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故事

纪实文学 | 绿叶草根

纪实渝东南边陲、武陵山福地秀山县的古往今来,记录各种人物和他们对社会的影响那些故 ...

第1卷从远古到清朝 第2卷民初纪事 第3卷红军故事 第4卷乱象纷呈 第5卷抗战时期 第6卷革命传统耀千秋 第7卷伏笔飘逸 第8卷秀山解放 第9卷秀山剿匪 第10卷人民的新秀山 第11卷春潮滚滚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12章贵州首任都督杨柏舟

秀山故事 by 绿叶草根

2020-12-7 16:07

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西地区有一位朴素的土家族农民,他坚定不移地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举义旗,讨军阀、建共和,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在辛亥革命浪潮中挥洒热血、一世英名。他,就是贵州省首任都督、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客寨桥村的杨柏舟先生。

杨柏舟(1880-1922),字荩诚,学名光淮,乳名吉云,又叫老吉,土家族,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客寨村人,早年曾在本村教私塾,后就读于贵州省武备学堂。毕业后以会考成绩第一名选送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学成归国,任贵州省新军教练。武昌辛亥革命爆发后,杨柏舟率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一举光复贵州,被推举为贵州军政府首任都督,继授中将衔,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一定贡献。

清光绪六年(1880 年),杨柏舟生于秀山清溪场镇客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父杨通熹,母亲黄氏。有姐妹、兄弟各3 人,他排行第二。这个在古老的客寨桥边长大的孩子,十分聪明,自幼性格倔强,寡言笑。7 岁入私塾,拜在当地秀才杨德光门下,勤奋好学,深得老师赞许。9 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十七岁时,一面苦读诗书,一面帮家里耕田,养成勤劳节俭善良正直的品德。

村寨附近有个名叫“强盗大毛”的年轻人,一次偷了他家的鸡蛋,被大哥杨光洪抓住正要打,柏舟急忙上前止住,说:“大毛,人要学好,以后不能再偷了。”“强盗大毛”感激不尽,发誓改正,后来果然没再干偷鸡摸狗的事了,并成为杨柏舟荣任贵州省都督期间得力的随从之一。

杨柏舟18 岁即开始承担家庭生活重担,一边攻读诗书,一边帮助家庭耕作父亲留下的20 挑谷子的田产。犁田、耙田、栽秧、挞谷、割草、放牛,样样都做,养成了勤劳节俭善良正直的品德,对下层劳苦大众深富同情。读罢私塾,设帐教学,知识愈益渊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杨柏舟收了20 多个学生,自谋生活出路。教学相长,他知识愈益进步,对当时废科举、办武学、立宪、维新、反清复汉、救国救民等风声,也时有所闻,并事事关心。他教书认真负责,深得学生爱戴。但当时轻视教师的社会积弊,仍普遍存在,杨柏舟初入社会从教,备受歧视,特别是受到王姓财主的歧视,准备愤然弃教从武。

一次,有个名叫洪朋光的顽皮学生有些调皮,杨柏舟要他背了课文才回家,他不听,被批评了几句,便把尿屙在裤子里,偷跑回家扯谎说“先生用水淋我”,其父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到学校大骂。杨柏舟气愤已极,便弃文从武。

他征得母亲同意,卖了黑牛,带着十几吊钱,只身跋山涉水,奔赴贵阳,谎称是松桃县人,报考武生。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考入贵州省武备学堂,当时已经录取十七名,他名列十八,因而便有“十八学土”的美称。

杨柏舟品学兼优,深得日籍教师高山青松、岩原大山的好评。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5 年)以名列第一的优秀成绩,经推举赴日本留学。临行前经清廷复试,又得清廷之亲王荫昌器重。进入日本振武学校后,继转连队士官学校。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孙中山、黄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与尹昌衡、唐继尧、刘存厚等组织革命团体,多次与黄孚、刘炎基、仇亮等在东京西国桥集会,共商光复中华大计。

庚戌年(公元1910 年),杨柏舟学成归国。清廷授予“武举”,仍回贵州。初任营务处帮办,数月后调任陆军小学总办(即校长)兼新军教练官(副标统)及讲武堂堂长。在任职期间,他努力教学,灌输新思想,改进教育设施,暗中给予革命活动支持和方便,深得学生、士兵爱戴。

武昌辛亥革命爆发后,杨柏舟率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一举光复贵州,被推举继授中将衔,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

宣统3 年(公元1911 年)十月,武昌革命军起义消息传至贵州,人心浮动,群情振奋。经过长期酝酿待机举事的陆小学生和新军一标进步官兵商定于九月十三日起义。陆小学生一面打开枪械仓库取枪武装,一面派人联络新军整队出发。标统袁义保赶来干涉,被炮队队长杨树清侧身一枪赶走。

  杨柏舟便当众演说:“遵临时军政府令,齐心革命

  新军欢声雷动,拥他为起义领袖。

杨柏舟与新军大队长赵德全连夜领兵入城。贵州巡抚沈瑜庆得知杨柏舟率兵起义,声势浩大,大势已去,便承认独立,把大印送交咨议局。咨议局长谭西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当即在咨议局门口升起早巳准备好的“汉”字大旗,挂出“大汉都督府”的牌子,就这样,在不流血的情况下,正式宣告贵州独立。

时值辛亥九月十四日(公元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各革命团体当即召开大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发表演说,经大众推举,由杨柏舟任首任都督,赵德全任副都督。

  贵州光复之初,杨柏舟“集众晓以改革大计,众皆乐用。”但自治社宪政会两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相互倾轧,谋杀不止,难以调和。杨柏舟感到很是苦恼。

当时袁世凯就任清廷内阁总理,命令冯国璋率兵猛攻汉阳,武昌危急。

当时袁世凯就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令冯国璋率兵猛攻汉阳,武昌危急。黎元洪电告起义各省,要求派兵援鄂。湖南省起义后的都督谭延闿也致电贵阳:“敝省西路辰、沅、永靖一带,抗不反正,湘军已悉师援鄂,无力兼顾,请黔出师代为平定。”

四川的刘存厚,以“泸州兵单难支镇慑。资阳五属糜烂尤甚,”来电,要求杨柏舟派兵协助。

  在各处急电催请下,杨柏舟决定分兵三路增援。副都督赵德全驻省坐镇;叶占彪,杨树清率一标援川;自己带领二标标统肖鸿斌、三标标统鄢元洪,共三千精锐援鄂;于辛亥十月下旬从贵阳出发。

   其援鄂通电云:“武昌首难,竭一省之力,与北虏相支柱。今虏负恃徒众,凭陵江汉;义师寡弱,天下寒心.黔虽不武,万不忍首义区域,横见蹂躏,用精锐三千,即由荩诚躬自统率,兼程赴急。肃清鄂渚,汛扫燕云,请从诸公之后。”

  这支由杨柏舟带领的援鄂队伍,经铜仁,过松桃,假道湘西,沿途招安抚降。到达湖南常德之后,又接黎元洪来电称“黔黄平州城,巳被妖苗占据,匪党甚众,”要杨柏舟速返平匪,或暂驻常德,以待和议着落,倘若和议不成,再兴兵北伐。

  与此同时,黔省两派斗争更加激化。5月,杨柏舟返黔,被袁世凯暗中支持的唐继尧打败。当时唐继尧占据贵州,得力于滇军军师杨杰。

杨杰(1889—1949),白族,云南大理人。字耿光,陆军上将,民国时期著名军事战略家他出身于滇军,后舍弃中将军衔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成为蒋介石的参谋长,在新军阀混战中帮助蒋介石赢得决定性的中原大战的胜利,因在抗日战略上和何应钦冲突而退出中枢,出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他的《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1930年代、1940年代中国每一个想成为高级军官的必备读物。1949年因倾向革命,放言无忌而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暗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盛传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他排名第二,当时北洋直系吴佩孚、孙传芳的的参谋长,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排第一,他因当蒋介石的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排第二,桂系参谋长、民国训练总监小诸葛白崇禧排第三,红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因瞎了一只眼睛,算半个。这四个人因为军事生涯显赫和军事学术广为流传而颇受时人推崇。后来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当院长的时候也经常教育学员说,蒋百里先生和杨杰先生在旧中国号称大军事家,但因为走错了路,所以终生没有很大的成就,因此政治道路的选择是很关键的。

杨杰,云南大理人,白族。祖父杨宣是裁缝,父亲杨汉章行医,母亲徐氏是勤劳自强的妇女,在她刚成年时,就因为夜夜缝补而被松油熏瞎了双眼。杨杰生于1889年1月25日。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他的长兄继续行医,大弟弟曾经当过县长,小弟弟随他第二次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患肺病而死。

1895年,杨杰开始在大理读私塾,他天资聪慧,所读之书,过目不忘,且思路宽广,所提问题往往把老师同学问膛目结舌。1900年入大理敷文学院就读,次年九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逼清廷签订《辛丑条约》,全国民怨沸腾。先生在书院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杨杰听后,激动对同学说:“海禁开后,军事外交,无一不败,若不改弦更张,就会像安南缅甸、印度一样亡国灭种。

1905年年仅16岁的杨杰徒步到昆明报考京师大学,因考期已过,便转考云南陆军速成学堂并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校期间,他接触的新思想、新科学渐多,不久就悟出了“那么大的中国,为什么打不过远来的外国强盗”的原因,奋笔写下了“东鲁文章旧,西欧教化新”的对联赠友人。不久又入保定北洋陆军军官学堂学习,因成绩优秀,1907年被清政府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备学校学习,在这里认识了蒋介石1909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两年学习期满后,蒋介石下放部队锻炼,他则考试合格,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0期炮科学习。

1911年,杨杰毕业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被任命为临时政府沪军威武军第二营营长,5月任该军一团团长,授上校军衔,因遇兵变回到云南参加蔡锷的军队。当时贵州局势混乱,蔡锷派唐继尧率兵2000援黔,滇军唐继尧用假道贵州援鄂北伐为名,号称“靖难”,恰逢原来的贵州都督杨柏舟领兵万人反扑

当时,原来的贵州都督杨柏舟,以数万兵力由湖南回到贵州,攻打唐继尧的军队。唐继尧与蔡锷商量,蔡锷同意让杨杰带领部队进入贵州,在铜仁阻击和抗击杨柏舟的军队,以支援唐继尧。

  大渔塘是铜仁的交通重镇,如果杨柏舟控制了大渔塘,不仅铜仁不保,整个贵州省,甚至唐继尧的军队都要受到威胁。杨杰连续往返青谷、玉屏、大渔塘和铜仁之间,不断地了解情况,掌握军情,布置部队,指挥战斗。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恶战,杨杰终于以少胜多,沉重打击了杨柏舟的军队,牢牢控制了大渔塘,保障了唐继尧军队在贵州大获全胜。这就是近代军事史上著名的“杨杰黔东之捷”。这也是他留学日本回国后,亲自组织指挥的第一次战役。杨杰根据战场具体情况,把在日本学习的“包围战术”实际应用为“口袋战术”。这次战役是他留学日本归国后,把所学知识回报民主共和的有益尝试。

10 月下旬,杨柏舟从贵州出发进抵湖南常德后,占据贵州的唐继尧坚决阻止黔军回黔。

  杨柏舟率师援鄂驻常德等待北伐日久,非常担忧辛亥革命的前途。为了早日北伐成功,面对困难处境,在二月,杨柏舟委任参谋田宗祯为司令统率部队后,只身东下南京,晋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报告贵州反正、黔滇两军争执、北伐黔军如何安置和面请辞职归农等情。

  孙总统加以慰勉,即电致贵州省参议会:“……正都督杨君荩诚来宁,以观在南北统一,北伐事竣,屡欲辞职归农.本总统以黔多故,已委任令其速返”。

杨柏舟正欲返回贵州时,孙中山为南北军权统一大计而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做了大总统后,五月任命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八月授杨柏舟陆军中将衔,任命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官。杨柏舟看到已无率军回黔之可能,他通电辞去贵州都督职务,并有始有终,命周子光担任四十二旅旅长,于民国二年一月,把北伐黔军悉数领交贵州省政府,在贵阳举行退伍仪式,解甲归田。

1916 年,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称帝,改元洪宪。杨柏舟又悄离北京,去上海谒见孙中山,面请带兵讨袁。不久,袁世凯一命归西,讨袁一事遂告结束。黎元洪继任总统期间,张勋复辟,拥溥仪为清帝,逼走黎元洪。

杨柏舟又急走成都,与刘存厚共商讨伐张勋大计。不久张勋被段祺瑞“削平”。于是杨柏舟便以四川代表的身份回到北京。    

赵德全(1883-1912)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纯臣。襄阳人。二十岁入清军鄂军,充排长。1904年调贵州新军,任队官。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与彭景祥等秘密串连兵士,相机发难,被推为新军临时代表。11月3日,陆军学堂学生首先起义,推杨荩诚为都督,他为副都督,领兵入贵阳城。不久,杨率师北伐,他代都督。后唐继尧率滇军入黔,于1912年5月将他杀害于修文县毛栗铺。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从湖北随岑春萱来贵州任巡抚而升任新军队官的赵德全倾向革命,自治学社与他联络,通过他联系新军广大官兵,在新军中传播革命思想。1910年12月,由贵州保送日军士官学校的杨荩诚在日本曾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回贵阳任新军教练官,同情革命。新军士兵主要来自贫困山区,出身农民或破产的手工业家庭,不满现实,带有强烈的反抗情绪,易于接受反清革命思想宣传和影响。所有这些为自治学社在新军中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因此,新军南厂营房成为贵州武装起义的秘密基地。

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3日),自治学社张百麟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起义日期,决定组织陆军小学堂与贵州新军于十六日(11月4日)晨起义。十五日(11月3日)晚9时,陆小原“历史研究会”负责人江务滋赴新军营告诉陆小业已发难消息,并称巡防营将包围陆小,望新军火速救援。这一晚,新军营也在酝酿起义问题,此时,自治学社胡刚来通知明晨发动起义的决定。赵德全、杨树青、艾树池等遵命鸣号集合,标统袁义保见势头不妙,尚想垂死挣扎,杨树青向天发了一枪,袁义保仓皇逃走。接着,杨树青又连放三枪,急呼“起义”“大事成矣”,杨树青这一枪对贵州辛亥革命成功,“兵不血刃”起了重要作用。枪声就是命令,所有在营新军纷纷拿起枪,走向操场整队,教官杨荩诚表示同情革命,赵德全也认为“荩诚学识资望出己上”于是一致推定杨荩诚作指挥,在杨的指挥下,全标开拔至南岳山下,布置作战。新军营官兵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为贵州光复建立了功勋。巡抚沈瑜庆迫于群众斗争压力以及自治学社通过发动新军、陆小,会党,控制了整个局势而被迫投降。九月十六日11月4日大汉贵州军政府宣告成立,从而结束了清王朝在贵州统治的历史。大汉贵州军政府公推新军督队官杨荩诚、队官赵德全为军政府正、副都督。
   1912年2月底,云南唐继尧率滇军人黔。2月29日,叶占标率领的援川新军第1标第2、3营及炮队奉命由川返回贵阳,当夜被滇军四面围攻,叶战死,余部约七八百名新军未进行抵抗,次日被滇军解除武装后,押往螺蛳山下,用机枪集体杀害;杨树青率领的第l标第l营新军,3月下旬亦由川返黔,驻贵阳南门外昭忠祠,唐继尧以调杨树青任军警局谍查科长为名,暗令警务部长梅若愚将杨杀害,所部被缴械遣散。
   元年(民国元年1911)三月二日午前二时,滇军出不意,淬然猛攻都督府,机关枪声,野战炮声轰然并作。德全微服出走,存款万余金,丝毫无所取,文件图籍,悉饬主者加意保管。临难从容,处分得宜,有古学道君子风焉。滇军既据黔,唐继尧布告德全罪状,仅曰不学无术。德全亦疑滇军及君宪派所欲得者,都督耳。身既解职,自必无人他仇视。于是匿处穷乡,时从父老钓游,萧然物外,忘其曾管一省兵符也。是岁四月间。唐继尧、刘显世侦得全踪迹,密令军队掩捕,枪毙于修文县毛粟铺(沙文乡毛庄铺),残骸暴露,路人皆为陨涕。时年仅三十岁。其寡妻幼子流落黔中,原籍父母俱全,贫困不能治活,亦云惨矣。
   附:国务总理熊希龄呈大总统请给予前代理
  贵州都督赵德全恤赏等情文
  
  为转呈事,据临时稽勋局局长许宝蘅呈称,据前贵州代理都督赵德全之妻袁一贞呈称,伊夫立功黔省,惨遭枪毙,曾经上呈大总统暨总理,恳请优恤,当蒙批示,奉大总统发交到院,侯将原案交稽勋局酌核办理各等情。本局亦批饬,侯江案呈请核办在案,兹复。据该氏来局面诉,伊夫遗榇停留武昌,无力归葬。虽经黎副总统助洋二百元,除开销自黔至鄂水脚船资一切已无余剩。不得已只身北上,面求抚恤。现在滞居京师,将及两月,旅用早已不继;弱息寄养湖北,无以为生,困苦流离,将为饿殍。恳求转呈大总统暨总理俯鉴苦情,特赐恤款,实为恩同再造等语。查赵德全死事不为无冤,该氏一介女流,呼吁奔驰,情殊可悯。本局请恤之案,虽经审议而发布需时,距给领之日尤远,势能济其目前之困,曾经酌赠旅资,亦仅保其朝夕。为此,据情先行呈请察核,转呈大总统饬下财政部,特别酌予恤赏,俾该氏早日请领,得以扶梓还乡,则死烈生存,同受恩施于无既等语。查该局所请,虽系特别办法,惟念赵德全前代理贵州都督,身遭惨祸,该氏困苦流离,呈请给恤,情词迫切,可否饬下财政部,特别酌予恤赏之处,理合转呈鉴核示遵。谨呈批据。呈已悉。所请事属可行,应由财政部查照核给。 
   此批。
  
   中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日
  
   熊希龄
  
   贵州修文县扎佐新庄,有个袁瑞平,字如清,官四川后补判。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他的夫人生下一女公子,取名袁一贞。一贞自幼聪颖娴淑,喜爱诗文。21岁上嫁给新军队长赵德全为妻。婚后夫妻相敬如宾,琴瑟和谐,为人所钦羡。她积极支持丈夫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9月14日,新军与陆军小学举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贵州的统治,赵德全出任贵州大汉军政府副都督。不久都督杨柏舟率黔军北代援鄂,公推赵德全代理都督。当时贵州政宪党和自治党明争暗斗,滇军唐继尧心犹不死,令北防军管带李文清将赵德全缉至毛栗园枪杀了。 
   由于唐继尧把持贵州军政大权,袁一贞满腹仇怨无法申诉。然而她岂肯罢休,和弟袁叔龙扶枢北上,葬于湖北原籍。哀思未定,即上书副总统黎元洪。虽蒙嘉奖,而冤情未雪,不辞辛劳,转赴北平,上书国务院,几遭梗阻。真是“替夫雪冤到京城,谁知世事不公平。苦无人力难申诉,贼手遮天冤不明。”“前月扶柩返乡村,心思雪恨显夫名;哪知狐鼠同一气,累我同胞(叔龙)困北京。“姐弟二人滞留北平逾6个月,盘缠殆尽,上书5道,最后袁世凯才答允稽勋局所请, 追授赵德全为陆军中将衔。
  袁一贞于民国29年(1940年)病逝,终年46岁。
    1918 年,杨柏舟与“旅京同乡”筹措川局运输赴陕。日夕勤劳,遂致成疾。一九二一年冬,一代忠臣良将杨柏舟,因养病回到了故乡秀山客寨桥村。

杨柏舟回到客寨后,乡里百姓夹道迎接。在家乡,他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人们十分尊重他,但他从不以都督自傲,仍和气待人,清贫如初。

众多乡亲父老簇拥上前,称呼他“杨都督”、“杨将军”。他十分谦和地说:“我又没有当过你们的都督。在家乡,该是我的叔叔还是叔叔,该是我的伯伯还是伯伯,我叫老吉,你们还是喊我的名字好些。”

  杨柏舟没有一点官架子,他虽是在外为官多年,仍然两袖清风,离家时只二十挑谷子的田产,回来时还是二十挑谷子。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乐于亲近山寨群众。不论家族或杂姓,不分贫富老少,他都喜欢串门摆谈家常,问寒问暖,有时还帮助老年人推磨米,看牛喂羊,关系很是融洽。

  当时许多男人还蓄着满清时的长辫子,只有他一人是平头,他姐家的邻居伯叔见了就感到好笑。一个名叫顺叔的说:“你娃娃在外头当了那么大的官,反而把毛褡褡(长辫子)耍脱(丢)了,哈哈。”

  杨柏舟还是和气地讲解剪发辫的道理,并且说:“你们不要好笑,过不了好久,你们也会这样。”果然不久,乡邻们到清溪场赶集,各个路口都有人把守,拿着剪刀,硬是把过往行人的长辫通通剪掉了。

  一九二二年夏,杨柏舟的病情加重了,他就住在回来才修的一间小屋子里静养,有时看书,有时写字。

  在他的小屋子里悬挂着一幅对联:“每思补过心殊泰,常恐招尤气自平。”这是他十年前在贵州荣任都督时,友人赠贺他的众多对联中唯独珍藏保存下来的一幅,这也反映了他为人处事谨慎小心严于责己的淳厚品格。

  这段时间,他很少与外界接触。县长的拜访,也婉言谢绝。平时最喜欢的下平江河钓鱼,也不去了。只是不时独自一人在屋后山坡的桐子林中散步。再过一些时候,他卧床不起,饮食难进,全靠家中喂养的白奶牛的乳汁来维持生命,母亲黄氏去看他,他挣扎着说:“娘,我得的是不治之症,我不能伺侯您了。请您老人家自己保重啊!”

  一九二二年七月,杨柏舟在他静养的小屋子里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二岁。

  杨柏舟英年早逝,抱恨终天。他临终时说:“半世英雄终归土,一心革命付与天。”对未事业感慨颇深。北平民国中央政府闻讣,追赠陆军中将,拨款银洋二千元治丧,并加讣:“辛亥起义,响应武昌,建设共和,蹶功甚伟,着宣付国史馆立传,以彰勋绩”等考语。

杨柏舟安葬时,贴在杨家祠堂的告白是:“杨柏舟将军猫山祖师陪葬”。送葬者达数百人。坟地在今清溪场镇龙凤村新院猫山,现还有约三公尺见方土冢一座。

      后人撰联云:

猫山
青山有幸,长坡叠翠花翎染
白水无香,隘口寻踪笔冢藏

    附:隘口镇的白沙井,小地名,为贵州首任都督杨柏舟归葬地。

杨柏舟子辈三人,昌愚早夭;昌濂、昌潭均已病逝。今有儿媳(昌廉妻)刘妹元;孙子杨胜厚,住在现清溪场镇塘坳乡兴隆桥;三个孙女桂新,菊芳,群英均已婚出,分别住在兴隆、凉亭、星寨。

杨泊舟中年工书法,精小楷。其字沉着苍劲,结构疏朗。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