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天马》 门户 查看主题

一位女知青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发布者: 殷凤君 | 发布时间: 2019-8-1 05:50| 查看数: 2788| 评论数: 15|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殷凤君 于 2019-8-4 13:36 编辑

       近日,新华博友未庄子老师在微信上给我发过来一篇文章,题目是《女知青荒唐信仰悲剧:下乡首日即出嫁  不让贫农打光棍》。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感动之余,爱动感情的我竟时不时为主人公扼腕叹息。

  文章主人公的名字叫廖晓东。1968年4月,21岁的廖晓东响应党的号召,离开了繁华的故乡青岛,到诸城县桃林公社插队落户,并与全公社最贫困的山洼村一农民结婚,生育一子一女。1974年春因病去逝,年仅27岁。死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她的事迹在诸城大地上广为流传。

  按照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廖晓东短暂的一生,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偏执的一面。有信仰是件好事。信仰毛泽东思想,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当知青,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廖晓东太固执,不听劝阻,执意嫁给了封建思想极为严重且脾气暴躁的丈夫。不让贫农打光棍,造成了廖晓东的人生悲剧。

  文革初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的廖晓东怀着对党、对毛主席的无比忠诚,凭着火热的青春激情,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

  本来,廖晓东等知青最先被安置在公社驻地桃林村。但当廖晓东得知桃林村不是最艰苦的地方时,他找到公社主任,请求一定把自己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其实桃林村已经够贫穷的了,人均一年吃不到10斤面,没见过电灯,一年也难得来一回电影队,唯一能体现公社驻地的标志,是村里挂了一个高音喇叭。公社主任心里非常担心这些大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女孩子能否适应这种环境,会不会刚来就申请离开,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嫌这里不够艰苦。后来经请示上级,廖晓东等知青被批准去了当时全公社最艰苦的山洼村。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税务系统正在学习的先进人物施星灿,他和廖晓东一样思想境界非常高。转业后的施星灿最初也是被安排在县城,但是他却主动要求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廖晓东、施星灿等人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无比赤诚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证,让人敬仰!

  按说已经申请去了最艰苦的在山洼村,思想上够积极要求进步的了,却没想到廖晓东刚到山洼村的第一天,就做出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为了不让贫农打光棍,毅然嫁到全村最穷的丁法家。此时的廖晓东只知道丁法是苦大仇深的贫农,除此之外对他毫不了解,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就是这个冲动的决定为她不幸的婚姻埋下了伏笔,但她却无怨无悔。

  棉被的酸味,炕上的脚臭,还要光着身子睡觉。廖晓东见农村的习惯和城里的差别太大,一时间,她的心里有一些酸楚。“适应吧,和贫下中农结合,就要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她这样想着,强忍着度过了她的新婚之夜。

  丁法家的生活很贫苦,每顿只能喝上半碗地瓜干汤,就是这半碗地瓜干汤,廖晓东也舍不得吃,有时分给兄弟,有时分给丈夫丁法。后来丁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廖晓东不得不在煮地瓜干时掺上一些榆树皮,饭熟后,她把地瓜干捞起来给丈夫丁法,自己捧着碗去吃树皮。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廖晓东的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支撑,那就是对党的无比忠诚,对毛主席的无比敬仰之情!

  尽管家里生活十分清贫,但她仍然在照顾着村里刘旺家的二妞和其他的孩子念书。廖晓东为了找石头上学,翻越了好几个山头,这让石头的父亲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廖晓东甚至把养母看她时带来的钱给学生们买了急用的课本和本子。廖晓东心系学生,爱心满满,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的拥护和爱戴。

  虽然来自大城市,但廖晓东一点不矫情。即使怀孕了,她也照常和社员们一起出工干活。下工后还要挺着个大肚子为丁家做饭。孩子出生刚满月,廖晓东就抱着孩子在川流不息的参观团中作经验介绍。

  作为知识青年的先进代表,廖晓东轮回到各个地方去汇报思想、介绍经验。没人看孩子,她只好自己带着孩子。连续的劳累、奔波,使廖晓东身体明显消瘦,巡回结束回到山洼村后,整个人瘦了一围,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家里的很多活又在等着她。当廖晓东因为过度的劳累和虚弱被医生确诊她肝硬化后,面对疾病,她很坦然,心中想着的依然是她的孩子们。她把诊断书藏起来又回到了山洼村。本该修养一段时间的她找了一根木棍,步履蹒跚地走上了讲台。肝硬化疼得她冒汗,她想起了焦裕禄。于是,她也用办公桌的一侧紧紧顶住腹部,继续地给孩子们讲课。看到此,我的眼睛湿润了。廖晓东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们,唯独没有她自己。廖晓东心系学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不已!

  当病床上的廖晓东闻知要转青岛的消息,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吃力地握住县领导的手说:“不要……给国家……浪费钱……不要去青岛。”生死攸关的时候,廖晓东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思想境界之高,让人敬佩。

  病魔无情!转院也未能挽救廖晓东年轻的生命。本可以在青岛找个好工作或上学的廖晓东只为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为了自己所谓的信仰,与贫下中农结合,给自己27岁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廖晓东去世后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和6个月的女儿,想到两个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母亲,真的好让人心疼!

  廖晓东的悲剧尽管有历史原因,但我觉得很大程度取决于她自己。假如她不是那么偏执,而是听从养父母和好友徐丽的建议,那么廖晓东的命运,完全可以改变。

  廖晓东的养父母是经过战火洗礼的革命前辈,深知战友之托的沉重。对毛主席的号召,他们夫妇是坚定不移地拥护和响应。但要把自己抚养的烈士女儿送到农村去,他们却怎么也接受不了。他们教育有方,不溺爱孩子,带给她的是严格的教育,使她最早戴上了红领巾,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她在学校里创作的歌曲被同学们广为传唱,未来的她一定是个很有才华的艺术家。

  见劝说无效,廖晓东仍执意下乡时,义字当头的养父就想让自己的儿女代替廖晓东下乡当知青,但遭到她的拒绝。如果廖晓东听从养父母的规劝,不去农村当知青;如果他能听从养父母的规劝,让弟妹们顶替她下乡,那么她的前途和命运将是多么美好啊!

  养父母劝,廖晓东不听。好友徐丽劝,廖晓东还是不听。是偏执让她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通读全文,我对性格直爽,处事冷静,有头脑,有见解的廖晓东的好友徐丽的思想观点倒是非常赞同。从徐丽苦口婆心的劝说中,看得出她是真心为廖晓东好。

  当廖晓东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心想下乡时,徐丽劝道:“你的行动虽然伟大,但不现实。”“我认为我们这代青年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特点,实事求是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点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这同样也是响应祖国的号召。”

  当廖晓东出于对贫下中农的同情而嫁给家庭最贫穷的丁法时,徐丽说:“你这是舍身取义吗?这不是战场。战场上的董存瑞炸碉堡是真的,但有一个前提,那是当时桥下只有他自己,无奈之下的壮烈牺牲。黄继光呢?因为他担负着爆破任务,碉堡炸不了就完不成任务,他没了爆破器材,只能以身体去堵敌人的枪眼。你不同,不是非你廖晓东同志嫁给他不可。你此举有什么意义?救世主?”

  尤其是看到廖晓东的婚姻并不幸福,繁重的劳动,清贫的生活,无端的打骂,都让徐丽看得心疼,极力劝说廖晓东和丈夫离婚。但廖晓东却不为所动。如果廖晓东听从徐丽的劝说,果断和没文化、没人情、不理解、不懂体贴她的丈夫离婚,那么廖晓东的命运将会重新改写。

  知青返城,是改变人命运的关键环节。当得知返城消息时,面对好友徐丽的劝说,廖晓东急了,不仅自己坚决不返城,还写倡议书阻止知青返城风。

  固执是造成廖晓东悲剧的主要原因,其二就是愚昧,逆来顺受害惨了她。

  丈夫丁法目不识丁,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廖晓东,甚至在她怀孕生产时也丝毫不知道关心、理解和体谅自己,但是廖晓东却无怨无悔。按说廖晓东是有文化的知识青年,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说话做事愚昧,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唏嘘。有一天晚上,廖晓东送走学生二妞后,丁法抡起巴掌打了她三个耳光。打过后,丁法问她服不服?廖晓东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真的没有。我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我愿意接受贫下中农的耳光。”“我知道,贫下中农在旧社会受地主的鞭子,我长在新社会,没有尝到这种苦,我愿意尝尝。”看到此,我真不理解,这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城市女青年说的话吗?即使当时毛主席他老人家听到这样的话,我想也不会赞同的。

  廖晓东与丁法俩人的文化层次、思想意识等距离太大。丁法是典型的农民意识,如果丁法珍惜廖晓东对他、甚至对贫下中农的一片真心与真情,那么他们的生活也许会美满幸福。

  其三,舆论的力量,也是造成廖晓东悲剧的原因。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廖晓东要嫁给最贫困的丁法这一喜讯,县广播站播出后在全县知青中引起了反响。于是全县人民包括全县的来自四面八方的知青们,都知道山洼村有个知识青年的光辉榜样--廖晓东。当徐丽想让他们离婚时,村支书说“他们的婚事,在上边是挂号的,谁不佩服、称赞呢?”

  廖晓东是知青中的先进人物,不少下乡知青把她视为知青的光荣。其实,公社在研究回城名单时已经把廖晓东列在了第一批回城的名单之中了。恰在这时,山洼大队派人送来了她的倡议书,这无疑是给自己即将有转机的命运泼了一桶冷水。

  廖晓东的命运,时代造就,再加上本人荒唐的信仰以及她的偏执等原因,造成廖晓东的生命过早陨落了。看后感慨之情顿生,成就此文!
微信图片_20190801055801.jpg
微信图片_20190801055743.jpg
微信图片_20190801055819.jpg
微信图片_20190801055809.jpg
微信图片_20190801055838.jpg
微信图片_20190801060309.jpg

最新评论

☆白杨☆ 发表于 2019-8-1 07:06:14
条理清晰,感想分析透彻,写得很棒!赞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1 15:25:50
☆白杨☆ 发表于 2019-8-1 07:06
条理清晰,感想分析透彻,写得很棒!赞

谢谢志中首评!看完之后,感慨颇多!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1 17:53:34
新华博友乐枝:信仰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去年在网上读过这位女知青的故事,与小草一样感慨万千。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1 17:56:33
同事赵爱斌:特殊时期  典型人物  短暂人生  遗憾多多
爱晴皇岛 发表于 2019-8-3 09:58:03
拟将此文推送到爱文学驿站服务号,敬请关注我们的服务号。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3 12:55:59
皇岛 发表于 2019-8-3 09:58
拟将此文推送到爱文学驿站服务号,敬请关注我们的服务号。

谢谢省江推荐!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3 14:39:33
新华博友未庄子:读了你的文章,很好。你的文笔越来越成熟了。
爱晴皇岛 发表于 2019-8-3 20:51:44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3 06:39
新华博友未庄子:读了你的文章,很好。你的文笔越来越成熟了。

有同感。确实越来越娴熟了。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4 09:53:54
皇岛 发表于 2019-8-3 20:51
有同感。确实越来越娴熟了。

谢谢省江鼓励!未庄子老师是新华网博客人物传记专家,每年写十位博友,每人3——5篇评论,评人评文功夫了得!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4 09:56:27
本帖最后由 殷凤君 于 2019-8-4 10:04 编辑

我是未庄子老师所写的第64为博友,写于2014年,共三辑。其中《小草之歌》(二)被新华博客版主推荐上了新华博客首页,点击量和点评数量非常多。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4 15:34:25
健身队友杨慧珍:这个主人公你说她傻吧人家有信仰。她的固执毁了她一生,我说的可能有点太直接了。这个真是无私的奉献。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5 11:23:18
同学张玉敏:看后我也是如鲠在喉。我还真的佩服晓东的耐力、毅力和定力,我相信大多数人远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可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虔诚而迂腐,执着而固执。我羡慕她敬仰她,可又心疼她。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5 16:44:09
同事石继跃:故事感人且令人遗憾,讲述了那个年代真实背景。作者好文笔!
岳子云 发表于 2019-8-13 08:31:01
透彻 。知青岁月
殷凤君 发表于 2019-8-13 13:43:23
本帖最后由 殷凤君 于 2019-8-13 15:37 编辑
^默然 发表于 2019-8-13 08:31
透彻 。知青岁月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4:49 , Processed in 3.281250 second(s), 105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