,而是家长爱好什么就強迫孩子去学什么。再次,家长的攀比意识严重,惟恐别人瞧不起自己说三道四。笔者的一位好友就这样认为,他说不管孩子能不能学会什么先花上钱让孩子去学,否则别人认为咱上不起沒有钱,别人家的孩子能去学这学那的,咱的孩子也照样能去学。结果他一下子给女儿报了美术、书法、舞蹈、英语、跆拳道五个特长班,除了两个双休日还要再加上一个周六晚上,这个小女孩现在被折磨得都麻木了,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与活泼。
   唉!有这样的家长,孩子们焉有不冤、不怨、不恨之理?
   笔者认为,在学习好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之余,让孩子去发展特长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应该提倡的,因而学校了都成立了兴趣小组,来发展孩子的特长。但是,去学什么,发展什么特长,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学什么发展什么,家长是不可强迫孩子的!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度的,切不可贪多贪全,给孩子太多太重的负担,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休息与正常学习,伤害其身心健康。作为家长更要明白两个道理:其一,孩提时期就是玩耍的时期,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你不可扼杀孩子的天性!更何况古今中外有多少发明、发现都是在玩中产生与完成的。其二,培养孩子的特长,不仅要看其兴趣爱好,更要看其有无天赋,千万不能盲目乱干,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你想如果让一个天生手指粗短的人硬去学弹钢琴、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硬去学声乐,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那么怎么做才能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我们不妨去向德国人学习一下,笔者认为家长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纵观世界几百年来发明创造、工业制造等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两个伟大而优秀的民族,这就是犹太民族和日耳曼民族。德国人就属于日耳曼民族。德国的经济是十分发达的,他们的工业制造在世界上是跃跃领先的。而就这么一个国家,他们却与我们中国人相反,不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有意识地“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2015年10出版的《阅读文摘》选摘了作者锐享发表在《ABC企业家俱乐部》的一篇文章《德国人为什么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该文里说:首先,德国的宪法禁止学前教育。他们认为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力超过同龄人。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在幼儿园里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入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是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其次,德国人认为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我们中国的幼儿园里还有语文、数学、英语的教材,而且天天给三四岁的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更加让人可笑的是竟还有什么“蒙士实验教学”啊!几岁的孩子正是应该玩的时候,却被生硬地教育禁锢起来了,天天被灌输着与他们的年纪不相称的死知识。作者锐享说,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已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再次,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面对挫折恐慌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的趋势。这个“残酷教育”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娇惯孩子,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品质的。第四,德国人认为家长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与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错了就必须向孩子认错。……总之德国人在对待孩子上的做法,的的确确值得我们中国人去学习、去反思的,因为不管东西方有什么差异,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也就是说都想着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能生活得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既然如此,中国的父母们为什么还要执迷不悟呢?不要认为你是在爱孩子,你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在害孩子的!
   真正对孩子负责任、对孩子好,应该这样去做:
   第一,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事、做人,要求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这不仅是在践行当代社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是在继承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美德。这个做事,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说如何生存,如何做家务等;做人,更是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修身养性、说话做事、习惯养成、品德养成等。这样孩子才会自立、自理、自力,各种好的习惯逐渐形成,将来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第二,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去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学习各种知识,不做拔苗助长的傻事错事。自然界里,凡事都存在个规律,你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其结果就必然与你的愿望适得其反,此为颠覆不破的真理。一个孩子三四五岁,十几岁,正是身心成长的阶段,要知道他的负荷量啊,不能过早地给他加压加负担,否则就是拔苗助长。诚如人挑担一样,一个成年人能挑上100斤的东西,而一个十岁八岁的孩子,你让他去挑100斤的东西,时间一长,肯定会把他的身体折腾垮了啊!幼儿,就应该就必须玩,在玩中学习一定的知识,切不可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小学生,应该去学一半玩一半,不能早早地被所谓的学习累成半个残废;中学生,包括高中生,也要因人而异,天资聪慧的例外,一般的人要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化与知识,不必非得去挤高考的独木桥,干什么不行?只要你不违法犯罪,凭劳动吃饭,不懒不馋,勤奋努力,是不可吃不上饭的!自古就有古谚说:“读书的多,识字的少”,什么意思?就是说,自古想通过读书成名成家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啊!人生学习了一定的文化,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可以来谋生,为什么就必须要在高考这一颗树上吊死?现如今的大本生、硕士生比比皆是,“吃不上饭”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啊,难道这不是鲜活活的社会现实吗?家长啊,改改你的观念吧,别再很劲地折腾孩子了!至于,你非得搬出什么专家、学者、教授是怎么怎么说的,怎么怎么搞出了什么科研成果,笔者也没法子劝你,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些人有几个是真真实实地泡在基层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里一心一意搞过实践的?大都是蹲在大城市的办公室里眼望着天花板胡诌出来的一些狗屁不通的奇谈怪论!呸,误人子弟而已。
   第三,不必去给孩子择校,就近入学,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作为家长,经常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及时掌握孩子身心方面的信息,对症下药,对孩子有益而无害。
   第四,不要去陪读,陪读是最无知的做法。你能给孩子讲授什么吗?如果能,还要来学校学习吗?孩子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否则孩子永远飞不高的,做不了雄鹰,只能永远是地上的鸡啊!几年前,河南一个被溺爱惯了的男子在父母死后被活活饿死,就是人类溺爱子女最悲惨的一例。你想重蹈覆辙吗?
   第五,特长班可以报,发展孩子的特长是应该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还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有兴趣,喜好某种发展,就去报;孩子没有兴趣爱好,就坚决不做,绝不能把孩子的身心给拖垮了啊!
   就“在起跑线上”“赢”与“输”的话题,笔者拉拉撒撒地说了一大些,这不是在凭空胡说八道,是笔者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作为家长,你相信更好,因为是对你的孩子和家庭有益;你不相信,笔者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主动权在你手里,决策如何做的人是你。
   笔者真心希望家长们能真正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微小型企业创业漫谈(十)【完本】
下一篇:钟好麟:人生第二次高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07:07 , Processed in 3.687500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