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24章从“民师”到“名师”

武陵师魂 by 绿叶草根

2020-12-10 15:05

中等身材,满脸胡须,着装简朴,穿一双半旧皮鞋,全身透出一股朴实无华的师者风范。他就是龙池中学龙群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

说起龙老师,龙池中学的教师无不对他称赞有加。

“他一头扎进学生堆,又特别善于指导学生,太敬业了!他是我们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该校蒋勇平老师言语中透着钦佩。

鸟儿要飞也要憩。学习是飞翔的天空,家庭是栖息的头。眼前,洁白的月光,揉进蔚蓝色的包装纸,有如一湾碧水,波光粼粼,湖色淡淡,风景秀丽而幽静,秀山高中城的一群学生在这里散步,他们边走边谈论着什么?有的在谈论往事,有的有谈学习方面的事情;有的有默默地听着;有的在默默的想着什么。

在这群学生中,有一位眉目分明、身材魁梧的青年,从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从神情中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来。他就是有名的娇生惯养的王小华,去年考取高中的,他正在回味孩提时代的往事。悠悠之情,犹忆在心,想起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思想的潮流冲开了王小华记忆的闸门……

放学的钟声“当当当”地打响了,小同学们都在校门口等着爸爸妈妈来领他们回家。而顽皮的王小华却并不在门外等,而是跑到花园里去玩,等爸爸妈妈下班来找他呢!在家里,小华是一家之主,不管邻居来他家借什么东西,他的爸爸妈妈都要叫邻居向小华借,如果他不借,邻居惟有扫兴而归,都说他家养了一个“小皇帝”,什么事都由儿子管。在家里,爸爸妈妈把小华视为掌上明珠,对小华是百事迁就,万事顺随,有错无错,一概依允,使他从小就有一种依赖关系,如果没有父母在,那他就连衣服也不会穿,吃饭也得给他递到手上来。

有一次上街,小华看见商店里有一件很好看的玩具,就要爸爸妈妈给他买,但价钱很贵,要几十元,再说家里对他从来都是百依百顺,又是孩子喜欢的,所以就给他买了。家里的什么事,小华的爸爸妈妈都不让他去做。就是学校里的值日,二老也自觉代小华搞劳动,擦玻璃,扫院子,拔青草,样样都干,就是不让小华累着。不仅下让小华干活,一味娇惯,反而一直买好东西给他吃。还向老师说:“我们苦一点没有关系,别苦了孩子!”上学或放学时,小华的爸爸妈妈还背他,生怕他走路脚疼,但自己汗流浃背也在所不惜,在夏季的烈日下走过,妈妈生怕他被太阳照着,在后面打伞为他遮凉。妈妈打伞,爸爸背负,“小皇帝”逍遥自在。

小华的父母对他百依百顺,只有一样不依,就是不搞好学习不依,只要搞好了学习,次次考试第一,就样样都依。所以,在学习方面他却很勤奋,不像别的独生子女那样爱玩。做作业从不偷工减料,而是舍得吃苦。上初中时,龙老师对同学们说:“谁对时间越吝惜,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你。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流水一样淌过。应该从沉睡中醒来,向坦荡的大道迈进。时间如流水过得很快。而另一座大门在等着去打开!

龙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小华考上了高中。因为小华实践了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一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才有了今日。上高中的机会来之不易啊!但是在小华上高中时他还在撒娇呢!爸爸为他拿被子,提提包,妈妈拿着刚买的收录机和热水瓶送他上学去。他自己却什么东西也没有拿,手里只拿着一张入学通知书,大摇大摆地走着。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无奇不有,也不必为他大惊小怪。

现在小华想起过去的依赖思想,是多么的惭愧啊!家里对他的娇生惯养,现在他想起来又好笑又惭愧。现在独立生活了,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现在想起龙老师的谆谆教诲,确实句句在理。

他上高中来时,不会洗衣服,感到很不好受,如果拿回家叫妈妈洗又离得太远了,又怕同学们笑,只好自己去洗。小华把衣服放到水里弄湿,打上肥皂,用手使劲的搓,搓得几下手就疼了,这时他开始生气了,把衣服一扔,想不洗了,但又一想:不行,还是得洗,等把衣服洗完时只有他一人在那里了,看了看自己的手都搓起泡了,汗水直流。到了此时,他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父爱、母爱什么叫辛勤、辛苦

想起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地把自己拉大成人,他良心发现,决心继续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北大,大学毕业以后,让父母亲乐享天年。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理想、幸福和欢乐,追求、探索、奋发和开拓。这就是小华现在的目标。只有劳动,才能与父母的感情拉近。只有劳动,才会使中华民族的美德万古长青。撒娇的习惯,别了!

龙老师教育学生: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乐趣。特别是中学时代,学习的乐趣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中学生,考试拿到满分固然值得喜悦,但克服困难是学习的最大乐趣。

龙老师的教育不是泛泛而谈,他手抓典型,胸有成竹。

有一次上英语课时,小春遇到了一个短语,感到很生疏,读也读不到,译也译不来,顿时,她急得要哭,轻声自言自语道:“做不到,莫做它。”

此事就这样过去了。

期中考试到来了,正好有这道题,翻译并标出音标,结果小春失望了,当然做不出来,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道:“该莫放过它就好了。”这是不能挽救过来的,怪只怪自己学习态度不正确,使得今日苦果难吞。

得了一次教训,小春此后遇到困难及时解决,再能随便放过。但是,此后她并没有改掉坏习惯。

期末考试到来了,正好有这道题,翻译并标出音标,结果小春重蹈覆辙、苦果难吞。

英语老师把考试成绩报给龙老师,龙老师没有批评小春,而是同她一起找原因,龙老师语重心长,小春和盘托出。龙老师给小春讲王献之刻苦练字、写了十八缸墨水的故事,对小春触动很大。

得了两次教训,小华此后遇到困难及时解决,再不放过。一天晚上,他拿出一本参考书做习题,前几题顺利地做完了,可最后一题把他难住了。小华两手托腮,左思右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草稿纸画了一张又一张,真把我急死了,虽然已是深秋的天气,额头上却沁出了汗珠。

他用冷水洗了一个脸,顿时,头脑清醒多了,思路也清晰了,于是,他拿起笔在草稿上认真地写画起来。写啊,画啊,顺着思路,不知不觉竟做出了这道题,再翻开后面的答案一对,一模一样。啊!他高兴得从板凳上跳了起来,心也要跳出来了。桌上的萤火虫还不时闪出亮光来,她高兴得跳起来“萤火虫,萤火虫,你不用神气了,看!我已经战胜了困难,把‘小老虎’吃掉了!”

虽然已经深夜十二点多钟了,可毫无睡意,又把刚做过的习题看了几遍,最后才带着胜利的喜悦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考试,正好有这道题,不用说,当然做对了,全班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做对了这道题,而且考试成绩居然全班第一。小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啊!不仅仅因为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的乐趣,此时,已经体会到“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了。

龙老师又讲起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相信你也遇到过和小类似的事情,你一定也有和他一样的感受吧,那就是“克服困难是学习的乐趣”。

在与龙老师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发展道路很艰辛,很曲折。

   “1982年,我16岁高中毕业在家当放牛娃”,龙老师回忆“当时涌洞小学缺少教师,于是我被聘成为该校的代课教师。”当时,他年纪不大,像个小娃娃一样,还经常和学生游戏、打闹,有时甚至还跟学生赌气。当地人都叫他“娃娃老师”。但是这个“娃娃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深知自己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底子弱,对教育理论全然无知。于是经常主动向老教师请教,还自费订阅《四川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专业杂志。他每天除了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外,常常自学到深夜。

1985年,他教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升学率在龙池片区名列前茅。“娃娃老师”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校领导的认可,此后的两年,学校都安排他教毕业班,他成了涌洞小学的“把关教师”。

1987年,他顺利通过考试,被秀山师范校录取,成了一名中师生。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又回到涌洞小学任教,不同的是,此时的他从已经从代课教师变成了吃“商品粮”的正式教师。

1996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龙老师被调到原宋农职中工作。他到了中学才发现“别有洞天”,看到别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生,听到他们在教研活动上对教育理论分析得头头是道,龙老师被触动了,“原来我一直是坐井观天,以前在教学上是‘走到哪儿黑,就在哪儿歇’,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深层次的思考,更谈不上研究了

认识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后,他又一次卯足了劲给自己“充电”。一摞摞教研书籍找来了校园的角落,他寝室深夜的白炽灯下处处都有他捧书苦读的影子。他还参加成人高考,进入了重庆电大学习,通过函授取得汉语言文学科专毕业证。

从此,他在教研会议上发言惊人,上的公开课得到老师们的普遍好评,所教的班级在全校班风学风最好。他成了一名在同行中小有名气的初中教师。

在同行的赞誉面前,龙老师没有满足。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永恒的经验,只有永远的实验”。

“我常想,要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只有深入研究。”这是龙老师坚持要搞课题研究的思想根源。

2004年,他在县教研室几位专家的指导下,申报了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研究》。初次接触课题研究,面对如此困难的问题,龙师没有退却,他深入到保安乡、涌洞乡和宋农乡农户中去调查,到全县各农村中学收集第一手资料,组织学生到学校果园实习果树栽培管理、花卉栽培管理等技术,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他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性文章,并与主研人员合著了调查报告《敢问路在何方》。因为当时使用的“绿色证书”教材有很多不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内容,他又与主研人员一起到农村调查,到县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等部门向专家请教现代农业知识,主编了“绿色证书”校本教材《金钥匙》。

2006年,该课题经市教科院专家组验收结题,专家组的评语写道:“课题组创立的‘课堂学理论——基地练技术’、‘校内学理论——校外学技术’等‘绿色证书’教育模式很有借鉴价值。走出了‘学校服务社会——社会回报学校’的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的良性循环之路。编写的校本教材很适合民族地区农村中学”。

2006年秋,龙老师被调到龙池中学工作。到校不久,该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负责人邀请龙老师参与主研,他毫不犹豫答应了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新的课题研究中。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他不仅本人撰写了大量文章,还耐心指导几位青年教师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及科研论文等技能。在2008年度重庆市基础教育论文评比活动中,他亲手指导的该校16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奖。是年4月份,在专家组结题会议上,龙老师的答辩使同行很是敬佩,让专家大为满意。

 “我深知时代在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教育更不能落后于时代。1999年,我第一次看见电脑,当时对它可是一窍不通。但是我感到计算机的出现一定会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于是就刻苦学习计算机运用技术。”在谈及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时龙老师说,“其实我的人生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到一年时间,我就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成为计算机校本培训指导教师。”

2002年,他用奥思软件设计的课件《语法复习——短语》第一次在学校用于课堂,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他的设计说明获得县级二等奖。2003年,远程教育设备进入学校,他又学习了远程教育方面的知识,还组织老师们把这些资源整合后运用于课堂教学。2004年,他设计的PPT课件《爱莲说》获得县级电教成果一等奖,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参加重庆市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课堂大赛教学活动,获得三等奖。2006年,他撰写的论文《对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思考》获得市级电教成果三等奖,同年被市教委审批为市级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007年,被市教委批准为首批中学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009年,被市职改办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龙老师现在负责管理龙池中学的两个校园网,他将学生的作文认真批改后上传到网站上供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很受学生欢迎。

他现在正组织一批青年教师着手研究一项县级重点的科研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研究》。

龙老师就是这样一直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农村中学这块精神文明园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代课民师走到今天,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名师。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