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28章凤栖新园育雏凤

武陵师魂 by 绿叶草根

2020-12-10 15:25

28凤栖新园育雏凤

 

――记重庆市秀山县凤栖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凤栖小学建于2007年9月,是由四川省政府顾问苏碧群先生牵头募捐、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和县教委配套资金修建而成,位于国道319线凤栖南路城郊结合部,占地面积51.8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105人,在编教职工83人,学校所处地理区位特殊,担负着衔接县城服务城镇、连接农村服务大众的发展引领示范的重任。

三年来,该校关工委在县委教育工委和县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委关工委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认真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号文件),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总目标,党政工少协力配合,发挥种种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充分发挥关工委育人功能,齐心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开创本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优良校风、班风的形成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重视各项自身建设

 

三年来,该校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关工委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健全关工委组织,充分发挥“五老”的传帮带作用,不仅将其纳入计划,编入工作行事历,而且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落实了领导分管,建起了齐抓共管网络。从事关工委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同唱一台戏,共育一代人”,做到思想上定好位、组织上不错位、工作上不越位、行动上不缺位,确保了关工委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该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美观、精致,走廊、楼道、过道柱壁上均饰以名人字画、师生书画作品、温馨提示语等,走廊文化墙内容定期更换,让每面墙壁、壁柱、围墙说话,确保了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

利用3米宽的楼层走廊建成读书长廊,设图书柜、阅读桌、阅读凳,通过学校购置和师生捐献等方式随时更新图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充足的精神食粮。

建造融入“精勤、博学”精神的校园浮雕,分古今中外几个部分,一为古代教育部分,二为现代教育部分,以点概全,充分体现“博学多思”、“教育根植于爱”、“成就来自于勤奋”三大主题。

以市级书法实验学校活动开展为契机,在一区三楼修建艺术长廊,展示苏碧群先生摄影作品全国书画名家、学校师生书画作品、科技小制作,同时设立班级植物展示台,建立绿色植物带。

通过三年来的不断建设发展,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致宜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成为一所求知的乐园、爱心的家园、绽放青春和展示才艺的花园。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该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通过群策群力,于2009年2月,整理汇编了《秀山县凤栖小学管理规程》,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注重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年段组长负责制。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年段组长竞聘和管理办法,落实年段组长的责任和目标,明确年段组长的管理权限,促进年段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年段组教育教学质量。把一系列的管理权限(考核权、经费使用权、教学活动组织权等)下放到年段组,实施绩效管理,学校考核与年级组挂钩。改革班级管理体制,在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基础上,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坚持班主任持证上岗,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评优选先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力改教法学法,在切实优化课堂的改革中搞好关工委工作

 

  1. 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校坚持在教师中摒弃以考试分数衡量教学质量、以分数衡量师生、考核师生之 “唯分数论”的僵化做法,提倡教师树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教学质量观。摆脱传统陈旧“教”或“学”的狭隘束缚,重新构建起现代教学质量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执着追求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最佳课堂效果。

    2.实施小班化教学,始终坚持将每个班学生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切实满足大多数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3.勇立教改前沿,促进教科研兴校。

    学校在原有县级课题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先后申报了1个市级课题、2个县级课题、3个校级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60余人,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教学科研氛围,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做到及时发现记录、及时总结、及时整理,克服谈虎色变的畏难情绪,同时对部分效果好的教师和好的做法,作为典型推广,示范引导,形成了一种人人参加课改研究的新局面。

    全面实施“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课堂改革。教改对教师本身要求很高,很多教师不能一下子适应,觉得搞课改研究很高深,觉得无从下手。

    学校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让教师知道“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明确实施“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是确定重点,分步实施。2009年起步阶段,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引导、观摩和学习,学校采取先“模仿”后“创造”,先“形似”后“神似”,先“入格”后“出格”。让教师了解“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鼓励用“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模式进行尝试教学,转变教学观点,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学校采取小组听课、重点听课、分组听课的方法,检查教师落实“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达到“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深入人心的目的。

    2010年春期,在推行“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备课环节为重点,重在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实行周前备课,采取一个教师备一周或一单元的课,通过教研组教师针对所备课案、教案展开充分的讨论、研究和修改,最后形成统一的预习教案,教案采用留白的办法,前面只提出教学环节及预习内容、问题及方法,后面记录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及采用的方法,这样一来,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教案模式,使教案成为真正指导教学的学案,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2010年秋期开始,在“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得到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开设“梦想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果,采取“说课”“听课”“评课”活动,让教师会说、会听、会评,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先学后导、小组互助、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得到了最大的优化。现在毕业班教学质量居于全县前列。

    “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抓住了教学的本质,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作业检测和反馈”四个环节,采取独立先学、学生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组间交流、学生执教、情景表演、操作实验等多种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实施以来,效果非常明显。课堂出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平等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场面。课堂气氛“热闹”而“有序”,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一堂课质量如何,从每堂课产生问题的数量以及问题质量的高低就可以衡量出来。

    要想确保新课堂改革成功,实施教学新方法模式有效切入,最关键的问题还得要把家长牵引进来,先学后导预习预读主要还是在家里,需要家长每天过问并跟踪督促,如果这个环节落实不好,就没有互动支撑而效果不佳。因此,校在对家长进行初步辅导培训后,制作了促进性较强的《家校联系册》,充分利用这个“册”来引导和督促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教学三环连动,让优生帮带差生、以交流唤醒学习、用智慧点燃理想的方式来消除学困生的心理和方法障碍,有效教学新课堂切实促进了学生在合作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

    强化管理,狠抓落实。该校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机制,并通过加强班级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少先队队建设等载体活动强化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收到了实效。

    坚持课堂主阵地渗透德育,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统一。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学校领导和关工委始终强调课堂上的德育效果,要求做到堂堂有德育,课课有德育,把德育渗透到优美的课文中、有趣的实验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四、实现家校教育一体化,在打造个性凤栖的进程中搞好工作

     

    抓实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内涵,打造学校精神。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该校本着“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宗旨,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

    新建直属,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树立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和打造名校品牌的信心,该校采用“项目管理”项目招标的形式向全体师生询计问策,征求“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发展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学校的重大决策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最后集全校师生之大成,形成了“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的办学指导思想,“个性校园,书香凤栖”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章程和学校管理规程。同时结合学校新建直属、地处城郊的特点,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敬业奉献、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培育“学校发展,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

    从建校初起,学校就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做到一周一次政治学习,一周一次校本培训,一周一次教研活动,实行一月一交流,半年一总结。开展了围绕“敬业”和“爱生”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育,在教职工中培育“六种精神”:即“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

    广大教师都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关心学校的发展,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对工作要树立了“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三不”,即:“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三个一样”,即:“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要像对待家事一样”,“对待同事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体协作、为人师表。

    学校还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给每一个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喜悦,努力形成一支团结和谐、有改革意识、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强化年级组管理,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内容课程化,目标层次化,制度规范化,评价合理化。该校结合县级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一日常规及学生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班级文化墙、数字墙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文明之风、礼仪之范。

    通过开展示范岗、监督岗,实行路队制,校园净化、美化工程,对学生校内外行为规范作了具体的要求使整个校园浸润在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街道、小手牵大手爱心传递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品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受到社区家长的一致肯定。

    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抓好活动,彰显个性。2009年度开展了五大主题活动来唱响教育主旋律。一是组织开展了“讲读唱传”为主题背景的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卫士、学习小标兵等评比活动。2009527日,学校组织师生员工成功举办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放飞希望”广场综艺晚会,获得社会各界众多赞誉和称道。二是结合建国60周年重大庆典,继续组织开展了三八节、母亲节等“学会感恩”活动来丰富五小活动,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走进校园。三是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内容为重点,利用班会、队会、值日小结、国旗下讲话、学科渗透等途径,继续组织开展了生命的永恒是安全之“安全记心间”活动。四是围绕“书香伴成长、智慧享一生”终身学习理念,继续开展“1+1亲子阅读漂流”、“好书交换读”活动。五是按照“阳光体育”活动要求,继续组织开展了和谐健康的“亲子运动会”。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均取得显著成效。

    开展了五大主题活动来唱响教育主旋律。一是组织开展了“讲读唱传”为主题背景的课件制作比赛、论文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比赛、唱红歌比赛、校报校刊制作、环保小卫士、学习小标兵等评比活动。2009年5月,学校组织师生员工成功举办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放飞希望”广场综艺晚会,获得社会各界众多赞誉和称道。二是开展了国庆节、三八节、母亲节等“学会感恩”活动来丰富“五小”活动,“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走进校园。三是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内容为重点,利用班会、队会、值日小结、国旗下讲话、学科渗透等途径,继续组织开展了 “安全记心间”、“净化校园,美化环境”等活动,主题班会方面开展了“学生健康生活习惯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等活动。四是围绕“书香伴成长、智慧享一生” 终身学习理念,继续开展“1+1亲子阅读漂流”、“好书交换读”活动。五是按照“阳光体育”活动要求,继续组织开展了和谐健康的“亲子运动会”。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均取得显著成效。

    拓展思品教育方式,积极组织“爱心传递”行动。学校于2008年春期建立起爱心基金会,并定下每年九月善举一次的规矩。自“爱心接力”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职工、学生、家长以及部分社会贤达人士纷纷加入,用爱的圣火聚沙成塔,筑起一道爱心长城。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120多名贫困学生爱心资助逾万元,为贫困学生送去雪中之炭;为本校教师杨素兰、外校教师等捐款共计近8千元,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共计2万多元。

    学生努力争当爱心天使,家长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奉献爱心,家校手牵手心连心传承人间大爱,从另一窗口展示了凤栖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

    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美术班、舞蹈班、体训班、成立器乐队等等。

    学校注重开发学生才艺潜能,优选学生能力培养途径,于2008年秋期开始启动书法实验学校创建工程。创建活动由秀山书协副主席、吉首大学客座教授、本校彭彬老师领头并全程辅导,特长教师助教,全校教师参与,凭借书画文化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感和勤勉向上的意志品质。2009616日,经过重庆市书法协会、秀山县书法协会专家现场验收认定合格,被批准为市级书法实验学校。同时通过四个“示范学校”创建,进一步彰显学校素质教育特色。

    校园文化队伍的成立和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而且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初步显示出了特色成效。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优化了学生心理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气象。

    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诚实、正直的校训、“和谐、阳光”的校风、“务实、创新”的教风、“乐学、会学”的学风,该校已初步形成了“敬业、奉献、和谐、创新”的学校精神。

    家校共建谱写新篇章。

    积极影响家长,开创基础教育家校共建新河。

    家庭对于人的成才过程,特别是儿童的早期教育和人的社会化方面具有学校难以达到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家庭教育又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的社会地位无可替代!随着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倍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家长素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这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抓实三项工作,助推四个走进,家校共建纷呈新的生机。

    三项工作即家长培训、家访宣传、家长表彰。  

    家长培训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培训确定三种基本形式,辅导教师来源三个层面。一是请县妇联领导及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专家作报告、办讲座、上大课;二是校长、书记亲自到各年段主讲辅导、面对面与家长交流沟通并收集意见和建议;三是在本校招标选定教员分年级培训家长。家长学校开课以来,坚持开展全员培训,学期举办不留空格,两年来,家长参学率均在85%以上,大部分家长学有笔记,并能交缴问卷作业。随着寻策问计活动的联动牵引,家长关注学校发展的觉悟不断提高,先后提出千余条建议和意见,多条有价值的建议被学校接纳采用,取得了“提升家长”的明显效果。  

    家访宣传以多角度、多层面家访制度为载体,切实开展班主任学年全访、科任教师针对性随访、问题学生行政参访、贫困学生党员协访,同时捎去“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学校主办的《凤栖小学报》,将传授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宣传办学思想等融入家访宣传活动之中,有效畅通了家校共建渠道。    

    表彰优秀家长是本校“影响家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家校共建”亮点之一。两个学年来,先后有93名优秀家长受到学校表彰,多名参与科技小制作的家长获得了奖励。学校用责任和真诚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架起了家校共建这座连心桥。 

    四个走进。一是吸引家长走进校园。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随时接访前来寻求咨询服务的家长。二是鼓励家长走进课堂。新学期工作走上正轨以后,学校便约请家长轮流走进课堂与孩子一起学习、讨论,让开放的课堂丰富新的内涵,透明家校双方的教育责任。三是组织家长走进活动。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学校各类大型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在付出中体验艰辛与收获快乐,使家长懂得激励竞争,需要素质和能力的优化,更离不开家长的责任呵护。四是指导家长走进书本。学校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从领导到教师竭诚为家长读书当好参谋,学校图书室定期向家长开放,润物无声使家长接受了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之风在家长层面已经兴起。

    (三)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运用新理念育人,学生学习能力增强。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凤栖小学坚持理念引进、着力整合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推行“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互动教学模式。然而运作之中发现,自学预读主要在家里,需要家长每天过问并跟踪督促,如果这个环节落实不好,先学后导就失去了互动支撑。学校对症下药,制作了促进性较强的家校联系册,充分利用这个“册”来引导和督促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让优生帮带差生、以交流唤醒学习、用智慧点燃理想的方式来消除学困生的心理和方法障碍,新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了学生在合作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

    (四)拓展思品教育方式,积极组织“爱心传递”行动。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冷漠一代”,也为了帮助那些面临困难的学生暂度难关,学校于2008年春期建立起爱心基金会,并定下每年九月善举一次的规矩。自“爱心接力”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职工、学生、家长以及部分社会贤达人士纷纷加入,用爱的圣火聚沙成塔,筑起一道爱心长城。一年多来,学校用募捐资金先后为102名贫困学生送去雪中之炭。学生努力争当爱心天使,家长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奉献爱心,家校手牵手心连心传承人间大爱,从另一窗口展示凤栖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

    抓实三项工作,助推四个走进。三项工作即家长培训、家访宣传、家长表彰。四个走进,一是吸引家长走进校园。二是鼓励家长走进课堂。三是组织家长走进活动。四是指导家长走进书本。针对学校新建直属,社区家长对学校缺乏了解,开展了深入广场、深入社区家庭的宣传活动,向社区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了解社区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意见;开展家校联动,开家长会,培训家长,通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生升学和推荐全过程,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册,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学校家长会家长培训参与率达85%以上;开展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大摸底,对问题学生实行行政、班主任和教师重点家访,做到了“关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居,辐射整个片区”的效果。 

    贴近社区干群、唤醒家长教育意识、构建立体教育网络。

    建校初期,学校多次组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共商家校联系大计,于2007年12月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涉及学校发展的大事,在决策实施之前,学校均组织家长委员和村(居)、社区领导座谈,专题讨论征求意见,让社区领导和家长充分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尊重,了解学校工作,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协力谋求学校发展,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管理格局。

    实施家长考核,明晰责任共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为有效挖掘和用好家长资源,从而促使家长明确教育需要责任共担,我们配套了家长考核制度、措施。凡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行为譬如参加会议、培训、活动情况,建言献策和获奖加分等情况,均列入学生综合考核评价内容,作为推荐升学依据并占20%分值。

    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行为规范。

    根据新修定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学习习惯,礼貌交往合作精神等。该校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手拉手共创“和谐校园、美好家园”活动,使学生将文明行为、文明语言从学校带入家庭,带动家长、影响家长;积极组织学生清扫街道两旁的卫生,捡拾梅江河上的垃圾,增强了学生的文明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文明行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队会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做到班班有《守则》、室室有《规范》,少先队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从卫生、纪律、学习、活动等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文明行为监督岗日日检查,月月总结,为各班评优争先打下基础。

    创新思路促进学校发展,凸显特色构建文化品牌。

    重视潜能开发,艺术教育迎得翰墨飘香。

    凤栖小学注重开发学生才艺潜能,优选学生能力培养途径,于2008年秋期开始启动书法实验学校创建工程。创建活动由秀山书协副主席、吉首大学客座教授、本校彭彬老师领头并全程辅导,特长教师助教,全校教师参与,凭借书画文化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感和勤勉向上的意志品质。2009616日,经过重庆市书法协会、秀山县书法协会专家现场验收认定合格,被批准为市级书法实验学校。同时通过四个“示范学校”创建,进一步彰显学校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走科学发展之路,兴民主办学之风,被评为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并且已争创重庆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为探索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新途径,该校于20099月与重庆主城区的沙坪坝小学携手走上结对共建之路。

    建校以来,出版校报“凤栖小学报”9期,校刊“凤栖苑”1期,发表教师撰写或推荐文章共70多篇,学生文章共60多篇,家长文章共40多篇,学生书画、科技作品共100多件。校报校刊正逐渐成为师生展示的一个平台,社区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

    三年来,经过本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持续努力,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师生员工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同时也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美术班、舞蹈班、体训班、成立器乐队,校园文化队伍的成立和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而且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初步显示出了特色成效。

    学校先后荣获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德育示范校”、“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安全稳定及法制建设先进集体”、“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唱读讲传活动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教科研与老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先进集体”、“财务管理先进集体”、“最佳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公民建设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荣获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教师100多人次在市、县级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论文评比等活动中,受到表彰和奖励

    学校领导和关工委都认识到:“五个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该校在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为目标,构建“平安、健康、绿色、数字、人文”的和谐校园,按照逐步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为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校园而不懈努力。

     

     

     

    2020年12月5日20:56:52于重庆秀山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