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3093|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文历史] 李利锋|抚宁城池的变迁

[复制链接]

9

作品

9

互动

299

积分

一星作者

成绩
290
威望
0
精华
0
粉丝
6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2-14
最后登录
2018-6-27
在线时间
1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2-14 17: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利锋 于 2018-2-14 17:17 编辑

抚宁城池的变迁

李利锋


  西汉时期,抚宁县称骊城,在洋河东岸,居民临河而居。魏晋时代,又称阳乐县,仍在洋河东岸。历代以来,因洪水泛滥,屡有迁徙。明洪武初,抚宁县城仅有东西两座土城,知县娄大方居西土城,即汉骊城遗址处。洪武十三年娄大方将县衙迁往兔耳山南之山谷中,即今旧县村。永乐三年,在东土城建抚宁卫。成化三年,因县、卫相距十里许,不宜协调,就将县衙迁至今县公安局一带。从此开始大规模扩城,修筑砖石结构的城池。
  
  据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抚宁县城:周围一千一百五丈,高一丈五尺。旧有土城二座,在洋河东二里,名阳乐城,实本县故基。洪武十一年(1378),知县娄大方因山寇扰掠,率吏民避兵兔耳山。寇平,请于朝,即山之东南以为县治(2006年1月18日编者到旧县考察时,据村民王云回忆,旧县原县城约占地150亩,建国初原衙署、残存的城门楼仍依稀可辨,后城墙砖瓦被附近村民拆去盖民房。公署约有十三间半房,后改建民房,今已无踪迹)。永乐三年(1405),建抚宁卫于东土城内。成化初,都御史李秉以卫县异处、应务不便彼此,土城仓卒不备,遂相地制宜,廓东南而大之,增筑土城,包以砖石。同知刘遂、指挥陈恺、百户郝铭、医官陈中分领其事,肇工于成化三年(1467)九月,讫工于四年五月。城门四座,敌台一座,月城四座,焕然一新。弘治七年(1494),雨水坍塌。知县李海、指挥使陈勋重修。”抚宁卫,明永乐三年(1405)置,治所在今抚宁县城工商银行西北。李秉,字执中,明曹县人,正统进士,景泰间擢右佥都督御史,参赞军务,旋兼理巡抚事。宪宗立,累拜左都御史。自辽东抵大同,整饬边备。未几,命为总督,出塞大捷,赐麒麟服,进吏部尚书。刘遂,陕西清涧人,成化年间永平府同知。陈恺,成化四年任抚宁卫指挥使。郝铭,山东邹平人,成化三年任抚宁卫百户。
  
  弘治年间府志记载抚宁县公署情况:“在府城东七十里。成化十七年(1481)知县姜镐重建,弘治十一年知县(1498)刘玉重修。正厅三间,耳房二间,抱厦三间,幕厅一所,东西司典房十间。后堂三间,东西厢房四间,戒石亭一座,仪门三间,狱房一处,知县、县丞、典史公廨各一所。申明亭在县治西。察院,在县治西,成化三年同知刘遂建。正厅三间,后堂三间,厢房前后一十二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东察院,在县治东,后改为太仆分司,今废。其石狮二座移镇洋河。太仆分寺,在县治东。弘治十二年(1499)知县刘玉建,正厅三间,后堂三间,厢房六间。仪门一座,大门一座。”明代设都察院的简称,清代因之,设十三道御史巡视天下官吏,弹劾百官,御史出差在外,其驻节的衙署称察院。抚宁县有东察院、西察院,东察院在今县档案局路北、县总工会东,原县地税局一带;西察院在县公安局西侧审判厅北。今抚宁县城察院口因此而名。太仆寺,执掌马政之官署,明清时期抚宁为战略要地,军马云屯,故设太仆分司,命百姓养马,供养军队和驿传之用。
  
  明代中期,抚宁县城池基本稳定,倾圮损坏之处得到修葺。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抚宁城:高二丈九尺,周千一百六十四丈。城之南北门迤东属县,迤西属卫。旧县、卫土城二座,在洋河东二里即阳乐城。洪武十一年,知县娄大方因山寇扰掠,率吏民避兵兔耳山,寇平,请于朝,即山之东南以为县治。永乐三年建抚宁卫于东。成化初,都御史李秉以卫、县异处应务不便,遂廓东南而大之,增筑包以砖石,犹嫌矮薄。嘉靖四十二年(1563),巡抚温公(温景葵)檄道府增修。万历十六年(1588)淋雨坍塌过半,管县事通判雷应时同指挥张耀先复修坚固,至今赖之。城台一十六座,楼八座,外周以马墙。隍,阔五丈余,深三丈余。庙,在县治东南。教场,在城东门外。公署:抚宁县治:在城内西北,成化三年建,成化十七年知县姜镐、弘治十一年知县刘玉重修。正堂东仪仗库、西银库,东西两翼司典吏房,堂前台甬、戒石坊及仪门,东土地祠,西寅宾馆及狱,堂后穿堂,中正衙,东主簿厅,东前典史衙,西吏廨及圃,外大门,东旌善亭及马房,西申明亭。儒学:在县治东南,成化三年改建。文庙,在学左,旧学庙在故城内,洪武十一年迁于兔耳山阳。成化都御史阎本复迁城内东南隅。知县姜镐拓修。弘治知县刘玉、嘉靖知县叶宗荫、府通判李世相重修。万历知县张彝训增修,置学田,具祭器,购书籍。徐汝孝□泮池,孟启新棂星门并学,给事中白瑜记。”
  
  明代末期,抚宁城池完固,崇祯三年正月,后金汗皇太极率部攻打抚宁城,督师大学士孙承宗、辽东总兵祖大寿派参将黄惟正、游击祖可法等四将抢先入驻抚宁城,四日坚守不下。三月份又在抚宁城西背阴铺、芦峰口、婆婆岭设伏,诱敌深入,大败双望之敌兵。五月初孙承宗又驻抚宁督师,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后金兵大败而归。崇祯十七年四月,闯王李自成自京师东征吴三桂,知县侯一匡先降李自成,抚宁城得以保全。四月二十一日,闯王在山海关、一片石战败后,仓皇逃往京城。四月二十五日,摄政王多尔衮、平西伯吴三桂率军追击,侯一匡率领县衙属吏出城迎降,多尔衮命侯一匡继续担任知县,赈济灾民,安抚百姓。
  
  清代以后,抚宁城屡有修造。康熙十八年《永平府志》记载:“抚宁县城:高二丈九尺,周千一百六十四丈。东属县,西属卫。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徙河西兔耳山东。永乐三年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奏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甃以砖门四,上各有楼。其历年增修者,弘治中知县李海、嘉靖中通判李世相、知县段廷宴、姜密、万历中管县事通判雷应时、指挥张耀先。池,深三丈,广五丈。公廨:抚宁县治: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七年建,其历年增修者:成化中知县姜镐、弘治中刘玉。堂东西二库,仪门外东土地祠,西寅宾馆。后堂后为知县衙,东主簿衙(今裁),前典史衙,西吏廨,前近仪门为狱。”
  
  康熙十八年、二十一年《抚宁县志·建置》记载:“城池: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1380)迁河西兔耳山东。永乐三年(1405)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1467)春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今卫裁,卫务归并山海。抚宁城,共一千一百五十丈,高一丈五尺,池阔二丈,深一丈五尺。门四座,月城四座,水门一座,敌台一座,桥四座,楼八座。明成化三年本府同知刘公遂、指挥陈公恺建。弘治三年(1490)知县李公海、指挥陈公勋重修。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秋士民以城低难守,争愿助修以资保障。巡抚温公景葵、永平道王公维宁、知府廖公逢节剂量其事,属通判李公世相总领之。于是分南门迤东至北门东边止,为知县段公廷晏修。分北门迤西至南门西边止,为指挥凌公云汉修。夫役取之里社屯卫,石采之山,砖灰工食等费资之俸,廪不耗帑,藏不费公储,工肇于四十二年之二月,竣于四十四年之十月。城之周围如旧,高增二丈九尺,垛增一千六百四十八个,台增一十六座。池阔五丈余,深三丈余,水门塞里口旧以土筑。隆庆三年(1569)春易之以石。城门外拦马墙高一丈二尺,周如城。万历十四年(1585)掌县事通判雷公应时同指挥张公耀先建,今废。十六年(1588)夏淋雨,州县卫城垣坍塌者十之六、七。雷、张二公复修。十八年(1590)春恐里口不固,雷公复以三合土墁之,后岁远不修,遂多废坠。国朝康熙六年(1667)冬知县王公文衡捐俸倡义,鸠工修葺,始事于康熙七年之二月,告成于康熙八年之四月。至康熙十二年五月淫雨绵浸,西北隅倾四丈许,知县谭公琳捐资修补。十六年(1677)夏霪雨,倾圮东北城二十余丈,知县刘公馨捐资修理。二十年秋八月淫雨,倾圮东西北三处八丈有余,知县赵端捐资修筑。二十一年(1682)秋七月又值淫雨浃旬,东西南北四门共倾圮八十余丈。知县赵端当经申详,各宪蒙批,饬令该县劝捐修理,随谕阖邑士民共输若干,余俱知县赵端捐俸修筑,周围重新,城复完固。谯楼在县前,明嘉靖间知县黑公文耀易门额为辽海通衢楼,移城东门上。知县姜公密建东南角楼,明季废。东北角楼。神京要路楼在城西门上,指挥高公维祺建,后废。知县王公文衡协同山抚卫守备陈廷谟连瓮城门重修。西南角楼,崩废。西北角楼。镇海楼在城南门上。筹边楼在城北门上,知县王公文衡重修。又添建瓮城上,厅三间。镇海、筹边二楼,俱知县张公彝训建。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公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鼓楼在县二门西,久废。知县王公文衡改建于城中央。京辽冲邑坊在县前,知县叶宗荫立,掌县事通判雷应时修改,曰畿东首邑。年久就废,康熙二十年知县赵端捐资重建,颜曰两京锁钥。兴贤、育才二坊在儒学左右,今废。进士坊为进士解贯立。登瀛坊为壬戌进士鲁铎立。分巡辽海坊为山东按察司佥事鲁公铎立。廉宪坊为陕西按察使翟公鹏立。都宪坊为宁夏巡抚翟公鹏立,二坊被回禄灾。总督六镇坊为兵部尚书翟公鹏立。紫宸渥宠坊为敕封刑科给事中王公枕立。青琐名臣坊为刑科给事中王公胤祥立。大鸿胪坊为鸿胪寺卿王公道中立,今废。青云得路坊为举人谢仲达立,今废。警代坊为举人胡宪立,今废。腾蛟起凤坊为举人周良臣立,今废。贞节坊为赠户部主事翟昊妻王氏(翟鹏母)立。”李世相,辽东盖州卫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任永平府通判。张耀先,万历年间抚宁卫指挥佥事,举将材,升黄土岭关提调,复迁界岭提调。凌云汉,天启年间军政掌卢龙卫指挥。谯楼,古时建筑在城门上用以瞭望的楼。黑文耀,湖广常德举人,嘉靖末任抚宁县知县。陈廷谟,顺天人,武进士,康熙六年至十三年任山海卫掌印守备。修《山海关志》。回禄:火神。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抚宁县城:高二丈九尺,厚丈余,周千一百六十四丈。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徙河西兔耳山东。永乐三年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府同知刘遂、指挥陈恺复建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今卫裁,卫务归并山海。其历年增修者:弘治中知县李海、指挥陈勋,嘉靖中通判李世相、知县段廷宴、指挥凌云汉、知县姜密,隆庆中张彝训,万历中管县事通判雷应时、指挥张耀先,国朝康熙六年知县王文衡、十二年谭琳、十六年刘馨、二十年赵端。池:深二丈,广二丈。公廨:抚宁县治: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七年建。其历年增修者:成化中知县姜镐,弘治中刘玉,国朝顺治中王全忠、康熙七年王文衡。堂东西二库,仪门外东土地祠,西寅宾馆,后堂为知县衙,东主簿衙(今裁,废)。前典史衙,西吏廨,前近仪门为狱。”
  
  雍正四年《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抚宁县城池: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迁河西兔耳山东。永乐三年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春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今卫裁。抚宁城共一千一百五十丈,高一丈五尺,池阔二丈余,深一丈五尺。门四座,月城四座,水门一座,敌台一座,楼八座。明成化三年本府同知刘遂、指挥陈恺建。弘治三年知县李海、指挥陈勋重修。至嘉靖四十二年秋士民以城低难守,争愿助修,以资保障。巡抚温景葵、永平道王公维宁、知府廖逢节剂量其事,属通判李世相总领之。于是分南门迤东至北门东边止,为知县段廷宴修;分北门迤西至南门西边止,为指挥凌云汉修。工肇于四十二年之二月,竣于四十四年之十月。城之周围如旧,高增二丈九尺,垛增一千六百四十八个,台增一十六座。池阔五丈余,深三丈余。水门塞裏口旧以土筑,隆庆三年春易之以石。城门外拦马墙高一丈二尺,周如城,万历十四年掌县事通判雷应时同指挥张耀先建,今废。十六年夏淋雨,州县卫城垣坍塌者十之六七,雷、张二人复修。十八年春恐裏口不固,雷通判复以三合土墁之,后岁远不修,遂多废坠。皇清康熙六年冬知县王文衡捐俸倡义,随力输助,爰鸠工而修茸之。兴于康熙七年之二月,告成于康熙八年之四月。至康熙十二年五月淫雨绵浸,西北隅倾四丈许,知县谭琳捐资修补。十六年夏淫雨,倾圮东北城二十余丈,知县刘馨捐资修理,城复完固。谯楼:在县前。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县黑文耀易以门额,为辽海通衢,楼移城东门上。知县姜密建东南角楼,明季废。东北角楼、神京要路楼在城西门上,指挥高维祺建,后废。知县王文衡协同山抚卫守备陈廷谟,连翁城门重修。西南角楼崩废。西北角楼、镇(海)楼在城南门上。筹边楼在城北门上,知县王文衡重修。又添建瓮城,上厅三间。镇海、筹边二楼,俱知县张彝训建。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抚宁县治:在城东北。明洪武七年建,成化十七年知县姜镐修。弘治十一年知县刘玉复修。皇清康熙七年知县王文衡重修。大堂三间,抱厦三间。堂东西耳房各一间,又东幕厅一间,神器库房四间。又西库房十二间,知县王全忠重修。堂前为戒石坊一座,东西司典房十四间,柜房三间。戒石坊前为仪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东角门外为土地祠三间,西角门外为寅宾馆三间。前为大门三间。堂后为二堂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为知县公廨一所。大堂东为典吏廨一所。仪门西为狱一处。二堂东为圃一处。巡更房前后左右共六处,知县王文衡新设。察院:在县治西。明成化三年同知刘遂建。皇清康熙七年知县王文衡重修。正厅三间,东西皂隶房六间,前为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后为厅房五间。东西厢房六间。太仆分司:即东察院,久废。址在县治东,有石狮二座,移镇阳河水口,水复故道,不为灾。小官厅:在西察院东,久废。鼓楼:在县二门西,久废。知县王文衡劝阖县输助,建于城中央。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漏泽园:在县北门外,今改东门外。”温景葵,字汝阳,号三山,山西太原人。嘉靖三十九年任永平道。创制筹画,精密周详。莅任四年,练兵裕饷,事惬人心。修诸营塞、城堡、新郡城楼七座。约束军卫宽严相济,居民赖以安枕。天启三年,辽阳陷没,特授都御史,巡抚顺天。王维宁,陕西兴平人,进士,嘉靖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任永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廖逢节,河南固始人,进士,嘉靖四十二年至隆庆元年永平府知府,累官甘肃巡抚都御史。
  
  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城池》记载:“抚宁县城:高二丈九尺,厚丈余,周千一百六十四丈。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迁河西兔儿山东。永乐三年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门四座,月城四座,水门一座,敌台一座,桥四座,楼八座。本府刘遂、指挥陈恺建。弘治间知县李海、指挥陈勋,嘉靖间通判李世相、知县段廷宴、指挥凌云汉、知县姜密,隆庆间张彝训,万历间管县事通判雷应时、指挥张耀先,国朝康熙间知县王文衡、谭琳、刘馨、赵端,皆经修葺,乾隆十八年知县单烺请帑重修。池:广二丈,深一丈五尺。”“衙署:抚宁县: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七年建。堂东西二库,仪门外东土地祠,西寅宾馆,堂后为二堂,为内宅,东主簿衙(今废)。大堂东为典史廨,仪门西为监狱。成化中知县姜镐,弘治中刘玉,国朝顺治中王全忠,康熙间王文衡皆经修葺。乾隆十三年钱鋆请帑修理,三十七年陈钟琛重修。察院,在县治西。成化间同知刘遂建,国朝康熙间王文衡修。东察院,在县治东,后改为太仆分司,今废,其石狮二座移镇洋河。抚宁卫,在县治西(今废)。”
  
  嘉庆《大清一统志·永平府·城池》记载:“抚宁县:周三里有奇,门四,濠广五丈。明成化三年筑,万历十四年于城外周筑拦马墙。本朝屡经修筑,乾隆十九年复修。”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城池》记载:“抚宁县城:高二丈九尺,厚丈余,周千一百六十四丈。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迁河西兔儿山东。永乐三年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门四座,月城四座,水门一座,敌台一座,桥四座,楼八座。本府刘遂、指挥陈恺建。弘治间知县李海、指挥陈勋,嘉靖间通判李世相、知县段廷宴、指挥凌云汉、知县姜密,隆庆间张彝训,万历间管县事通判雷应时、指挥张耀先,崇祯间知县卢以岑,国朝康熙间知县王文衡、谭琳、刘馨、赵端皆经修葺。乾隆十八年知县单烺请帑重修。嘉庆二十二年知县沈惇厚,道光九年知县喜禄,均修东西城。二十三年知县许梦兰修内外城八百八十丈有奇,垛口五百八十七个。同治元、二、三年知县孙康寿修城楼,并内外城二百丈。十三年知县福曜修东月城。池:广二丈,深一丈五尺。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鼓楼,在县二门西,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城中央。”“抚宁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七年建。堂东西二库,仪门外东土地祠,西寅宾馆。堂后为二堂,为内宅,东主簿衙(今裁),仪门西为监狱。成化中知县姜镐、弘治中刘玉,国朝顺治中王全忠,康熙中王文衡,乾隆中钱鋆、陈钟琛,嘉庆中沈惇厚,道光中张熙、黄赞禹,咸丰中沈惇,同治中钱莹均重修。典史署:在县署东。察院:在县治西,成化间同知刘遂建,国朝康熙间知县王文衡重修,今废。东察院:在县治东,后改太仆分司,今废。其石狮二座移镇洋河。抚宁卫:在县治西,今废。”
  
  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记载:“城:高二丈九尺,厚丈余,周千一百六十四丈。旧土城一座,在阳河东二里。明洪武十三年(1380)迁河西兔耳山东。永乐三年(1405)于旧县址置抚宁卫。成化三年(1467)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门四,月城四,水门一,敌台一,桥四,楼八。本府同知刘遂、指挥陈恺建。宏治间,知县李海、指挥陈勋,嘉靖间通判李世相、知县段廷宴、指挥凌云汉、知县姜密,隆庆间张彝训、万历间管县事通判雷应时、指挥张耀先、崇祯间知县卢以岑、国(清)朝康熙间知县王文衡、谭琳、刘馨、赵端皆经修葺。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单烺请帑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沈惇厚、道光九年(1829)知县喜禄均修东西城。二十三年(1843)知县许梦兰修内外城八百八十丈有奇,垛口五百八十七。同治元、二、三年(1862—1864)年知县孙康寿修城楼并内外城二百丈。十三年(1874)知县福曜修东月城。池广二丈,深一丈五尺。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鼓楼在县二门西,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城中央,东刻石曰联峰拱翠,西曰洋水朝宗,南曰望紫腾辉,北曰天马钟灵。道光二十二年知县徐天秩重修。辽海通衢楼在城东门上,明嘉靖知县姜密建。神京要路楼在城西门上,指挥高维祺建。知县王文衡、山抚卫守备陈廷谟重修。镇海楼在城南门上,知县张彝训建,王文衡重修。筹边楼在城北门上,知县张彝训建,王文衡重修。察院在县治西(旧址在今县经贸局一带),成化间同知刘遂建。国朝康熙间王文衡重修,今废。东察院在县治东,后改为太仆分司,今废。其石狮二座移镇洋河。小官厅在西察院东,今废。”
  
  民国二十一年《抚宁县志料·区域》记载:“县治居县之中心偏南,西距洋河半里,南距紫荆山三里。自明成化三年于抚宁卫东旧治立县,合为一城。历宏治、嘉靖、隆庆、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叠经修葺。城高二丈九尺,厚一丈余,周八百八十丈有奇,垛口五百八十七。钟楼在县二门东,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西城上迤北,今圮。鼓楼在县二门西,久废。知县王文衡建于城中央,东刻石曰联峰拱翠,西曰洋水朝宗,南曰望紫腾辉,北曰天马钟灵。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县徐天秩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县长张宥思修葺,至今屹然。辽海通衢楼在东城门上,神京要路(现拟改旧京要路)楼在西城门上。镇海楼在南城门上,筹边楼在北城门上,历经修葺,今又屹然。来紫楼在城东北隅,今圮。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七年建。成化中姜镐,宏治中刘玉,清顺治中王全忠、康熙间王文衡皆经修葺,乾隆中钱鋆、陈钟琛、嘉庆中沈惇厚、道光中张煦、黄赞禹,咸丰中沈惇、钱莹,民国十年左忠谔均重修。仪门外东中山堂,西缮状室,大堂外东征收处,西监狱。大堂东税契处。西一、二科、后为二堂。东接待室。西承审处。保卫团部驻县府东,原捕厅。公安局租鼓楼东街民房。财务局租县府前东街民房。建设局驻文昌庙。教育局驻孔庙。城内马路,由东门至西门,由南门至北门。成十字形,宽四丈。鼓楼踞十字中间,商户百余家。”
  
  抚宁旧城东起今长征路(旧城墙)西至洋河东岸(今抚宁西街村西),南起南商业街(南护城河)北至北商业街(北护城河),长征路花园为东护城河。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400米,面积约98万平方米。八十年代时,县城规模进一步扩大,东至白果树村,吸到抚宁西街,南抵邱营村、南望庄,北至抚宁北街。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00多人。
  
  九十年代初,随着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的搬迁,县城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区初具规模,如今县城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0万人。


2012-12-07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脑袋不是球
下一篇: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会员申请登记表【样表】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6 14:35 , Processed in 2.421875 second(s), 3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