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故事

纪实文学 | 绿叶草根

纪实渝东南边陲、武陵山福地秀山县的古往今来,记录各种人物和他们对社会的影响那些故 ...

第1卷从远古到清朝 第2卷民初纪事 第3卷红军故事 第4卷乱象纷呈 第5卷抗战时期 第6卷革命传统耀千秋 第7卷伏笔飘逸 第8卷秀山解放 第9卷秀山剿匪 第10卷人民的新秀山 第11卷春潮滚滚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24章世事难料

秀山故事 by 绿叶草根

2020-12-7 16:42

何成浚亦名季刚,字雪竹、雪舟,1882年6月19日出生于随县厉山镇何家畈。
  何家世代以务农为生,只可勉强度日,没有显赫家世。清咸丰年间,何成浚的父亲何星三靠经商成为当地首富。
  何成浚天资聪颖,少年时代就读于厉山镇上的徐氏私塾,据说所读诗书几乎过目不忘,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憧憬。
  如果何成浚生于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考举人、拿进士几乎被认为是迟早的事情,可大清帝国国运衰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2岁的何成浚闻知此事特别不解,为何大清泱泱大国打不赢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
  从此,他便暗暗下定了从武的决心,还天真地以为,打赢日本人就得靠海军,于是经常一个人到门前的小河中去练“水上功夫”。
  1900年为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着光绪帝狼狈逃窜西安。何成浚在当年的院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秀才,并由湖北学政使蒋式棻保荐进了省城的经心书院继续深造。可不久清政府便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型学校,经心书院与两湖书院合并为两湖大学。
  1904年3月,两湖大学改组,总督衙门从中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公派日本习武,何成浚成为这批学生中的一员,进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圆了他的军人梦。  

1905年7月2日,黄兴的“华兴会”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东京合并为“中国同盟会”,经黄兴介绍,何成浚成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正式走上推翻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1908年秋回国。

何成浚不仅跟蒋介石谋划过大事,还给孙中山、黄兴当过重要的参谋。《中国十说客外传》,全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10位著名“说客”,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有子贡、苏秦、张仪、范雎、陈轸等5位,秦汉时期有郦食其、蒯通、陆贾等3位,剩下两位是唐朝的孔巢父和民国的何成浚。自中唐后千余年间,为什么只有何成浚入选?说明他至少在作者眼中是民国时期的“第一说客”。

从时间上说,他是民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谋士。1911年辛亥首义,他是清朝陆军部第一批派往武汉镇压起义军先头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但他却利用自己的谋略在暗中巧妙地帮助起义军扩大规模,使这个本属意外的小事成为了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特大事件;1913年夏,他跟黄兴一起在南京策划了夜闯江苏都督府、枪逼程德全“革命”的一场载入史册的好“戏”。发动了“二次革命”,黄兴任讨袁军总司令,何成浚任参谋长,这是他第一个有史可查的正规“谋士”职位;1924年,孙中山在韶关组织北伐,任命谭延闿为总司令、何成浚为总参谋长兼左翼总指挥,这是他第二个有史可查的正规“谋士”职位;1926年春,国民党组织广州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委任何成浚为上将总参议,因地下工作的需要又立即改为“联络总代表”,此后又做过国民政府第一任参军长,当过军委会的第二任总参议,直到这时候,张群、杨永泰等人才刚刚出道,在何成浚的手下做联络员。

再从贡献上看,何成浚也是功劳最多的第一谋士。辛亥革命,如果不是何成浚按兵不动,起义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问题;1922年,陈炯明发动“广州叛乱”,险些置孙中山于死地,孙只得在永丰舰上避难,何成浚在舰上临危受命,只身一人化装潜入福建的南平,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得他的同学王永泉投身革命,并资助孙中山唯一可用的许崇智军回师广州,使孙中山化险为夷,逃往上海,若不能说得王永泉反正,历史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北伐初期,敌我力量悬殊,孙传芳在浙(含沪)、苏、赣、闽、皖握有几十万重兵,直接威胁着两广,且不说他出兵与北伐军为敌,就是他公开宣布支持他的老上司吴佩孚,北伐军就不敢轻易出广东。作为蒋介石总代表的何成浚亲自出马,利用他和孙传芳的同学关系,住在孙传芳的府中,凭他一张嘴,说得孙传芳对吴佩孚坐视不理,让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和武昌,回过头来又灭掉了孙传芳,这段历史又是不能假设的;后来,何成浚又成功说服了徐源泉、孙殿英归顺北伐军,使北京、天津没费一枪一弹就被北伐军占领;紧接着他又出使东北,让东北三省在规定的时间内插上了“青天白日”的旗帜;1929年至1930年,是何成浚最忙活的一段时间,他为蒋介石出谋划策,并亲自带领他收编的杂牌军走上前线,为蒋打赢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唐战争和中原大战,这些功劳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史可查的。

后来,他自己也成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陆军上将。

何成浚一生为人谨慎,不事张扬,无论是任文官还是做武将,平日里都爱穿一身长布衫,文静和蔼,有人甚至说他像一个算命先生,轻言细语,毫无霸气,完全是一副谋士形象。后来,滥杀红军之军事家的张国焘,也败在他的手下。

1932年,川黔湘鄂各省为了统一国民党势力,派大军清剿土匪。向锡三官星高照,曾在赌场上周济过的赌友何成浚,当上了湘鄂绥靖公署主任,不忘旧情,委向锡三为湘鄂边防司令,黄杰忠为副司令,不足两月,又委向锡三为鄂西安抚使,黄杰忠为湘鄂边防司令,彭宾如为副司令。在各省大军的清剿下,四省边区的民团、土匪纷纷投靠黄杰忠的麾下。于是委任酉阳的张绍卿、田百谷,黔江的陶华,秀山的饶裕德、湖南的唐清元,贵州印江的简秦波为旅长,委任秀山的程德怀、伍男卿、文代章,酉阳的张汇川为独立团长,委任瞿复为川黔湘鄂边区联军参谋长,公推黄杰忠为指挥,时年二十六岁。联军设办事处于湖南里耶,刘湘浦(酉阳人)为办事处处长,开办了模范队,训练军官。

湘鄂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怕湘鄂边混乱动荡,也因向锡三的关系承认了联军番号,决定由湖北出四万元,湖南出两万元为军费,按月由绥靖公署拨发。

    1932年8月,四省边区联军鼎盛之时,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委黄杰忠为二十二军中将师长,同时,命他立即派两个团进驻红军控制的鹤峰、五峰。旅团长门闻讯大哗,黄杰忠在龙山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部下是各地的草莽英雄,不愿受军规约束,又素知蒋介石、何应钦言而无信,纷纷攘臂呼叫:“总指挥切莫上调虎离山的当,如遇紧急情况,一天内赶不回防地,去他妈的,不干!”黄杰忠左右为难,去沙市、五峰、鹤峰吧,那一带是贺龙的地盘。不去吧,粮饷断绝,队伍就会散瓦岗。正犹豫不决,湖北省保安处长范熙绩约他去施南(恩施)见面,商议改编事宜。

    1933年3月,范熙绩率领新三旅和三个保安团到施南(恩施)。黄杰忠决定去见他,挑选了三十名亲随马弁,个个是神枪手,双枪加马刀 ,赶到施南。在专员公署前吩咐马弁们,如果他被扣留,就冲进去杀死范熙绩和专员戴**救他。

戴专员迎至二门,陪同黄杰忠去花厅见范熙绩。他是个老官僚,对黄杰忠很客气,寒暄之后,说:“黄将军年轻有为,蒋委员长、何主任十分器重,希望真神面前莫烧假香,我范某当过山西省主席, 当过出国大使,十根眉毛十一根都是空的,你的队伍多数是绿林豪杰,我最爱和绿林豪杰交朋友,忠心直爽,讲义气。中央委托我把鄂西的事情办好,你的部队,编两个保安团进驻五峰、鹤峰,县长由你派,团长兼也可以,其余部队开赴沙市整编为二十二军第二师,不服从不勉强,你的部队必须全部离开鄂西地区,否则......’’黄杰忠这才明白,委任他当师长的目的,不过是取消联军,赶他们去和贺龙的红军拼杀,一箭双雕。于是,黄杰忠也可以空(眉毛空)对空,说:“范处长,我回去和部下商量,行,我亲自向你回话,不行,我也亲自向你回话。”范熙绩击掌道:“好,好,愿黄将军言而有信。”

    黄杰忠回到龙山,和旅、团长们商议,权衡利弊,决定不去,由参谋田俊民出面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贺龙率部到达沙沟,黄杰忠急于和他们见面,赶去李家河时,贺龙又走了。他只好和贺龙、向锡三暗中联络,准备转移到贵州大山军队少的地方去。黄杰忠曾提出与贺龙的红军合伙,伙伴们都反对,向锡三说,贺龙苦得很,东奔西走,另谋良策吧!

一个月后,武汉行营认为改编四省边区联军总指挥部商议就地整编,甲等师三旅六团,剩余的编为保安团,愿回家的回家,有枪的可以带回。同时,命施南专员戴牟来到来凤和黄杰忠共同主持整编会议。地点来凤政府。暗地里,范熙绩周密布置,久闻黄杰忠武勇,不怕枪弹,三五颗子弹打不死他,只怕大刀,责成施南保安司令白卓安的特务大刀,埋伏于县政府内,等候黄杰忠的到来。

1933年4月4日。黄杰忠如期赴会,随行的只有一个参谋一个副官八个马弁,他走进来凤县政府,不见戴专员出迎,知道中计,正欲退出,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向他砍来,多亏他久经沙场,用手枪挡开,顺手一枪,击毙了特务连长。顿时,枪声四起,寒光闪闪的大刀向他包围过来,在衙门内开展了激战。尽管随行的都是神枪手,但众寡悬殊,参谋、副官被打死了,马弁们各自为阵,他见势不妙,仗着自己武功,跳墙越屋翻城墙,逃到一块油菜地里,十几支枪向他射击,碰巧,油菜地里有个老婆婆扯猪草,中弹倒下了,追的人以为打中了黄杰忠,才侥幸只身逃脱。

来凤脱险回到龙山,武汉行营下令取消四省边区联军番号,派大军围剿,天天打仗,枪药无法补充,粮食缺乏,老百姓痛苦不堪。各旅团被围剿大军分割:张绍卿、田百谷、陶化宣旅被分割在黔江、咸丰一带;饶裕德旅、伍南卿、张汇川独立团被分割在老寨、百福司一带;唐青云旅、温代章独立团被分割在永顺一带,部队无法集中,处境十分困难。幸而贺龙在桑鹤一带牵制不少敌军,何成浚专电向锡三转达他对黄杰忠的同情,湘西陈渠珍、黔东鸣翼也派人联系,但远水救不了近火,难解燃眉之急。为了摆脱困境,决定向贵州挺进。

1933年5月22日由龙山出发,一路苦战,在洗车修正后,经里耶、花垣,进入贵州松桃,到达印江时,黄杰忠给向锡三写信,要他邀贺龙速进贵州,以便相互策应。谁知写给向锡三的信,被剿匪总司令徐源泉的谍报人员截获,向锡三被杀害,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孤立无援,只得投靠贵州省主席王家烈,王家烈委任黄杰忠为二十五军(王兼任军长)清乡司令,调往独山。部队由石阡向独山开拨,达到剑河时,派去与王家烈联络的参谋长田俊民回来报告,王家烈态度冷淡,并询问向锡三被杀原因,建议暂时不去独山,正犹豫,忽报贺龙已到甘龙口一带,并于湖南来的肖克会师,黄杰忠立即改变计划,向甘龙口方向前进,企图靠近红军。可是,达到印江罗家山时,贺龙、肖克又回湘鄂边了。这时,中央红军进入贵州,蒋介石的中央军和黔军、滇军、川军围追堵截,黄杰忠曾派与毛主席是同学的参谋赵仁勇去遵义联络红军,没有结果,赵仁勇不知死活。于是,部队来往于石阡、印江、黄平、镇远、玉屏之间,劫持中央军追剿部队后勤机关的弹药物资补充自己。

    中央红军北进后、蒋介石撤了王家烈省主席、军长职务,部队被整编,下令限期剿灭贵州境内的游击部队。黄杰忠的部队在黄平一带,被中央军和黔军夹击,孤立无援,全军覆灭。分散在各地的张绍卿、田百谷、陶化宣、饶裕德、伍南卿等部,被中央军王金渊的十五师打垮。重庆行营悬赏通缉黄杰忠,成都、重庆的报纸都刊登他的照片,罪名是“出生粪夫,长期为匪,勾结异党,危害民国”。

    黄杰忠化妆逃到贵阳,住在铁匠街省税捐处院内以为朋友处。税捐处正和云南税捐处联合做特货(鸦片)生意,沿途土匪多如牛毛,武装押送也受损失,但只要有黄杰忠的名片,从贵州黄平至湖南桃源、常德,可以通行无阻;因此,税捐处的大小官员对他十分敬重,为了谋生,资助他开一家杏花村酒楼,由原联军军需处处长张宝善当经理,他当幕后老板,开张后生意兴隆。黄杰忠时年二十九岁,才觉得无官一身轻,打算从此避开枪林弹雨的惊恐生活,平安度日。

    然而,命运不可逆转,正当杏花村酒楼生意红火时,忽然又祸从天降。湖北省主席杨永泰遇刺,同谋凶手李佩群逃到贵阳,张宝善以同乡关系收留他住酒楼。贵阳警备司令郭思演的宪兵队早已怀疑他是通缉犯,于是,包围了酒楼和税捐处宿舍,幸亏黄杰忠人缘好,税捐处的几个朋友掩护他从后门逃走。张宝善、李佩群被抓。李佩群第二天被枪决,张宝善被关押,抗日战争初才释放。

    黄杰忠逃离贵阳,决定去广西见李宗仁、白崇禧,路过黔桂边的黎平,团总杨锦标久慕黄司令大名,待如上宾。杨团总是野心勃勃的人,向黄请教风云际会扩大势力的诀窍。黄杰忠哈哈大笑:“狗屁诀窍,三个字:不怕死!”在黎平歇了两脚,南下桂林见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很快接见他,设宴款待,勉慰再三。其实,蒋介石与两广军阀之间,正战云密布,拔剑弩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因此李宗仁、白崇禧于接见他的第三天,按北伐时第四集团军序列,任命黄杰忠为第二军军长,白崇禧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战争打响,马上拔人拔枪装备第二军,眼下嘛,暂时持黔桂边联防的牌子,召集旧部,等待时机。”黄杰忠十分感激,只要牌子挂出,何愁无人无枪。

    1935年6月,黄杰忠回到黎平,联络杨锦标和天柱、三穗的龙大宇、龙子渔,锦屏的王泽龙等地方武装掀起黔南三穗六县,赶走了县长,他的旧部也纷纷往黔南集中,又有了两三千的队伍。后来,由于蒋介石让步,白崇禧当了副参谋和绥靖主任,蒋桂大战偃旗息鼓。第二军军长泡汤了,李宗仁、白崇禧出面和湖南省主席何健协商,委黄杰忠为湘黔边防司令,于1936年委开赴松桃驻防。

    黄杰忠的部队进驻松桃后,附后的股匪公然在城墙下抢劫,有的还横挎着枪招摇过市。更有甚者,黄杰忠的一个副官奉命去秀山采办军需,土匪公然在天心坡设卡收税,硬逼副官交五块银元买路钱。消息传出,舆论大哗:“这个剿匪部队,恐怕要被匪剿了!”

    松桃县长也有同感,又不敢公开得罪黄司令,宴请黄杰忠时编故事旁敲侧击,说什么“敝县出过一桩怪事,猫儿在房上咪咪叫,耗子在屋檐下吱吱叫,耗子跳上房把猫儿咬死了!”黄杰忠明知是讽刺他,并不生气,说:“贵县的耗子真凶哇!”

    其实,黄杰忠早已运筹帷幄,暗中部署,就在县长讽刺他当夜,突然行动,把松桃稍有名气的股匪一网打尽,只跑掉一个麻老虎,连十八师师长罗启疆(松桃人)的舅子也锒铛入狱。黄司令一声令下,在松桃河边,几天之内杀了好几百人,因此,得了个“人屠夫”绰号。官绅们才知道黄司令非等闲之辈,摆酒庆功。余匪则扬言要打他黑枪,烧他房子,挖他祖坟,黄杰忠一笑置之。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