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666|回复: 0
收起左侧

家乡古镇的记忆(三十九)

[复制链接]

1818

作品

2247

互动

3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17222
威望
43616
精华
3
粉丝
11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2-7
最后登录
2024-3-23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2-1-11 0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古镇的记忆(三十九)
                                              朱海明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送女婿……这首儿歌从小就听,拉着母亲的手晃动身子前仰后合边听边乐……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母亲的呵哄下快乐长大。但是真正见过拉大锯扯大锯的孩子并不多吧,我见过。
      抬头营有个木业社,打制各种木制家具、农具和用具,后来和铁业社合并为机铁社,属于集体企业。我就看过木业社的木匠破木头,用大锯破木头,破成木板也就是板材——把长长的原木一头儿架起,上面用墨斗打好线,一人在上一人在下一拉一扯拉动大锯。上面拉锯的人主要把握方向别走锯,也叫别走线,可能技术要好一些。下面扯锯的人主要为锯身加力,可能力气要大一些。大锯的锯条好长啊,足有2米多,锯齿好大啊,1寸多长锋利无比。大锯拉起来咔咔作响真给力啊,大锯扯起来锯末子飞扬也很壮观。拉大锯扯大锯的木匠满脸的自豪享受着劳动的快乐和满足……
      现在啥啥都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了,拉大锯扯大锯的没有了,人与人齐心合力的劳动过程没有了,本来就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也就没有了,唉。
      还有一种活儿叫挠粳子,长粳米的庄稼叫粳子,属于不好侍弄的作物,尤其不能下锄除草,因为苗草混杂难以清除,所以不能下锄。挠粳子就是在绿色的粳子地里,人们坐在小马扎上,俯下身低下头手执剪子股把苗眼儿里的杂草剔出来,也叫抠粳子,是个慢工细活儿,由中老年妇女劳力来完成,急性的男人干不了。
      奶奶就干过挠粳子这活儿,去城东叫东洼的地块儿,是村里最肥沃的地块儿,入社后属于集体的。奶奶收工时我去接过她,到东沙河去接过她。眼见奶奶和好几个年过半百的小脚女同伴,有说有笑的从河对面的土路上走过来。奶奶她们显得好高兴啊,共同劳动的乐趣让她们越来越年轻。我不禁一溜小跑地迎上去,接着奶奶她们了,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托奶奶她们的福,秋后我吃上了粳米粥,喷儿香喷儿香的粳米粥。对了,往前推几十年,慈禧太后也爱吃粳米粥。她可知道粳子是很难侍弄而且低产的庄稼吗?吃一口粳米粥可不容易啊!
      小时候还吃过不少野菜,苦码子,婆婆樱,曲苜菜,羊犄角,牛碟儿……生吃,在田野里吃。还吃过野菜的花,如婆婆樱也就是蒲公英的花,甜丝丝的,好吃。还吃过窝瓜和仁瓜的花,黄色的,很厚实,是熟的,怎么到了锅里煮熟的,不记得了。味道嘛,甜不唧的肉不唧的,没什么邪味儿但是不好吃。
      抬头营城外是广阔无垠的山野田地,生长着水陆草木数不清的各种植物,装点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菜野花,尽管为一些人所不屑一顾,但是不要忘了,它们曾帮助人们度过了多少灾荒之年,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红军长征的史册上也记录着它们的一份功劳。
      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谈诗与炼字(二)
下一篇:闲话影视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00:57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29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