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873|回复: 0
收起左侧

有一种欢喜叫:儿子娶媳妇儿了

[复制链接]

428

作品

580

互动

1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7304
威望
9839
精华
14
粉丝
32
好友
10
注册时间
2017-11-23
最后登录
2024-4-11
在线时间
1621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12-7 06: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欢喜叫:儿子娶媳妇儿了》(随笔)
张鸥

  我们抚宁人哄孙子传唱的歌谣“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点灯说话,闭灯做伴”,经久不衰。哄着唱着盼望着,小小子蹭蹭的长大成人了,又一辈儿小小子拍着手唱另一首喜歌,“新媳妇儿,坐炕沿儿,一抬屁股俩大钱儿”,添人进口喜气洋洋。似乎有某种人生使命完成的满足感涵盖其中。

  时光在歌谣中荏苒,娶媳妇儿满屋的红,炫目暖心,抚宁人心中有一种欢喜叫,儿子娶媳妇儿了!

  过日子过的是个人气。娶个媳妇儿进门,延续血脉,开枝散叶,生儿育女,是个朴素的愿望。实现起来偏偏是个幸福且累疼的活儿。

  多年媳妇儿熬成婆。从年岁不等的婆婆们口述回念中,娶媳妇儿在各个时代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但是唯一不变的的情感是本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同兴家园。实实在在开门过日子靠两颗安稳的心,踏踏实实牵手过。

  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儿子娶媳妇儿,亲情爱情交织在屋子里。且不说舌头碰牙婆媳小矛盾;亦不说“早晚树叶落到树根上”父子大幽怨,娶个媳妇儿到底是美事。欢喜一阵子,或者欢喜一辈子,终是欢喜过。

  大前年走了的老太太出殡时,穿白带孝凄凄哀哀送行的排了一街筒子。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各个脸色悲凄,呜呜咽咽。知晓她家过往的老人旁观着,品论着,“不易呀”。

  老太太跟丈夫是外来户,据说是台营那边山里投亲过来的。老太太的公爹替她发葬了沉疴不治的娘,她就嫁了过来。老两口真的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赁房过活。串房檐子东家到西家,及至大儿子出生,土地改革分到两间西厢房,大杂院嘈闹些,也算安生下来。

  紧接着,一屋一外地的狭窄小厢房又有了二儿子。晃悠晃悠壮小伙子长起来,挣工分了,村里批三间宅基地。一家人起了房,椽子檩的,老两口知足的不得了。

  娶大儿媳妇儿的当晚,手剪的红“喜”字,是白面调和的糨乎贴在板门上,窗户纸上。东屋二儿子跟着跑颠忙乎一天,炕脚头呼呼睡去;老两口对坐着合计着,“重头攒,还有老二呢”。西屋,红烛摇曳,私语呢浓。

  对过屋,间半房的婆婆媳妇像母女。灶台对灶台,烧苞米秸一人能添俩灶坑的火,拉着风匣,喊声“妈,汆子水开了”,婆婆忙不迭的撩起腰间的围裙擦擦手,“先灌你屋的暖壶吧,你怀了身子”。一块儿出工的哥俩撂下家伙式儿,“嫂子,啥好饭呀?闻着挺香”?不等回答,掀开锅盖,锅底熬着咸菜粉条,锅边一圈亮黄亮黄的苞米饼子,乐了。

  简单的欢愉在简单的欲望里幸福着。

  老二娶媳妇儿的时候,侄子会追着喊“叔爹”了。在大儿子的帮衬下,房后空地办了审批手续,再起三间新房,钢筋混凝土的。

  老人对儿女总是自认不偏不向,一碗水端的挺平。嘴里念叨着,“十个指头咬哪个都疼”,榆木疙瘩的认老理儿,“该出啥出啥,我乐意”。年轻人有自己的小九九,哥们弟兄既然已经娶妻生子,分家吧。

  新房旧房,多了少了,那时候当老大的都厚道。关门两口子“怕媳妇一贴老膏药”的,到了关键一刻,不忍爹娘为难,由着弟弟。新来的二弟媳妇抹不开“起刺”,不好再起幺蛾子,相安和平相处,老人心落地了。

  前后屋住着的婆媳相互之间有着不可言喻的信任。走亲或赶集或回娘家,不锁门,知乎一声,“妈,我走了,到邦晌午天儿给我喂喂猪”,隔着玻璃答应着。

  老太太哄着孙子唱着古老的歌谣,时不时望望头顶白云悠荡的天儿。卸下一副担子,另挑起一份责任。身手不利索了,话颠三倒四的碎嘴子起来,“老不舍心”。

  老太太叨咕着,早上睁开眼就开始叨咕着。走不动道了,盘腿炕头上叨咕。“天阴了,备柴火,捡衣裳”;“下霜了,爬墙头的扁豆角得趁早摘下来”;宗宗样样没有不操心的。她忿忿无奈的叨咕“孙子娶媳妇儿”,遭儿媳妇驳了一回。

  大孙子娶媳妇儿,女方要独门独院。老太太催促大儿子,“养条狗吧,来个人有个景兆”。她心疼着儿子勒着省着盖了房,住不上。

  的确,院子大了,房屋举架高了,满屋的红锁了门,出来进去两个人,透着无名的空与寒。暗殇轻漫。绊个嘴,劝架的都没有。

  饱经生活风霜的老太太活得挺禁实。带了助听器,枕边小收音机常响着,悠悠忽忽的半睡半醒。广告,戏曲,评书,新闻,不挑节目,听。有点与时俱进的模样。

  临到大孙子在城里置办楼房再娶重孙媳妇,老太太兴奋极了。掏出日常里侄男弟女探望给她的体己钱,包个大红包,“礼拜天常回来看看,热闹的,我欢喜”。

  隔辈人亲,隔两辈人更黏糊。抚宁人就算脱离了土地,脱不下土地赋予的质朴精神,“小家和,大家好”。七老八十念念不忘的欢喜是,“那年那月我娶了儿媳妇”……摆宴几桌喝的“金天马”,酒味弥香……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一段微信谈话
下一篇:时光里的碎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1:47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3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