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故事

纪实文学 | 绿叶草根

纪实渝东南边陲、武陵山福地秀山县的古往今来,记录各种人物和他们对社会的影响那些故 ...

第1卷从远古到清朝 第2卷民初纪事 第3卷红军故事 第4卷乱象纷呈 第5卷抗战时期 第6卷革命传统耀千秋 第7卷伏笔飘逸 第8卷秀山解放 第9卷秀山剿匪 第10卷人民的新秀山 第11卷春潮滚滚

首页 长篇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11章辛亥革命在秀山

秀山故事 by 绿叶草根

2020-12-7 15:59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华,疯狂的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卖国条约。割地、赔款、掠物、开埠等等,取得种种特权,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半殖民深渊,使上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秀山地处川黔湘鄂的边区,交通闭塞,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社会经济十分落后。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清朝末年,秀山爆发了肖观音领导的农民起义。肖观音(女),原名毛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出生于秀山涌图乡水缸田(今新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宣统两年(公元1910年)4月,肖观音举行起义,提出“推翻清王朝,活捉张毛牛(指清朝秀山知县张广南)”的口号。4月15日,肖观音率兵千人,声势浩大,攻打县城,终因敌强我弱,起义失败,肖观音壮烈殉难。

晚期的清朝政府,不仅是一切反动势力的顽固坚垒,而且已经变成“洋人的朝延”,国内各民族的监狱。清王雾里看花媚外卖国嘴脸彻底暴露,激起了各人民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的仇恨。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反动腐朽的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爆发了。

辛亥革命期间,秀山还没有邮政和电报,也看不见报纸,消息十分闭塞,那时四川掀起轰轰烈烈保路革命运动,反对清政府把四川铁路归国有的政策。10月10日革命起义于武昌,给四川的革命斗争以极大的鼓舞。10月18日以后,川东各县相继起义,宣布独立,但这些惊天动地的消息,当时在秀山还很少有人知道。

留省学生彭藻是秀山大溪乡人,在成都参加保路同志会,十月初由成都回到秀山大溪乡,联络同志会员白锦祯和酉阳彭灿等策划武装起义,白锦祯是当时清政府的秀才,颇有号召能力,他们在秀山大溪和酉阳后溪一带秘密活动。不到一月即组成一支千多人的武装起义队伍,这支队伍以当地民团和歌老会员为基本力量,公推白锦祯为统领(统领为清朝军新军制的官名,相当于民国时期的族长),彭藻、彭灿为副统领,于11月一下旬在大溪集中,分兵两路,一路由白锦祯、彭藻两人率领,由石堤攻取秀山;一路由彭灿等率领,由后溪(今酉水河镇)进攻酉阳。

彭藻(1888——1952)字心建,秀山县大溪乡人,祖籍湖南龙山县岩冲乡甲湖村(今里耶镇树木村)。

彭藻幼读私塾,清宣统二年(1909)在成都实才学校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他为人大方坦诚,颇有敏才,凡事言出必行,深入川东四县(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甚得同盟会主王勃山的器重。同年7 月他加入保路同志会,结识了酉阳保路同志会会长刘相,往来甚密。

宣统末年(1911)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制造了成都血案,激起了四川各县人士的愤怒;“抽刀断水水更流”,保路运动立即趋向高潮,辛亥革命又在同一时期爆发,彭藻奉王勃山之命,回到家乡大溪,协助刘相组织酉秀同志军策应孙中山发起的国民革命。11月初,他同刘相在大溪联络会员白锦祯、彭灿、彭安国、邹杰、康玉清、彭继武、杜香皋等人,约集各地民团、哥老会、灯花会以及酉秀的李伯诚部,组成一支千多人的武装队伍,在大溪集中起义。

石堤当时是秀山分县,有巡检组和两棚(相当于现在两个班)巡防军,白锦祯和彭藻的义军开向石堤,巡检徐学曾仓惶逃走,义军打死前来防堵的巡防军两人,义军遂占领石堤,由白锦祯率领一部分义军留在石堤防守,其余由副统领彭藻率领向秀城进军。经过宋农,宋农大地主袁三安假意拥护起义,设酒晏将彭藻等人灌酒,并暗地派进城向清县官宾凤阳报告围剿,义军猝不及防,除彭藻及少数义军逃脱外,其余部分被擒捆绑,宾凤阳也随后赶到宋农审讯,有十五人被其判处死刑,就地杀害。

   驻龙潭的清政府巡防营管带高玉林得知石堤义军攻占消息后,立即带领巡防军两哨,到石堤向白锦祯部反击。由于力量悬殊,义军失败,白锦祯被巡防军生擒,高玉林将白剖腹挖心然后割头。

1911年10月初,在成都实才学校读书的彭藻(同盟会成员、保路同志会会员)回家乡大溪联络保路同志会会员白锦祯、彭灿(酉阳人)、邹杰等人,组织反清武装起义,公推白锦祯为统领。

白锦祯(?--1911),酉阳县酉酬人。他与起义首领们提出“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保路安民”等口号,在大溪举义。

11月初,义军兵分两路,向秀山、酉阳进发。彭灿、李伯诚等一路,经后溪、龙潭攻酉阳县城;白锦祯、彭藻、邹杰等一路,经石堤、宋农攻秀山县城。

11月4日,白锦祯率部打到石堤,巡检徐学曾、管带罗胜荣见义军势大,便随队逃往龙潭巡防营告急。义军赶走清军并一举攻占石堤后,由白锦祯、邹杰驻防石堤,彭藻率部继续向秀山进发。彭藻部兵至宋农,大土豪袁三安假意劳军,杀猪宰羊,设宴劝酒,暗里却向秀山县衙报信。知县宾凤阳即派安边营管带向铁根率营兵三哨,赶赴宋农镇压。彭藻忙率精锐突围,部下有15人被杀害,多人被冲散。同时,驻守石堤的白锦祯11月6日也被从龙潭赶来的清兵巡边营管带高玉林袭击,因清兵武器好,都是九子枪而义军不过鸟枪、刀矛,因而除邹杰一部突围外,白锦祯等19人在突围中受伤被捕,皆遭杀害。

屠杀之前,高玉林见白锦祯之子年轻英俊,出语不凡,想刀下留此一人,便作试探:

——你今年十几岁?

——十七岁。

——才十一岁?那就饶你一命!

——什么十一岁?我今年17岁,你敢留下我,明天我就又组织一支义军来消灭你!

高玉林叹了一口气,下了斩令。白锦祯父子及另外17名义军壮士一起壮烈捐躯。

义军攻下石堤后,向宋农进发的彭藻与驻防石堤的白锦祯部先后遭到清军袭击而受较大损失。

龙潭巡防营管带刚打败白锦祯部义军,得报留守龙潭的新军黄古柏与彭灿部义军战斗激烈,立即回救龙潭。

彭藻部义军突围时仅15人,在突围后又收集被冲散的十多人,共三十多人,与从石堤突围出来的邹杰部义军会合时尚不足百人,无力进攻秀山城,便率部到龙潭与彭灿、刘相合军先攻龙潭,后攻酉阳。

11月11日,彭灿部义军在龙潭与高玉林、黄古柏所部激战,互有伤亡,一时难分胜负。彭藻、邹杰部义军一抵龙潭,就加入战斗,加大了攻击力量。打败了龙潭清军后,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击溃了高玉林派来堵截的巡防军,两路义军直逼酉阳县城,得城内居民纷纷响应。11月21日,绅士陈燕士逼知州谢洪交出大印,并开城迎接义军,宣布酉阳独立。

这时黔江方面已由彭铸臣、谭国材率领的民兵攻占县城宣布独立。当酉阳、黔江独立的消息传至秀山,秀山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人人振奋,城厢民团和歌老会纷纷组织义勇军、敢死队,臂缠白布为起义标记。

酉阳县宣布独立后,紧接着,彭藻、彭灿、刘相、邹杰四军进攻秀山。秀山百姓纷纷响应。城厢哥老会、民团头目龚子璜、李益之等组织义勇军、敢死队,冲进县衙,逼迫知县宾凤阳“下发交印”,跪地投降,缴出县印11月29日,秀山宣布独立,接受重庆蜀军政府领导,结束了清王朝在秀山的封建专制统治。

1915年,彭藻任酉阳保商队长。是年末,在全国各地纷纷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浪潮中,彭藻、李善波、周屏三等与酉阳、秀山一带的讨袁军密切配合,同袁世凯的北洋军及地方政府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彭藻率保商队竭力保护了从龙潭至常德一线的水运安全。由川东、湘西运往常德的桐油、橘子、生漆、牛皮及各种名贵药材和从常德运来川湘边区的棉纱、布匹、陶瓷等人民生活用品的往返船只畅通无阻,来去安全,使川湘边境的龙潭、石堤、里耶、内溪、毛沟等地均一派繁荣,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皆称他为“彭都督”。其实,他只是一个身着土布便衣、头缠丝帕、脚穿草鞋、办事公正严明的保商队长。

在军阀割据相互争夺时期,川湘黔边区匪患迭起,保商队势力单薄,名存实亡。彭藻为避匪祸,去职就里,两袖清风,只身还乡。尔后,到龙潭投奔曾任过四川省副都督的陈赞廷,得陈帮助,创办一所学馆。教书三年后,又经陈赞廷介绍,到酉师范学校任教。因彭藻本有秀才学识,所以他为川湘边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这期间,川东各股土匪相继邀约彭藻出山,想利用他的名气扩大自己的势力,被他一概拒绝。1930年迫于股匪所逼,他隐居到湖南龙山县里耶街上。1946年建立秀山参议会时,被选为参议员(未到任)。1949年11月秀山解放后,彭藻回秀山龙池定居。1952年病逝。

作者福利:录制音频,上架喜马拉雅。请加天马文学网管理员微信w60977883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成绩]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